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粥樣硬化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動脈粥樣硬化症狀

主要是相關器官受累後出現的病象:

分期和分類:

1.按病程階段分類:本病發展過程可分為4期,但臨床上各期並非嚴格按序出現,可交替或同時出現。

(1)無症狀期或稱亞臨床期:其過程長短不一,包括從較早的病理變化開始,直到動脈粥樣硬化已經形成,但尚無器官或組織受累的臨床表現。

(2)缺血期:由於血管狹窄而產生器官缺血的症狀。

(3)壞死期:由於血管內急性血栓形成使管腔閉塞而產生器官組織壞死的表現。

(4)纖維化期:長期缺血,器官組織纖維化萎縮而引起症狀。

2.按受累動脈部位的不同,本病有:主動脈及其主要分支、冠狀動脈、頸動脈、腦動脈、腎動脈、腸系膜動脈和四肢動脈粥樣硬化等類別。

(一)一般表現

可能出現腦力與體力衰退。

(二)主動脈粥樣硬化

大多數無特異性症狀。主動脈粥樣硬化最主要的後果是形成主動脈瘤,以發生在腎動脈開口以下的腹主動脈處為最多見,其次在主動脈弓和降主動脈。腹主動脈瘤多在體檢時查見腹部有搏動性腫塊而發現,腹壁上相應部位可聽到雜音,股動脈搏動可減弱。胸主動脈瘤可引起胸痛、氣急、吞嚥困難、咯血、聲帶因喉返神經受壓而麻痺引起聲音嘶啞、氣管移位或阻塞、上腔靜脈或肺動脈受壓等表現。主動脈瘤一旦破裂,可迅速致命。在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也可發生動脈夾層分離。

(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腔狹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狀動脈功能性改變(痙攣)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引起的心臟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器官病變的最常見類型,也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

(四)顱腦動脈粥樣硬化

顱腦動脈粥樣硬化最常侵犯頸內動脈、基底動脈和脊動脈,頸內動脈入腦處為特別好發區,病變多集中在血管分叉處。粥樣斑塊造成血管狹窄、腦供血不足或局部血栓形成或斑塊破裂,碎片脫落造成腦栓塞等腦血管意外(缺血性腦卒中);長期慢性腦缺血造成腦萎縮時,可發展為血管性癡呆。

(五)腎動脈粥樣硬化

可引起頑固性高血壓,年齡在55 歲以上而突然發生高血壓者,應考慮本病的可能。如發生腎動脈血栓形成,可引起腎區疼痛、尿閉和發熱等。長期腎臟缺血可致腎萎縮並發展為腎衰竭。

(六)腸系膜動脈粥樣硬化

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腸道張力減低、便秘和腹痛等症狀。血栓形成時,有劇烈腹痛、腹脹和發熱。腸壁壞死時,可引起便血、麻痺性腸梗阻和休克等症狀。

(七)四肢動脈粥樣硬化

以下肢動脈較多見,由於血供障礙而引起下肢發涼、麻木和典型的間歇性跛行,即行走時發生腓腸肌麻木、疼痛以至痙攣,休息後消失,再走時又出現;嚴重者可持續性疼痛,下肢動脈尤其是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如動脈管腔完全閉塞時可產生壞疽。

動脈粥樣硬化病因

發病原因

本病的發病原因上不完全明確,但通過廣泛而深入的病因學調查發現,本病為多病因疾病,其危險因素包括:血脂異常,高血壓,吸煙,糖尿病和糖耐量異常,年齡因素,性別因素,遺傳因素等。

高血壓(25%):  

臨床及屍檢資料均表明,高血壓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發病率明顯增高。此可能由於高血壓時,動脈壁承受特殊高的壓力,內膜層和內皮細胞層損傷,低密度脂蛋白易於進入動脈壁,並刺激平滑肌細胞增生,引發動脈粥樣硬化。

高血脂症(25%):  

