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蘞的功效與作用


性涼;味苦甘辛;歸心、肝、脾經。

功效清熱,解毒,散結,生肌,止痛,治癰腫,疔瘡,瘰疬,燙傷,溫瘧,驚癇,血痢,腸風,痔漏。

禁忌胃虛寒及無實火者忌服。

白蘞為葡萄科植物白蘞的根,每年春、秋季採挖,除去莖及細鬚根,洗淨後多縱切成兩瓣、四瓣或斜片,曬乾即可入藥。可以清熱解毒,消癰散結。

白蘞,又名山地瓜、野紅薯、山葡萄秧、白根、五爪籐等,為葡萄科植物白蘞的乾燥塊根。分佈於華北、東北、華東、中南及陝西、寧夏、四川等地。

白蘞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下品。弘景曰:白蘞「生衡山山谷,近道處處有之,作屯生」。蘇恭曰:白蘞「根似天門冬,一株下有十許根,皮赤黑,肉白,如芍葯」。《蜀本草》載:「蔓生、枝端有五葉,所在有之」。蘇頒曰:「今江淮及荊、襄、懷、孟、商、齊諸州(今江蘇、安徽、湖北、河南、山東、陝西一帶)皆有之。二月生苗,多在林中作蔓,赤莖……。根如雞卵而長,三五枚同一窠,皮黑肉白」。

白蘞的圖片

白蘞的功效

功效主治

清熱解毒;散結止痛;生肌斂瘡。主瘡瘍腫毒;瘰疬;燙傷;濕瘡;溫瘧;驚癇;血痢;腸風;痔漏;白帶;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本經》:主癰腫疽瘡,散結氣,止痛。除熱,目中赤,小兒驚癇,溫瘧,女子陰中腫痛。

《別錄》:下赤白,殺火毒。

《藥性論》:治面上皰瘡。

《日華子本草》:止驚邪,發背,瘰竊,腸風,痔漏,刀箭瘡,撲損,溫熱瘧疾,血痢,燙火瘡,生肌止痛。

《本草圖經》:治風,金瘡。

李杲:塗一切腫毒,敷疔瘡。

《綱目》:解狼毒毒。

瘡癰腫毒,瘰疬痰核

本品苦寒清洩,辛散消腫,故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斂瘡生肌、消腫止痛之效。內服、外用皆可。

水火燙傷,手足皸裂

本品苦寒,既能清解火熱毒邪,又具斂瘡生肌止痛之功,故常用治水火燙傷,可單用本品研末外敷(《備急方》);亦可與地榆等份為末外用。若與白及、大黃、冰片配伍,還可用於手足皸裂。

性味

苦;辛;性微寒。

《本經》:味苦,平。

《別錄》:甘,微寒,無毒。

《藥性論》:味苦,平,有毒。

《滇南本草》:性微寒,味苦辛。

歸經

入心、肝、脾經。

《滇南本草》:入脾、肺二經。

《本草求真》:入肝、脾。

《本草撮要》:入足少陰、厥陰經。

白蘞的作用


治療外科炎症

將白蘞塊根去皮研末,取3兩(用量根據炎症面積加減)以沸水攪拌成團後,加75~95%酒精調成稠糊狀,外敷患處,每日1次,以愈為度。對於癤、癰、蜂窩織炎、淋巴結炎、各種炎性腫塊等急性感染的初期,有顯著療效。

治療扭挫傷

取見腫消2個,食鹽適量,搗爛如泥外敷。共治80例,66例有效。有的經治4天就腫消痛減而愈。

抑製作用

水浸劑(1︰3)在試管內對同心性毛癬菌、奧杜盎氏小芽胞癬菌、腹股溝和紅色表皮癬菌等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製作用。水浸劑用試管稀釋法,1:15的濃度對共心性毛癬菌、奧杜盎小孢子菌、腹股溝表皮癬菌等有抑製作用。根醇提物醋酸乙酸酯可溶部分,對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損傷具有保護作用,300mg/kg顯著抑制谷丙轉氨酶(SGPT)、谷草轉氨酶(SGOT)活性的升高。

