返流性膽管炎(別名:上行性膽管炎)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返流性膽管炎症狀

臨床表現:

1)反覆發作的膽管炎,以反覆發作的寒戰、高熱為主;一般表現為弛張熱,體溫高者可達39~40℃。

2)上腹或右上腹持續性疼痛,很少出現絞痛。

3)常伴嚴重噁心、嘔吐。

4)很少出現黃疸。病情隨發作頻率增多而加重。

3)體征:右上腹壓痛或肝區叩痛。

返流性膽管炎病因

病因:

本病系因食管下端擴約肌功能失調、胃和( 或)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進入食管而引起的食管粘膜炎症。

發病機理主要為食管下括約肌功能減弱,繼發性食管蠕動障礙是使食管炎持續存在並加重的因素。

返流性膽管炎診斷

診斷檢查:

1.診斷要點

病史:既往有膽腸吻合術或Oddi括約肌切開術、膽道放置金屬支架史。

2.輔助檢查

(1)實驗室檢查:急性炎症期可表現為白細胞數升高,中性粒細胞比例增多,甚至出現中毒顆粒。

(2)影像學檢查:

1)B超和CT:可見膽道內有氣體存在。

2)上消化道鋇餐檢查:部分患者胃腸造影劑反流至膽囊或膽管,可瞭解反流及滯留情況和吻合口有無狹窄。

3) PTC:可發現肝膽管和吻合口的情況,以及是否有肝內膽管結石存在,還可發現膽道腸道內瘺。

4) MRCP:也可為診斷本病提供依據。可觀察膽腸吻合口情況、膽道系統變異等。

返流性膽管炎治療

返流性膽管炎西醫治療

 

1、非手術治療:對症狀輕、發作不頻繁者,試用抗感染和利膽治療。

2、手術治療:原則是修復或重建膽道,膽腸內引流術可附加防反流措施。

術前進行多種、多方位的膽系和胃腸道影像學檢查,術中探查以排除肝內膽管結石、狹窄等其他引起膽管炎的疾患,明確反流性膽管炎的診斷。

對於已行膽腸吻合術後發生反流性膽管炎患者,發生反流性膽管炎往往潛伏著手術失敗的危險,對於原發疾病治療當中行膽道內引流時,手術方式較多,但臨床證明,以膽道空腸Roux-en-Y為優。但同樣存在發生反流性膽管炎之慮,它的發生可能與吻合口自身的缺陷,輸出腸襻腸管盲端較長,空腸襻的曠置長度不夠長及抗反流作用不足有關。對於膽道內引流術中的抗反流問題,有許多抗反流的術式,如腸襻的Roux-en-Y吻合、改良“Y”腸腸吻合口角度、在輸出腸管上加做人工腸套疊或人工乳頭等,這些抗反流的效果如何及哪種術式較好,存在異議。在臨床上腸襻Roux-en-Y膽腸吻合應用較多,但有的作者據實驗研究的結果顯示,輸出腸襻從最短20cm到75cm之間抗反流作用無顯著性差異,即便輸出腸襻長度達100cm也不能完全預防反流性膽管炎的發生,目前,多數作者選擇曠置腸管的長度大致50~60cm之間。為了加強抗反流作用,在腸腸吻合後使之成“Y”形,做法是將兩個空腸襻在並行位置縫合 6~8cm長,以促近端腸內的食糜順蠕動排至遠端空腸內,但也有報道如果抗反流作用強,則對膽石排出的力量就弱。因此,對肝內膽管結石病人加抗反流裝置時要權衡利弊。

具體的手術方法選擇視病情而定,手術探查及影像學檢查證實原膽腸吻合口狹窄或已完全閉塞,以及在吻合口近端存在狹窄和結石,此時,原吻合口已失去意義,取盡結石和糾正肝內膽管的狹窄,並建立起新的通暢的引流,在重建內引流過程中遇膽總管和肝內膽管狹窄時,應予切開成形,防止術後再狹窄。對於可能由於膽腸“Y”形吻合腸襻過短引起的反流,在治療上相對簡單,將腸襻延長即解決了反流的問題。

返流性膽管炎中醫治療

當前疾病暫無相關療法。

以上提供資料及其內容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