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的功效與作用


性平;味甘;歸心、肝、膀胱經。

功效鎮驚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用於:心神不寧,心悸失眠,驚風癲癇,瘀血阻滯證,淋證,癃閉。

禁忌陰虛內熱及無淤滯者慎服。

琥珀為古代松科植物的樹脂埋藏地下經久凝結而成的碳氫化合物,主要產於雲南、河南、廣西、貴州、福建、遼寧等地。琥珀最早作為一種名貴裝飾品,用於製作戒指、項鏈墜等貢品,目前以琥珀製作的項鏈、耳環、煙嘴、別針等仍是我國重要的出口工藝品之一。

琥珀入藥,最早見於梁代陶弘景的《名醫別錄》,並被列為上品。祖國醫學認為,琥珀味甘性平,具有安心定志、散瘀利尿、止血生肌、明目祛翳等功效,自古以來就是一種名貴藥材。

藥材鑒別:以色紅黃、透明純淨,光亮無破碎,質酥、手捏易成粉為佳。色黑紅,質硬者為次。


琥珀藥材故事

琥珀能起死回生

傳說唐朝名醫孫思邈,一日外出採藥,途中巧遇一村婦暴死後,其家人正抬棺送往墓地下葬,棺木中滲出點點血跡。孫思邈一看滴在路面上的血跡,仍然呈鮮紅顏色,斷定其人生機未盡。應當急速搶救。遂勸其家人開棺,馬上用紅花煙熏死者鼻孔。然後以琥珀粉末灌服,沒過一個時辰,死者竟奇跡般地甦醒復活。就這樣。琥珀起死回生的神奇功效不脛而走,孫思邈的高超醫術也名揚天下。

琥珀的功效與作用

(一)琥珀的作用

寧心安神。

琥珀味甘性平,入心肝經,甘能補,質沉,善於鎮驚安神,常用於驚風、癲癇、心悸、失眠等疾病。

活血散瘀。

琥珀味甘,入肝心經,甘能補,能補肝血,補心血,能活血通絡,散瘀止痛,常用於產後瘀血阻滯腹痛,婦女閉經,跌打損傷等症。

利尿通淋。

琥珀味淡,入脾、膀胱經,淡能利水,能健脾除濕,能利尿,常用於淋病血尿,小便不通等病。

癰腫。

《內經》:「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其症:初起在患處皮肉之間突然腫脹不適,光軟無頭,很快結塊,表皮焮紅,灼熱疼痛。日後逐漸擴大,變成高腫堅硬。此證輕者無全身不適,經治療後腫硬變軟而消散;重者可有惡寒發熱、頭痛泛惡,舌苔黃膩,脈象洪數。治宜清熱利濕,散血解毒,消腫止痛,易用琥珀。

痛經經閉,心腹刺痛,癥瘕積聚。

本品入心、肝血分,有活血通經,散瘀消癥作用,治血瘀氣阻之痛經經閉,可與當歸、莪術、烏藥等活血行氣藥同用,如琥珀散(《靈苑方》);用治血瘀經閉,與水蛭、虻蟲、大黃等活血通經之品配伍,如琥珀煎丸(《聖惠方》);若治心血瘀阻,胸痺心痛證,常與三七同用,研末內服;治癥瘕積聚,可與三稜、鱉甲、大黃等活血消癥、軟堅散結藥同用。

淋證,癃閉。

本品有利尿通淋作用,故可用治淋證、尿頻、尿痛及癃閉小便不利之證,單用有效,如《仁齋直指方》單用琥珀為散,燈心湯送服。治石淋、熱淋,可與金錢草、海金沙、木通等利尿通淋藥同用。因琥珀能散瘀止血,故尤宜於血淋。近年用琥珀末吞服,治石淋伴血尿者,有一定療效。


治癓瘕之疼痛。

尤其血瘀腹痛,取其有活血祛瘀作用。常配三稜、鱉甲等。

抗酒精。

俄羅斯人將琥珀酸當作一種重要的抗酒精品藥品,減少人們對酒精的迷戀,它能快速的消減因攝取過量的酒精而產生的不良反應。一片0.1克的藥片可在一刻鐘內見效,俄羅斯琥珀可謂是一種良藥。