臨床資料表明,動脈粥樣硬化常見於高膽固醇血症。實驗動物給予高膽固醇飼料可以引起動脈粥樣硬化。近年的研究發現低密度脂蛋白與極密度脂蛋白的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血中甘油三酯的增高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也有一定關係。新近的研究發現脂蛋白a〔Lp(a)〕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有密切關係。

吸煙(15%):  

吸煙者血中碳氧血紅蛋白濃度可達10-20%,動脈壁內氧合不足,內膜下層脂肪酸合成增多,前列環素釋放減少,血小板易在動脈壁粘附聚集。此外,吸煙還可使血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原蛋白量降低,血清膽固醇含量增高,以致易患動脈粥樣硬化。此外,吸煙時煙霧中所含尼古丁可直接作用於心臟和冠狀動脈引起動脈痙攣和心肌受損。

糖尿病(15%): 

糖尿病者多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或高膽固醇血症,如再伴有高血壓,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率明顯增高。糖尿病者還常有血第Ⅷ因子增高及血小板活動性增強。第Ⅷ因子由動脈壁內的細胞產生,該因子的增高表示內膜的病變,血小板活動增加使其易在動脈壁上集聚,加速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和引起動脈管腔的閉塞。近年來的研究認為胰島素抵抗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有密切關係,Ⅱ型糖尿病病人常有胰島素抵抗及高胰島素血症伴髮冠心病。

肥胖(10%):  

也是動脈粥樣硬化的易患因素。肥胖可導致血漿甘油三酯及膽固醇水平的增高,肥胖者也常伴發高血壓或糖尿病,近年研究認為肥胖者常有胰島素抵抗,因而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率明顯增高。

發病機制

對本病發病機制,有多種學說從不同角度來闡述,包括脂質浸潤學說、血栓形成學說、平滑肌細胞克隆學說等。近年多數學者支持“內皮損傷反應學說”。認為本病各種主要危險因素最終都損傷動脈內膜,而粥樣硬化病變的形成是動脈對內膜損傷作出的炎症-纖維增生性反應的結果。 Ross於1999年在他的損傷反應學說的基礎上明確提出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炎症性疾病,指出動脈粥樣硬化是具有慢性炎症反應特徵的病理過程,其發展始終伴隨炎症反應。動脈粥樣硬化炎症學說的提出,實質上是對動脈粥樣硬化發病機制研究的概括和啟示。

病理生理

動脈粥樣硬化的病理變化主要累及體循環系統的大型肌彈力型動脈(如主動脈)和中型肌彈力型動脈(以冠狀動脈和腦動脈罹患最多,肢體各動脈、腎動脈和腸系膜動脈次之,下肢多於上肢),而肺循環動脈極少受累。

動脈粥樣硬化時動脈內膜相繼出現脂質點和條紋、粥樣和纖維粥樣斑塊、復合病變3 類變化。美國心臟病學學會根據其病變發展過程將其細分為6 型:I 型脂質點、Ⅱ型脂質條紋、Ⅲ型斑塊前期、Ⅳ型粥樣斑塊、V 型纖維粥樣斑塊、Ⅵ型復合病變。

從臨床的角度來看,動脈粥樣硬化的斑塊基本上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穩定型即纖維帽較厚而脂質池較小的斑塊;而另一類是不穩定型(又稱為易損型)斑塊,其纖維帽較薄,脂質池較大易於破裂。而就是這種斑塊的破裂導致了心血管急性事件的發生。

動脈粥樣硬化診斷

診斷標準

本病發展到相當程度,尤其是有器官明顯病變時,診斷並不困難,但早期診斷很不容易。年長患者如檢查發現血脂異常,X 線、超聲及動脈造影發現血管狹窄性或性病變,應首先考慮診斷本病。

