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腹症(別名:Acuteabdomen)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急腹症症狀

證見發病後出現腹痛、腹脹、嘔吐及大小便異常、寒熱出汗等。

疾病發展如下:

1.起病情況有無先驅症狀,如內科急腹症常先有發熱、嘔吐而後才有腹痛,外科急腹症則往往出現腹痛,繼之發熱。腹痛發生的急緩,同時或即刻、隨後出現的症狀等對診斷有幫助。

2.腹痛部位一般情況腹痛起始和最明顯的部位,往往是病變所在的部位。應注意詢問疼痛有無轉移及放射,如闌尾炎有轉移性右下腹痛,網膜、迴腸病變疼痛初在中上腹或臍周,以後局限於病變所在部位。膽道疾病常有右肩背部放射痛,胰腺炎常有左腰部放射痛,腎絞痛則多向會陰部放射。

3.腹痛性質腹膜炎呈持續性銳痛,空腔臟器梗阻或擴張為陣發性絞痛,臟器扭轉或破裂可引起強烈的絞痛或持續性痛。血管梗阻疼痛劇烈、持續。中毒與代謝障礙性腹痛劇烈而無明確定向。發作的特點可分持續性、陣發性和持續疼痛伴有陣發性加重,持續性疼痛多反映腹內炎症和出血,陣發性腹痛多為空臟器官梗阻或痙攣,持續性疼痛伴陣發性加重提示炎症與梗阻並存。

4.腹痛程度口腹痛一般可有脹痛、刺痛、燒灼樣痛、刀割樣痛、鑽頂樣痛、絞痛等,程度可輕可重。不能僅憑疼痛程度來判斷病情的嚴重度。

5.誘發加劇或緩解因素急性腹膜炎腹痛在靜臥時減輕,腹壁加壓或改變體位時加重,鉛絞痛時患者常喜按,膽絞痛可因脂肪餐誘發,暴食是急性胃擴張的誘因,急性出血壞死性腸炎多與飲食不潔有關。

6.腹痛時體位如臟器穿孔、破裂所致的腹膜炎,患者常採取側臥屈曲位,厭動,即安靜型。膽道蛔蟲,膽絞痛患者常輾轉反側,抱腹,即吵鬧型。部分急性胰腺炎患者採取俯臥位或膝胸臥位疼痛可減輕。

疾病伴隨症狀

1、噁心、嘔吐:早期為反射性,是內臟神經受刺激所致。如闌尾炎早期、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等。由於胃腸道通過障礙導致嘔吐,稱為逆流性嘔吐,一般表現較晚、較重,如晚期腸梗阻。也有因毒素吸收,刺激中樞所致,晚期出現嘔吐。嘔吐物的性質對診斷有重要參考價值。

2、大便情況:詢問有無排氣及大便,大便性狀及顏色。如腹痛發作後停止排氣、排便,多為機械性腸梗阻。反之,若出現腹瀉或裡急後重,可能是腸炎或痢疾。柏油樣便常為上消化道出血,小兒果醬樣便應考慮腸套疊。

3、其他:絞痛伴有尿頻、尿急、尿痛或血尿,多考慮泌尿系統感染或結石。腹痛伴有胸悶、咳嗽、血痰或伴有心律失常,應考慮胸膜、肺部炎症或心絞痛等。伴寒戰、高熱,可見於急性化膿性膽管炎症、腹腔臟器膿腫、大葉性肺炎、化膿性心包炎等。伴黃疽,可見於急性肝、膽道疾病、胰腺疾病、急性溶血等。伴休克,常見於急性腹腔內出血、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症、絞窄性腸梗阻、消化性潰瘍急性穿孔、急性胰腺炎、急性心肌梗死等。

急腹症病因

外科急腹症

1、感染與炎症:急性闌尾炎,急性膽囊炎,急性膽管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腸憩室炎,急性壞死性腸炎, Crohn病,急性瀰漫性腹膜炎,腹腔膿腫(膈下、腸間隙、盆腔膿腫)。

2、空腔器官穿孔: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胃癌穿孔,傷寒腸穿孔,壞疽性膽囊炎穿孔,腹部外傷腸破裂。