殺毒殺菌。

中世紀瘟疫流行時,人們用燃燒琥珀放出的煙熏作為一種有效的防治方法。根據「Mattaus Praetorius」的記載,「沒有一個來自GDANSK,KLAIPEDA,KONIGSBERG或LIEPAJA的琥珀從業人死於瘟疫」。時至今日,琥珀仍在香熏療法中被使用。多個世紀以來,琥珀被認為是一種殺毒的介質,因些人們將琥珀製成嬰兒奶嘴、勺子、煙嘴和煙槍等器皿。人們還發現了在17世紀,琥珀製成的茶葉罐。

鑒別應用。

1棗仁治虛煩不得眠,是肝膽不足,用棗仁補肝膽而藏魂,棗仁炒用治照虛不眠,生用治膽熱好眠。

2琥珀治心肝血虛,又能治血瘀,即能補血養血,又能活血化瘀,鎮驚安神,利尿通淋,驚風癲癇,心悸不安、

(二)琥珀的性味歸經

【性味】 甘,平。

1《別錄》:"味甘,平,無毒。"

2《海藥本草》:"溫。"

3《本草正》:"味甘淡,性平。"

【歸經】 入心、肝、小腸經。

1《雷公炮製藥性解》:"入心、脾、小腸三經。"

2《本草經疏》:"入手少陰、太陽,足厥陰經。"

【功能主治】 鎮驚安神,散瘀止血,利水通淋。治驚風癲癇,驚悸失眠,血淋血尿,小便不通,婦女閉經,產後停瘀腹痛,癰疽瘡毒,跌打創傷。

1《別錄》:"主安五臟,定魂魄,消瘀血,通五淋。"

2《藥性論》:"治產後血瘀痛。"

3《本草拾遺》:"止血生肌,合金瘡。"

4《日華子本草》:"壯心,明目磨翳,止心痛、癲邪,破結症。"

5《本草別說》:"治榮而安心利水。"

6《珍珠囊》:"利小便,清肺。"

7《本草正》:"清心肺,消瘀血,痰涎。"

8《玉楸藥解》:"涼肺清肝,磨障翳,止驚悸,除遺精白濁,下死胎胞衣,敷疔拔毒,止渴除煩,滑胎催生。"

琥珀配伍應用


配全蠍:本品味辛,專入肝經,性善開走竄,能通絡搜風,故熄風解痙,祛風止痛較佳。琥珀味甘淡,性平,入心肝經,即能鎮驚安神,又能散瘀止血。利水通淋。二藥同用,一長於熄風解痙,一長於鎮驚安神,相輔相助,具有較強的平肝熄風,鎮驚安神,祛風通絡,解痙止痛之功。臨床用於驚風、癲癇最佳。

配酸棗仁:酸棗仁甘酸而平,能養肝血,益心陰而寧心安神,善治心肝血虛引起的心煩失眠、驚悸怔忡等。琥珀味甘淡而平,善於鎮驚安神,又能補益肝血,二藥共用,使安神定驚,補養肝血功效大增,臨床治療心肝血虛而引起的心煩失眠、驚悸等證,用酸棗仁配琥珀療效顯著。

配金錢草:本品甘淡平,入肝腎膀胱經,功效能利水通淋,清肝膽濕熱,又能排除結石,為治療泌尿系疾病的要藥。琥珀甘淡平,入肝肺經,肺為水之上源,能通調水道,下屬膀胱,有利尿通淋之功效,二藥合用,使利水通淋之功倍增,治療淋病引起的血尿,小便不通有良好的功效。

配金銀花:金銀花性味甘寒,最善清熱解毒。《本草正》:「善於化毒,故治癰疽、腫毒、瘡癬、楊梅、風濕諸毒,誠為要藥」。琥珀味甘平,善於補血散瘀,二藥相伍,既能清熱解毒,又能補血補虛,散瘀止痛,臨床治療癰疽瘡毒,功效最佳。

琥珀的藥用價值

治小兒諸驚,四時感冒,風寒溫疫邪熱,致煩躁不寧,痰嗽氣急及瘡疹欲出發搐:真琥珀、天竺黃、檀香、人參、白茯苓各一兩半,粉草三兩,枳殼(麩炒)、枳實(麩炒)二昧各一兩,水飛硃砂五兩,山藥一斤(銼作小塊,慢火炒令熱透),膽南星一兩,金箔百片(去護紙,取見成藥一兩,同在乳缽內極細杵,仍和勻前藥末用)。前十二味,除硃砂、金箔不入研,內余十味,檀香不過火外,九味或曬或焙,同研為末,和勻,硃砂、金箔每一兩重,取新汲井水一兩,重入乳缽內略杵勻,隨手丸如綠豆大一粒,陰乾。用蔥湯化服,百日內嬰兒每丸分三次投,二歲以上者止一丸或二丸。(《活幼心書》琥珀抱龍丸)

