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腸炎(別名:急性腸胃炎)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急性胃腸炎症狀

急性腸胃炎的臨床表現家庭生活中一般在暴飲暴食或食用了污染食物、服對胃有刺激的藥後數小時至24小時發病。主要為:

1、上腹痛正中偏左或臍周壓痛,呈陣發性加重或持續性鈍痛,伴腹部飽脹、不適。少數病人出現劇痛。

2、噁心、嘔吐,嘔吐物為未消化的食物,吐後感覺舒服,也有的病人直至嘔吐出黃色膽汁或胃酸。

3、腹瀉伴發腸炎者出現腹瀉,隨胃部症狀好轉而停止,可為稀便和水樣便。

4、脫水由於反覆嘔吐和腹瀉,失水過多引起,皮膚彈性差,眼球下陷,口渴,尿少等症狀,嚴重者血壓下降,四肢發涼。

5、嘔血與便血少數病人嘔吐物中帶血絲或呈咖啡色,大便發黑或大便潛血試驗陽性。說明胃粘膜有出血情況。

6、常有發熱、頭痛、全身不適及程度不同的中毒症狀。

7、體征不明顯,上腹及臍周有壓痛,無肌緊張及反跳痛,腸鳴音多亢進。

8、起病急,噁心、嘔吐頻繁,劇烈腹痛,頻繁腹瀉,多為水樣便,可含有未消化食物,少量粘液,甚至血液等。

9、此外,頭痛、發熱、寒顫和肌肉痛也是常見症狀,少數嚴重病例,由於頻繁嘔吐及腹瀉,可出現脫水。

急性胃腸炎病因

細菌和毒素的感染(30%):

常以沙門菌屬和嗜鹽菌(副溶血弧菌)感染最常見,毒素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常見,病毒亦可見到。常有集體發病或家庭多發的情況。如吃了被污染的家禽、家畜的肉、魚;或吃了嗜鹽菌生長的蟹、螺等海產品及吃了被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了的剩菜、剩飯等而誘發本病。

物理化學因素(30%):

進食生冷食物或某些藥物如水楊酸鹽類、磺胺、某些抗生素等;或誤服強酸、強鹼及農藥等均可引起本病。

急性胃腸炎診斷

診斷要點

1、有暴飲暴食或吃不潔腐敗變質食物史。

2、起病急,噁心、嘔吐頻繁,劇烈腹痛,頻繁腹瀉,多為水樣便,可含有未消化食物,少量粘液,甚至血液等。

3、常有發熱、頭痛、全身不適及程度不同的中毒症狀。

4、嘔吐、腹瀉嚴重者,可有脫水、酸中毒,甚至休克等。

5、體征不明顯,上腹及臍周有壓痛,無肌緊張及反跳痛,腸鳴音多亢進。

鑒別診斷

1、寄生蟲感染:周圍血嗜酸粒細胞增多可見於鉤蟲,血吸蟲,絛蟲,囊類圓線蟲所致的寄生蟲病,各有其臨床表現。

2、胃腸道癌腫與惡性淋巴瘤:也可有周圍血嗜酸粒細胞增高,但屬繼發性,應有癌腫與淋巴瘤的其他表現。

3、嗜酸性肉芽腫:主要發生於胃和大腸,小腸呈局限性腫塊,病理組織檢查為嗜酸性肉芽腫混於結締組織基質中,過敏史少見,周圍血中白細胞數及嗜酸性粒細胞常不增加。

4、嗜酸粒細胞增多症:除周圍血嗜酸粒細胞增高外,病變不僅累及腸道,還廣泛累及其他實質器官,如腦,心,肺,腎等,其病程短,預後差,常在短期內死亡。

急性胃腸炎治療

急性腸胃炎西醫治療 

1、去除病因,臥床休息,停止一切對胃有刺激的飲食和藥物。酌情短期禁食,然後給予易消化的清淡的少渣的流質飲食,利於胃的休息和損傷的癒合。

2、鼓勵飲水,由於嘔吐腹瀉失水過多,病人在盡可能情況下多飲水,補充丟失水分。以糖鹽水為好(白開水中加少量糖和鹽而成)。不要飲含糖多的飲料,以免產酸過多加重腹痛。嘔吐頻繁的病人可在一次嘔吐完畢後少量飲水(50毫升左右),多次飲入,不至於嘔出。

3、止痛。應用顛茄片、阿托品、654-2等藥均可。還可局部熱敷腹部止痛(有胃出血者不用)。

4、伴腹瀉、發燒者可適當應用黃連素、氟哌酸等抗菌藥物。病情較輕者一般不用,以免加重對胃的刺激。

5、嘔吐腹瀉嚴重,脫水明顯,應及時送醫院靜脈輸液治療,一般1、2天內很快恢復。

6、預防為主,節制飲酒,勿暴飲暴食,慎用或不用易損傷胃粘膜的藥物。急性單純性胃炎要及時治療,愈後防止復發,以免轉為慢性胃炎,遷延不愈。

急性腸胃炎中醫治療 

1、腸胃濕熱:病起急驟,噁心頻發,嘔吐吞酸,腹痛陣作,瀉下急迫,便行不爽,糞色黃褐而臭,口渴欲飲,心煩,尿短赤少,舌苔黃膩,脈淆數或滑數。   

治法:清熱化濕,理氣止瀉。   

方藥:葛根、黃芩、黃連、木香、茯苓、車前子、白扁豆、薏苡仁、荷葉、生甘草。   

2、寒濕阻滯:嘔吐清水。噁心,腹瀉如水,腹痛腸鳴並伴有畏寒發熱,頸項或全身關節酸痛,苔薄白或白膩,脈灞。   

治法:散寒除濕,和中止瀉。   

方藥:藿香10克、大腹皮10克、白芷10克、紫蘇10克、茯苓12克、清半夏10克、白朮10克、陳皮10克、厚樸10克、生薑5克、甘草6克。   

中成藥:霍香正氣水,腹痛水。   

3、食滯胃腸:噁心厭食,得食愈甚,吐後反快;腹痛,瀉下穢臭,氣迫不爽,瀉後痛減,苔厚膩,脈滑實。

方藥:焦山楂10克、神曲10克、制半夏10克、茯苓12克、陳皮10克、萊菔於10克、大腹皮10克。  

中成藥:保和丸,香連化滯丸。   

4、脾胃虛弱:稟賦不足,素體脾虛,飲食稍有不慎即吐瀉,大便溏薄,嘔吐清水,且時作時休,面色不華,乏力倦怠,舌淡,脈弱。   

治法:健脾理氣,和胃止瀉。   

方藥:人參3克、白朮12克、山藥10克、茯苓12克、白扁豆12克、陳皮10克、砂仁3克、薏苡仁12克、甘草6克。   

中成藥:人參健脾丸。   

如果是被細菌感染,這些細菌刺激你的腸道,並藉由上吐下瀉,使你損失許多水分。因此你需要多喝液體,以防止虛脫。 白開水是最佳的補充液,其次是其他透明的液體,例如蘋果汁、高湯或清湯。缺乏其他液體時汽水也可以,但是需要先讓氣泡散光。趕走氣泡的快速方法是用兩個杯 子將汽水反覆互倒。補充水分時,勿一口氣全吞下,以免又引發嘔吐。

(僅供參考,詳細情況詢問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