輔助鎮痛作用

白蘞煎劑本身無鎮痛作用,但可顯著增強黑附片和炙川烏的鎮痛作用,拮抗黑附片、炙川烏和炙草烏時對離體蛙心的收縮作用。

抗癌作用

體外試驗對人子宮頸癌細胞培養系JTC-26有抑製作用,抑制率在90%以上。

抑菌作用

白蘞有很強的抑菌作用,並有很強的抗真菌效果。所含多種多酚化合物具有較強的抗肝毒素作用及很強的抗脂質過氧化活性。

白蘞的美容功效與作用

白蘞功效:美白、治療面部雀斑、清熱祛風。 白蘞對美白肌膚有特效。《藥性論》記載:「可治面上瘡皰。」

白蘞具有非常好的美白作用,例如七子白美白面膜曾是宮廷的不傳配方。由於其神奇功效,是古今愛美人士的首選,七子白美白面膜是由白朮、白芷、白芨、白蘞、白茯苓、白芍六種純中藥粉和珍珠粉混合一起製成的美白面膜。對於消除皮膚斑點、消除皮膚痘痘有著立竿見影的效果。

白蘞含黏液質和澱粉,色白質細,是美容方中常用藥。《神農本草經》言其:「主癰腫疽瘡、散結氣,止痛。」在美容方中,常用以消腫、斂瘡及治各種皮膚病。現代研究證明,白蘞對皮膚真菌有抑製作用。白蘞美容方:

面部粉刺

白蘞0.6克.藜蘆0.3克共研末,酒調塗搽,一日三次。

凍耳成瘡

白蘞、黃柏.等分為末加生油調勻搽耳。

湯火灼爛

白蘞研末敷之。

白蘞祛斑粉

白蘞20克.辛夷9克,冬瓜仁30克,當歸15克.麵粉15克。白蘞、冬瓜仁研成粉末。與麵粉混合均勻,裝罐備用。當歸.辛夷煎汁150毫升.過濾去渣。以適量藥汁配合粉末。調成糊狀即可。避開眼唇。抹於臉部和頸部。15分鐘後.清洗乾淨。~周使用1—2次,本方置於臉上以10~15分鐘為限。本藥方可嫩白祛斑。

白蘞的治病選方


(一)白蘞的臨床應用

白蘞散(《聖濟總錄》)治療耳出膿血:白蘞、黃連(去須)、龍骨、赤石脂、烏賊魚骨(去甲)各30g。上5味,搗羅為散。先以綿試膿干,用藥2g,綿裹塞耳中。方中白蘞清熱解毒,散結,為君藥。

白蘞散(《太平聖惠方》)治瘰疬生於頸腋,結腫寒熱:白蘞、甘草、玄參、木香、赤芍葯、川大黃各15g。上藥搗細羅為散,以醋調為膏,貼於患處,干即易之。方中白蘞清熱解毒,散結,止痛,生肌,為君藥。

白蘞湯(《聖濟總錄》)治吐血,咯血不止:白蘞90g,阿膠60g(炙令燥)。上2味,粗搗篩,每服4g,酒水共1盞,入生地黃汁2合,同煎至七分,去渣,食後溫服。如無地黃汁,入生地黃0.3g同煎亦得。中白蘞清熱解毒,止痛,生肌,為君藥。

(二)白蘞的附方

治癰腫:一白蘞二分,藜蘆一分。為末,酒和如泥,貼上,日三。(《補缺肘後方》)

白蘞、烏頭(炮)、黃芩各等分。搗末篩,和雞子白敷上。(《普濟方》白蘞散)

斂瘡:白蘞、白芨、絡石各半兩,取干者。為細末,干撒瘡上。(《雞峰普濟方》白蘞散)