治天吊驚風發搐:琥珀末一分,真珠末一分,硃砂末半分,鉛霜半分,赤芍葯末一分半。上拌勻,每服一字,煎金、銀、薄荷湯調下,無時。(《小兒衛生總微論方》琥珀散)

治小兒胎驚:琥珀、防風各一錢,硃砂半錢。為末,豬乳調一字,入口中。(《仁齋直指方》)

治小兒胎癇:琥珀、硃砂各少許,全蠍一枚。為末,麥門冬湯調一字服。(《仁齋直指方》)

治健忘恍惚,神虛不寐:琥珀、羚羊角、人參、白茯神、遠志(制)、甘草等分。上為細末,豬心血和煉蜜丸,芡實大,金箔為衣。每服一丸,燈心湯嚼下。(《景岳全書》琥珀多寐丸)

治病後虛煩不睡:琥珀、真珠、生地、甘草各一錢,當歸、黃連各三錢,硃砂二錢。上為末,米糊丸,如粟米大。每服三十丸,食後,麥門冬湯下。(《活人心統》琥珀安神丸)

治心經之火,移於小腸,溲溺淋濁或澀或痛:琥珀一錢,天冬一錢五分,麥冬一錢五分,生地五錢,丹參二錢,丹皮二錢,赤芍、木通各一錢,甘草梢五分,淡竹葉二十張,燈心三尺。(《醫醇剩義》琥珀導赤湯)


治心經蓄熱,小便赤澀不通,淋瀝作痛:琥珀為細末,每服半錢,濃煎萱草根調下,食前。(《楊氏家藏方》忘憂散)

治小便尿血:琥珀為末,每服二錢,燈芯湯下。(《仁齋直指方》)

治婦人月候不通:琥珀一兩(細研,以醋三升熬如膏),虻蟲半兩(去翅足,炒黃),水蛭半兩(炒黃),肉桂三兩(去皺皮),桃仁一兩(去皮、尖、雙仁,別研,生用),川大黃三兩(生用)。上藥搗羅為末,以琥珀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聖惠方》琥珀煎丸)

治經水或前或後或血崩及瘀血死胎,並養胎,鎮心安神:琥珀、乳香、沒藥、辰砂各一錢三分,麝香少許。各研細,燈心湯為丸,芡實大。每服一丸,如腹痛,薑汁、童便、酒衝下。(《女科萬金方》琥珀丸)

治產後惡露不下,氣攻心腹,煩悶刺痛:琥珀、薑黃、牛膝(酒浸,切,焙)、虎杖、牡丹皮各半兩,當歸(切,焙)、生干地黃(焙)、桂(去粗皮)、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各三分,大黃(銼,焙)一兩,虻蟲(去翅、足,炒黃)一分,芒硝一兩。上十二味,粗搗篩。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煎取七分,去滓溫服。(《聖濟總錄》琥珀湯)

止血生肌,鎮心明目,破癥瘕氣塊,產後血暈悶絕,兒枕痛:琥珀一兩,鱉甲一兩,京三稜一兩,延胡索半兩,沒藥半兩,大黃六銖。熬搗為散,空心酒服三錢匕,日再服。(《海藥本草》)

治癰疽發背,已成未膿之際,恐毒氣不能外出,必致內攻,預服此丸,護膜護心,亦且散血解毒:白礬一兩二錢,雄黃一錢二分,琥珀一錢(另研極細),硃砂一錢二分,黃蠟一兩,蜂蜜二錢臨入。上四味,先研極細,另將蜜、蠟銅杓內溶化,離火片時,候蠟四邊稍凝時,方入上藥攪勻,共成一塊,以一人將藥火上微烘,眾手急丸,小綠豆大,用硃砂為衣,磁罐收貯。每服二、三十丸,白湯食後送下,病甚者早晚日進二次。(《外科正宗》琥珀蠟礬丸)

治從高墜下,有瘀血在內:刮琥珀屑,酒服方寸匕,或入蒲黃三、二匕,日服四、五次。(《外台秘要方》)

