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傷寒(別名:傷寒)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腸傷寒症狀

傷寒桿菌由口進入消化道,侵犯小腸粘膜的淋巴組織,在淋巴結內繁殖增多,再進入血液引起發燒、睏倦、頭痛、全身不適及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此時稱菌血症期,如做血培養,可見傷寒桿菌生長。細菌隨血流帶到各個臟器,但主要病變在腸道。發病第1周,小腸壁的淋巴結皆腫脹,第二、第三周,在腫脹的基礎上,局部壞死、結痂,結痂脫落即形成潰瘍,潰瘍達到一定深度、大小,可以引起出血和穿孔。

腸傷寒病因

傷寒桿菌從口進入消化道,通常可被胃酸殺滅,但如入侵菌量較多,或者胃酸分泌,腸道正常菌群關係等防禦屏障功能受到破壞,傷寒桿菌就能進入小腸,入侵腸黏膜。

傷寒桿菌在小腸內增殖,穿過腸黏膜上皮細胞到達腸壁固有層,部分病原菌被巨噬細胞吞噬,並在其胞質內繁殖,部分經淋巴管進入迴腸集合淋巴結,孤立淋巴濾泡及腸系膜淋巴結中生長繁殖,然後經胸導管進入血流,引起短暫的菌血症,即原發性菌血症期,在攝入病菌後1~3天,進入血流的病原菌迅速被肝,脾,骨髓與淋巴結中的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吞噬,原發性菌血症期持續時間短,患者尚無症狀,處於臨床上的潛伏期。

傷寒桿菌被單核-巨噬細胞吞噬後,仍在細胞內繁殖,然後再次進入血液循環,引起第二次嚴重的菌血症,持續數天至數周,患者陸續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傷寒桿菌向全身播散,侵入肝,膽,脾,腎,骨髓等器官組織,釋放內毒素,臨床上出現發熱,全身不適,明顯的毒血症狀,肝脾腫大,皮膚玫瑰疹等表現,此時相當於病程第1~2周,血液及骨髓培養常可獲陽性結果,傷寒桿菌在膽道中大量繁殖,隨膽汁排到腸道,部分隨糞便排出體外,向外界散播病原菌,部分經腸黏膜再次入侵腸壁淋巴組織,使原先已經致敏的腸壁淋巴組織產生嚴重炎症反應,單核細胞浸潤,淋巴組織腫脹,壞死,脫落而形成潰瘍,如病變累及血管,則可引致腸出血,若侵及肌層與漿膜層,則可引起腸穿孔,均屬臨床嚴重併發症,這一病變過程,一般相當於病程的第2~3周。

感染傷寒桿菌後是否發病,與感染的細菌量,菌株的毒力,機體的免疫狀態等有密切關係,一般感染活菌量越大,發病的機會越大;具有Vi抗原的菌株毒力較大,同樣的感染量,發病率較高,機體的免疫防禦功能低下的情況,較容易感染發病。

腸傷寒診斷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檢查可進行診斷。

鑒別診斷

1、病毒感染: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亦可有持續發熱,頭痛,白細胞數減少,與早期傷寒相似,但此類患者起病較急,多伴有上呼吸道症狀,常無緩脈,無脾腫大或玫瑰疹,血液等細菌培養及血清肥達氏反應均為陰性,一般病程較短,不用抗菌素也可自愈。

2、瘧疾:各型瘧疾尤其惡性瘧疾易與傷寒相混淆,但瘧疾每天體溫波動較大,發熱前伴畏寒或寒戰,熱退時多汗,脾較大質稍硬,貧血較明顯,外周血及骨髓塗片可發現瘧原蟲,用有效抗瘧藥治療迅速退熱,抗生素治療無效。

3、鉤端螺旋體病:本病的流感傷寒型在夏秋季流行期間極常見,起病急,伴畏寒發熱,發熱呈持續型或弛張型,與傷寒相似,患者有疫水接觸史,眼結膜充血,全身酸痛,尤以腓腸肌疼痛與壓痛為著,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等,外周血白細胞數增高,血沉加快,尿量減少,血清免疫學試驗呈陽性。