鑒別診斷

主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主動脈變化和主動脈瘤,需與梅毒性主動脈炎和主動脈瘤以及縱隔腫瘤相鑒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心絞痛和心肌梗死,需與冠狀動脈其他病變所引起者相鑒別;心肌纖維化需與其他心臟病特別是原發性擴張型心肌病相鑒別;腦動脈粥樣硬化所引起的腦血管意外,需與其他原因引起的腦血管意外相鑒別;腎動脈粥樣硬化所引起的高血壓,需與其他原因的高血壓相鑒別;腎動脈血栓形成需與腎結石相鑒別;四肢動脈粥樣硬化所產生的症狀需與其他病因的動脈病變所引起者鑒別。

動脈粥樣硬化治療

動脈粥樣硬化西醫治療

手術治療

包括對狹窄或閉塞的血管,特別是冠狀動脈、腎動脈和四肢動脈施行再通或重建或旁路移植等外科手術,以恢復動脈的供血。用帶球囊的導管進行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將突入動脈管腔的粥樣物質壓向動脈壁而使血管暢通;在此基礎上發展了經皮腔內血管旋切術、旋磨術、激光成形術等多種介入治療,將粥樣物質切下、磨碎、氣化吸出而使血管再通。目前應用最多的還是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和支架(STent)包括藥物洗脫支架植入術。

藥物治療

1、調整血脂藥物血脂異常的患者,經上述飲食調節和注意進行體力活動3 個月後,未達到目標水平者,應選用以他汀類降低TC 和LDL-C 為主的調脂藥,其他如貝特類、煙酸類、膽酸隔置劑、不飽和脂肪酸等。

2、抗血小板藥物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的藥物,可防止血栓形成,可能有助於防止血管阻塞性病變病情發展,用於預防冠狀動脈和腦動脈血栓栓塞。最常用者為阿司匹林。

3、溶血栓和抗凝藥物對動脈內形成血栓導致管腔狹窄或阻塞者,可用溶解血栓制劑,繼而用抗凝藥。

4、針對缺血症狀的相應治療,如心絞痛時應用血管擴張劑及β受體阻滯劑等。

一般防治措施

1、發揮患者的主觀能動性配合治療:樹立信心,長期堅持,積極配合治療。

2、合理膳食:控制膳食總熱量,以維持正常體重為度,40歲以上者尤應預防發胖。提倡飲食清淡,多食富含維生素C(如新鮮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如豆類及其製品)的食物。盡量以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植物油為食用油。已確診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者,嚴禁暴飲暴食,以免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合併有高血壓或心力衰竭者,應同時限制食鹽。

3、適當的體力勞動和體育活動:對老年人提倡散步,做保健體操,打太極拳等,不宜勉強作劇烈活動。

4、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生活要有規律、保持樂觀、愉快的情緒,避免過度勞累和情緒激動,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充分睡眠。

5、提倡不吸煙,不飲烈性酒:雖然少量低濃度酒能提高血HDL,但長期飲用會引起其他問題,因此不宜提倡。

6、積極控制與本病有關的一些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等。

動脈粥樣硬化中醫治療

中醫藥治療本病有著多靶向,整體調節,副作用小等優勢,通過調節人 體陰陽氣血和臟腑功能,中醫藥治療能夠延緩病程進展並改善患者的症狀體征。不同醫家對於本病的病機觀點個有側重,但均認可本病的基本病機在於是臟腑功能虧 損,痰瘀互結,虛實夾雜。治療時根據病情調整臟腑功能,活血化痰,通常能起到良好的療效。現代藥理研究也表明,一些具有活血和補氣功能的藥物能夠起到保護 血管內膜,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如丹參,黃芪,女貞子,杜仲等。

預後

本病預後隨病變部位、程度、血管狹窄發展速度、受累器官受損情況和有無併發症而不同。腦、心、腎的動脈病變而發生腦血管意外、心肌梗塞或腎功能衰竭者,預後不佳。

以上提供資料及其內容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