試用於治角膜翳:用琥珀配枸杞子、菊花、夜明砂等,方如琥珀杞菊湯。

琥珀方劑制劑

加工炮製

淨制:除淨砂石、泥土、煤塊等雜質即可。

切制:揀淨雜質,先用鐵船研細過篩,隨後在乳缽中水飛到極細用。

炮製: 《雷公炮炙論》:「凡入藥中,用水調側柏子末安於瓷鍋中,安琥珀於末中了,下火煮,從己到申,別有異光,更搗如粉,重篩用。」

方劑制劑

琥珀煎

【處方】乳香末6克,蕤仁(研)15克,滑石、鉛丹各60克,木鱉子(去殼)10枚,黃連末、秦皮各30克,柳枝、槐枝(並新青者)各10枝,(每枝長4.5厘米),白蜜、黃芩(去黑心)各120克。

【製法】上藥十一味,將槐、柳枝、秦皮、黃芩、滑石等杵碎,以水600毫升,同煎至400毫升,去滓,其餘乳香、蕤仁、鉛丹、木鱉子四味與蜜同熬如琥珀色,再同前項藥汁,並黃連同煎至250毫升,用熟絹濾去滓,入瓷器內密封,系垂在井底一夜,出火毒。

【功能主治】治風毒沖目,腫赤癢痛。

【用法用量】每用銅箸點,以目澀為度。

【注意】熬藥及點眼忌用鐵器。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四

琥珀散

【處方】琥珀22克(細研),白朮22克,當歸22克(銼碎,微炒),柴胡30克(去苗),延胡索15克,紅花子15克,牡丹15克,木香15克,桂心15克,桃仁22克(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鱉甲30克(塗醋炙令黃,去裙襴),赤芍葯15克。

【製法】上藥搗粗羅為散。

【功能主治】治婦人血風勞氣,少腹疼痛,經脈不調,漸加羸瘦。

【用法用量】每次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薑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時稍熱服。一日三次。

【摘錄】 《太平聖惠方》卷七十

琥珀丸

【處方】琥珀30克(細研),沒藥30克,當歸30克(銼,微炒),赤芍葯30克,京三稜30克,鱉甲30克(塗醋,炙微黃),虻蟲30克(去姻、足,微炒),水蛭30克(炒令黃)。

【製法】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治產後積聚成血瘕,致月水不通,小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次10丸,空腹時用溫酒送下。

【摘錄】《太平聖惠方》卷七十九


琥珀膏

【處方】 琥珀一兩,木通、桂心、當歸、白芷、防風、松脂、硃砂(研)、木鱉(去殼),各半兩;麻油二斤,丁香、木香,各三分。

【炮製】上件藥,先用琥珀、丁香、桂心、硃砂、木香五味搗,羅為末,其餘藥並細,以油浸一宿,於鐺中以慢火煎,候白芷焦黃濾出。次下松脂末,濾去渣,再澄清油,卻安鐺中慢火熬,下黃丹一斤,以柳木篦不住手攪,令黑色,滴入水中成珠子不散,看硬軟得所,入琥珀等末攪令勻,於瓷器內盛之。

【功能主治】治頸項瘰行,及發腋下,初如梅子,腫結硬強,漸若連珠,不消不潰,或穿穴膿潰,肌汁不絕,經久難瘥,漸成嚳疾,並治之。

【用法用量】每使時看大小,用火勻攤,貼之。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琥珀養心丹

【處方】琥珀(另研)6克,龍齒(鍛,另研)30克,遠志(黑豆、甘草同煮,去骨)、石菖蒲、茯神、人參、酸棗仁(炒)各15克,當歸、生地黃各21克,黃連9克,柏子仁15克,硃砂(另研)9克,牛黃(另研)3克。

【製法】上藥共為細末,將牛黃、硃砂、琥珀、龍齒研極細,以豬心血為丸,如黍米大,金箔為衣。

【功能主治】治心血虧虛,驚悸怔忡,夜臥不寧者。

【用法用量】每次50丸,用燈心湯送下。

【摘錄】《證治準繩·類方》卷五

琥珀注意事項

用法用量

內服:入丸、散,0.9—1.8克。

外用:研末點、撒。

【和合宜忌】

《本草經疏》:「凡陰虛內熱,火炎水涸,小便因少而不利者勿服琥珀以強利之,利之則愈損其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