4、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黃疸型肝炎的黃疸前期有發熱,全身不適,消化道症狀,白細胞減少或正常,不易與傷寒相區別,但此病患者每於病程第5~7天出現黃疸,體溫亦隨之回復正常,肝大壓痛,肝功能明顯異常,可通過病毒性肝炎血清學標誌檢查而確診,此外,傷寒並發中毒性肝炎亦每易與病毒性肝炎相混淆,但前者肝功能損害相對較輕,有黃疸者在黃疸出現後仍發熱不退,並有傷寒的其他特徵性表現。

5、敗血症:部分革蘭陰性桿菌敗血症須與傷寒相鑒別,此症可有膽系,尿路,腸道等原發感染灶,發熱常伴有寒戰,多汗,有出血傾向,不少患者早期可發生休克且持續時間較長,白細胞雖可正常或稍低,但常伴核左移,確診須依靠細菌培養。

6、粟粒型肺結核:發熱較不規則,常伴有盜汗,脈較快,呼吸急促,發紺等,有結核病史或有與結核病患者密切接觸史,X線攝片可見肺部有粟粒狀陰影。

7、布魯菌病:有與病畜接觸或飲用未經消毒的牛,羊乳或乳製品史,長期不規則發熱,發作時呈波浪熱型,有關節,肌肉疼痛及多汗,血清布魯菌凝集試驗陽性,血及骨髓培養可分離到布魯菌。

8、地方性斑疹傷寒:起病較急,高熱常伴寒戰,脈快,結膜充血和皮疹,皮疹出現較早(第3~5天),數量較多,分佈較廣,色暗紅,壓之不退,退疹後有色素沉著,病程約2周,白細胞數大多正常,血清變形桿菌凝集反應(外-斐反應)陽性,血液接種豚鼠腹腔可分離出莫氏立克次體。

9、結核性腦膜炎:部分傷寒患者因嚴重毒血症可兼有劇烈頭痛,譫妄,昏睡,頸抵抗等虛性腦膜炎表現,容易與結核性腦膜炎相混淆,但結核性腦膜炎患者多伴有其他臟器結核,雖有持續發熱但無玫瑰疹與脾腫大,頭痛與頸抵抗更顯著,可伴有眼球震顫,腦神經癱瘓等,未經抗結核特效治療病程逐漸加重,腦脊液檢查符合結核性腦膜炎改變,腦脊液塗片,培養,動物接種可發現結核桿菌。

10、惡性組織細胞增生症:本病的病理特點是單核-巨噬細胞系統中組織細胞呈異常增生和浸潤,臨床表現複雜多變,有時主要表現為發熱,肝,脾腫大和白細胞減少,加之傷寒的骨髓片中有時可出現組織細胞增多和吞噬現象,故易相混淆,但本病病情進展較快,有明顯的貧血,出血症狀,血片和(或)骨髓片有特異性惡性組織細胞和(或)多核巨組織細胞,增生的組織細胞形態不一,並可吞噬紅,白細胞及血小板,外周血象出現顯著的全血細胞減少,抗菌藥物治療無效。

腸傷寒治療

腸傷寒西醫治療

一、一般治療與對症治療   

有嚴重毒血症者,可在足量有效抗菌治療配合下使用激素。常用氫化可的松25~50mg或地塞米松1~2mg,每日1次靜脈緩慢滴注,或口服強的松5mg,每日3~4次,療程不超過3天。   

若傷寒合併血吸蟲病,尤其是急性血吸蟲病時,一般宜先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配合傷寒的病原治療,待體溫被控制,全身情況明顯改善後,才給予口服吡奎酮治療血吸蟲病。對兼有毒血症和顯著鼓腸或腹瀉的患者,激素的使用宜慎重,以免發生腸出血及腸穿孔。   

二、傷寒患者抗菌藥物的選擇   

1.氟奎諾酮類藥物為首選,氟奎諾酮類藥物具有下列共同特點:   

1抗菌譜廣,尤其對革蘭陰性桿菌活性高。

2細菌對其產生突變耐藥的發生率低。

3體內分佈廣,組織體液中藥物濃度高,可達有效抑菌或殺菌水平。

4大多品種系口服制劑,使用方便。

5因其影響骨骼發育,孕婦、兒童、哺乳期婦女慎用。目前常用的有氧氟沙星,劑量:300mg每日兩次,口服或200mg每8~12小時一次,靜滴,療程14天。環丙沙星,劑量:500mg每日兩次或每8小時一次,口服或靜滴,療程:14天。   