治聤耳出膿血:白蘞、黃連(去須)、龍骨、赤石脂、烏賊魚骨(去甲)各一兩。上五味,搗羅為散。先以綿拭膿干,用藥一錢匕,綿裹塞耳中。(《聖濟總錄》白蘞散)

治白癜風,遍身斑點瘙癢:白蘞三兩.天雄三兩(炮裂去皮臍),商陸一兩,黃芩二兩,乾薑二兩(炮裂、銼),躑躅花一兩(酒拌炒令干)。上藥搗羅為細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聖惠方》白蘞散)

治凍耳成瘡,或癢或痛者:黃柏、白蘞各半兩。為末。先以湯洗瘡,後用香油調塗。(《仁齋直指方》白蘞散)

治瘰疬生於頸腋,結腫寒熱:白蘞、甘草、玄參、木香、赤芍葯、川大黃各半兩。上藥搗細羅為散,以醋調為膏,貼於患上,干即易之。(《聖惠方》白蘞散)

治皮膚中熱痱、瘰疬:白蘞、黃連各二兩,生胡粉一兩。上搗篩,容脂調和敷之。(《劉涓子鬼遺方》白蘞膏)

治扭挫傷:見腫消二個,食鹽適量。搗爛外敷。(《全展選編·外科》)

治湯火灼爛:白蘞末敷之。(《備急方》)

治吐血、咯血不止:白蘞三兩,阿膠二兩(炙令燥)。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二鏡匕,酒水共一盞,入生地黃汁二合,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後溫服。如無地黃汁。入生地黃一分同煎亦得。(《聖濟總錄》白蘞湯)

白蘞的副作用


癰疽已潰者均不宜服。陰疽色淡不起,胃氣弱者,也不宜服用。

脾胃虛寒及無實火者,癰疽已潰者均不宜服。陰疽色淡不起,胃氣弱者,也不宜服用。

《本草經集注》:代赭為使。反烏頭。

《本草經疏》:癰疽已潰者不宜服。

《本經逢原》:陰疽色淡不起,胃氣弱者,非其所宜。

識別真假白蘞

白蘞為葡萄科植物白蘞的根,每年春、秋季採挖,除去莖及細鬚根,洗淨後多縱切成兩瓣、四瓣或斜片,曬乾即可入藥。《本草圖經》曰:「白蘞,今江淮州郡及荊、襄、懷、孟、商、齊諸州皆有之。二月生苗,多在林中,作蔓,赤莖,葉如小桑,五月開花,七月結實,根如雞鴨卵,三、五枚同窠,皮赤黑,肉白。」其性涼,味苦甘辛,具有清熱、解毒、散結、生肌、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癰腫、疔瘡、瘰疬、燙傷、溫瘧、驚癇、血痢、腸風、痔漏等症。市場上有以葫蘆科植物茅瓜的乾燥根冒充白蘞,使用時注意鑒別。    

真品


白蘞的根呈長橢圓形,兩頭較尖,略彎曲,長約3~12厘米,直徑約1~3厘米,外皮紅棕色,有皺紋,易層層脫落,內面淡紅褐色。縱切瓣切面周邊常向內捲曲,中部有一凸起的稜線,斜切片呈卵圓形,中央略薄,周邊較厚,微翹起或微彎曲;體輕,質硬脆,易折斷,斷面呈粉性,折斷時有粉塵飛出,斷面白色或淡紅色,可見放射狀裂隙;聞之氣微,口嘗味甜。

偽品茅瓜


其根呈紡錘形,亦切成縱片或斜片,表面灰黃色,有不規則的皺紋;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常露出黃色維管束;聞之亦氣微,但口嘗味淡微苦。

從以上特徵可辨別白蘞的真偽。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白蘞的水浸劑對同心性毛癬菌、奧杜盎氏小芽胞癬菌、腹股溝和紅色表皮癬菌等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製作用,而偽品茅瓜不具有此功效,且兩者又不屬同科植物,故不可代替白蘞入藥而貽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