3、腹部出血:創傷所致肝、脾破裂或腸系膜血管破裂,自發性肝癌破裂;腹或腰部創傷腹膜後血腫。

4、梗阻:胃腸道,膽道,泌尿道梗阻。

5、絞窄:胃腸道梗阻或卵巢腫瘤扭轉致血循環障礙,甚至缺血壞死,常導致腹膜炎、休克。

6、血管病變:血管栓塞,如心房纖顫、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心臟附壁血栓脫落致腸系膜動脈栓塞,脾栓塞、腎栓塞等。血栓形成,如急性門靜脈炎伴腸系膜靜脈血栓形成。動脈瘤破裂,如腹主動脈、肝、腎、脾動脈瘤破裂出血。

婦產科疾病

急性附件炎,急性盆腔炎,卵巢黃體破裂,卵巢腫瘤扭轉,異位妊娠破裂。

內科疾病

1、腹部內科病:急性胃腸炎,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急性病毒性肝炎、原發性腹膜炎,腹型紫癜,鐮狀細胞貧血危象,鉛中毒,糖尿病,尿毒症。

2、非腹部內科病:由於神經牽涉放射致腹痛,常見有急性肺炎,急性胸膜炎,心絞痛,心肌梗死,肺動脈栓塞。

3、脊髓病變:脊柱增生性骨關節炎,脊柱結核、腫瘤、損傷,脊神經受壓迫或刺激。

急腹症診斷

臨床診斷

正確的治療依賴於正確的診斷,而正確的診斷又依賴於全面的收集病史資料及進行多方面的檢查。影像檢查是臨床檢查方法之一。隨著新型X線診斷機的應用及造影技術的不斷改進和更新,它在疾病診斷中的地位也不斷提高。在急腹症的診斷中也是如此。例如:發現膈下游離氣體,結合臨床表現對診斷腹部空腔臟器穿孔有決定性意義。腹部影像中出現擴張的腸管積液平面,應當首先考慮是否存在腸梗阻。值得提出的是影像檢查不僅是一項重要的診斷方法,而且對某些急腹症,如套迭的治療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醫務人員的診療水平,就需要X線醫生與臨床醫生的密切配合,才能達到一個高質量的診斷標準。

臨床醫生在檢查病人後,認為需要進行X光檢查時,應在申請單上填寫臨床資料,以供放射科醫生診斷時參考。申請單上應說明臨床的初步診斷、檢查目的並說明病人是否能夠移動或站立,以便影像科醫生更好地作出檢查設計。

急腹症病人容易發生休克,因此在護送病人和檢查過程中應當平穩而迅速、輕柔而準確,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搬動。如遇到嚴重休克,應協同臨床醫師首先搶救病人,待病情好轉再進行檢查。

一般急腹症利用腹部平片或透視即可作出診斷,但對一些非典型患者,處於急性期、慢性期的病人,可以針對性的選用一些特殊檢查(如CT、MR等)。

急腹症的常規檢查包括:透視:由於某些胸部疾患,如肺炎、胸膜炎、肺梗塞、氣胸等可能產生一些類似急腹症的症狀,而急腹症又容易繼發一些胸部改變,如肺底炎症、線樣不張、膈肌位置及動度的變化等。因此,在急腹症的影像檢查中,胸腹部的聯合透視是不可缺少的,檢查時,應注意膈肌運動及心臟搏動。腹部積液及其分佈與程度,膈下有無游離氣體等。機械性腸梗塞病人腸蠕動亢進,在屏幕上可以看到由於蠕動亢進所致的腸內氣液平面的變化,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的反覆升降,有時候還能看到所謂的沸水征,同時結合觸診、血常規檢查,白細胞上升,嚴重感染者可達20.0×10.9/L,甚至出現電解質的紊亂以及症狀表現,這對診斷會有很大幫助。

腹痛鑒別

(1)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 青年男性多見,多數既往有消化性潰瘍病史,突然發生持續性上腹劇痛,很快擴散至全腹,消化液刺激膈肌可產生肩部牽涉痛,有時消化液流至右下腹導致右下腹腹 膜刺激征,易誤診斷為急性闌尾炎。體格檢查全腹壓痛、反跳痛,肌緊張呈板狀,肝濁音界縮小或消失,腸鳴音減弱或消失,X線檢查可見膈下游離氣體。