2.頭孢菌素類:第二,三代頭孢菌素在體外對傷寒桿菌有強大抗菌活性,毒副反應低,尤其適用於孕婦,兒童,哺乳期婦女以及氯黴素耐藥菌所致傷寒。可用頭孢三秦,劑量:成人 1g,每12小時一次,兒童每天100mg/kg,療程:14天。頭孢塞肟,劑量:成人1~2g,每8~12小時一次,兒童每天100~150mg /kg,療程:14天。   

3.氯黴素:劑量為每天25mg/kg,分2~4次口服或靜脈滴注,體溫正常後,劑量減半。療程:兩周。   

注意事項:

1新生兒,孕婦,肝功能明顯損害者忌用,

2注意毒副作用,經常複查血象,白細胞低於2500/mm3時停藥。   

4.氨苄(或阿莫)西林劑量:成人2~6g/d,兒童每天100~150mg/kg,分3~4次口服或靜脈滴注。阿莫西林成人2~4g/天,分3~4次口服,療程:14天。   

注意事項:

1本藥效果不太理想,故療程宜長,以減少復發及排菌。

2一旦出現藥疹,應及時停藥。   

5.復方新諾明 劑量:成人,2片每日兩次,兒童每天SMZ40~50mg/kg,TMP10mg/kg,一日二次,療程:14天。   

三、帶菌者的治療   

1.氨苄西林

(或阿莫西林) 劑量:成人氨苄西林4~6g/天或阿莫西林6g/天加丙磺舒2g/天,分3~4次口服,療程:6周。   

2.氧氟沙星或環丙沙星 劑量:氧氟沙星300mg一日二次,環丙沙星500~750mg,一日二次口服,療程:6周。   

四、併發症的治療   

1.腸穿孔

除局限者外,腸穿孔伴發腹膜炎的患者應及早手術治療,同時加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如氯黴素或氨苄青黴素與慶大或卡那黴素聯合應用,以控制腹膜炎。   

2.腸出血

1絕對臥床休息,嚴密觀察血壓,脈搏,神志變化及便血情況。

2暫停飲食,或進少量流質。

3靜脈滴注葡萄糖生理鹽水,注意電解質平衡,並加用維生素K,安絡血,抗血纖溶芳酸,止血粉等止血藥。

4根據出血情況,酌量輸血。

5如病人煩躁不安,可注射鎮靜劑,如安定,苯巴比妥鈉,禁用瀉劑及灌腸。

6經積極治療仍出血不止者,應考慮手術治療。   

3.中毒性心肌炎:嚴格臥床休息,加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維生素B1,ATP,靜注高滲葡萄糖液。如出現心力衰竭,應積極處理,可使用洋地黃和速尿並維持至臨床症狀好轉,但病人對洋地黃耐受性差,故用藥時宜謹慎。   

4.中毒性肝炎 除護肝治療外,可加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5.膽囊炎:按一般內科治療。   

6.溶血性尿毒綜合征   

1控制傷寒桿菌的原發感染,可用氨苄青黴素或羥氨苄青黴素。

2輸血,補液。

3使用皮質激素如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地塞米松,強的松龍等。尤對兒童患者可迅速緩解病情。

4抗凝療法,可用小劑量肝素每日50~100u/kg靜注或靜滴,控制此征有顯著療效,也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靜滴。

5必要時行腹膜或血液透析,以及時清除氮質血症,促進腎功能恢復。   

7.DIC給予抗凝治療,酌情輸血,並應用氨苄青黴素控制原發感染。   

預後   

傷寒的預後與病人的情況,年齡,有無併發症,治療早晚,治療方法,過去曾否接受預防注射以及病原菌的毒力等有關。   

有效抗菌藥物應用前病死率約為20%,自應用氯黴素以來病死率明顯降低,約在1%~5%。老年人,嬰幼兒預後較差,明顯貧血,營養不良者預後也較差。並發腸穿孔,腸出血,心肌炎,嚴重毒血症等病死率較高。國內一組傷寒,副傷寒死亡38例中,腸穿孔占39.5%,毒血症39.5%,心肌炎9.9%,中毒性休克5.3%,腸出血2.6%,肺炎2.6%,心力衰竭2.6%。曾接受預防接種者病情較輕,預後較好。

腸傷寒中醫治療

詳細療法參考具體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