(2)急性膽囊炎: 常合併膽囊結石,女性多見,反覆發作右上腹絞痛,向右肩及右背部放射,伴畏寒、發熱。查體右上腹膜刺激征,可捫及腫大的膽囊,Morphy征陽性。B超顯示膽囊腫大,壁增厚,常可見膽囊結石。

(3)急性膽管炎: 反覆發作右上腹絞痛,伴寒戰高熱及阻塞性黃疸,嚴重時有神智障礙和休克。右上腹中、重度腹膜刺激征,並可捫及腫大的肝或/和膽囊。B超可見膽管擴張,多數伴有膽管結石。

(4)急性胰腺炎: 常在暴飲暴食或飲酒後發作,或有膽道結石、蛔蟲病史;突然發生上腹部持續性劇烈疼痛,陣發性加劇,常向左腰及背部放射,伴噁心、嘔吐、發熱。體檢全腹壓 痛、反跳痛、肌緊張,以上中腹為重,並有腰部壓痛,腸鳴減少或消失。血尿澱粉酶增高。出血壞死性胰腺炎腹痛、腹脹和腹膜刺激征為重度,腹穿可抽出血性液 體。B超和CT見胰腺腫大、壞死、積液等表現。

(5)急性腸梗阻: 按原因可分為機械性、麻痺性、血運性腸梗阻。單純性機械性腸梗阻表現為腹部陣發性疼痛、嘔吐、腹脹及停止肛門排便排氣,查體示腹膨脹,可見腸型及蠕動波, 腸鳴亢進、高調、氣過水聲。X線示梗阻近側腸袢有液氣面。病情加重可發生血循環障礙,進展為絞窄性腸梗阻,此時呈持續性劇烈腹痛,常有休克,並有腹膜刺激 征,腹部出現觸痛之腫塊。腹腔穿刺液、嘔吐物或肛門排出物為血性液體,X線顯示孤立、脹大的腸袢。要進一步鑒別梗阻的病因,有手術史應考慮腸粘連;活動後 發生腸梗阻病情進展快,可能為腸扭轉;兒童可能是腸套疊或腸蛔蟲;老人低位腸梗阻可能是結腸腫瘤。還有其他原因如腹外疝、腹內疝,先天性腸旋轉不良等。

(6)急性闌尾炎: 突然上腹或臍周疼痛,後轉移至右下腹,右下腹固定性壓痛、反跳痛、肌緊張。可合併局限性腹膜炎或穿孔瀰漫性腹膜炎,但仍以右下腹體征最重。

鑒別診斷

外科急腹症是可能手術處理的急腹症,其特點是急性腹痛伴有腹膜刺激征。因治療手段不同,應首先排除內科疾病。常見的內科急腹症如下:

(1)急性肺炎和胸膜炎: 下肺炎症和胸膜炎可刺激膈肌,導致上腹牽涉痛。但患者常有高熱、咳嗽、呼吸困難;腹部壓痛輕,多不伴有肌緊張及反跳痛,腸鳴正常;肺底叩濁,呼吸音減弱,語顫增強,可聞濕鳴、管狀呼吸音,或胸膜摩擦音等。胸部平片有助於診斷。

(2)心肌梗死: 少數病人可表現為上腹牽涉痛,也可伴有腹肌緊張。疼痛多位於胸骨後、劍突下或上腹部,痛向左上肢放射。腹部壓痛點不固定,無反跳痛。心電圖和心肌酶學檢查可確診。

(3)急性胃腸炎: 多在進不潔食物後2~3小時發病,主要表現為劇烈嘔吐、腹痛、腹瀉,多無發熱。腹痛部位廣泛,但腹部無壓痛、反跳痛和肌緊張,腸鳴活躍。腹瀉後腹痛可暫時緩解,大便鏡下可查見白細胞、膿細胞。

(4)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多見於兒童及青少年,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早期即有發熱,因有迴腸末段多個淋巴結炎變腫大,常有右下腹疼痛及壓痛,但範圍不確切,壓痛點不恆定,且無肌緊張及反跳痛,白細胞計數升高不明顯。

(5)腹型過敏性紫癜: 為胃腸道過敏引起腸粘膜、腸系膜或腹膜廣泛出血所致,常為陣發性絞痛,位置不固定,且常伴噁心、嘔吐、腹瀉或血便。

(6)原發性腹膜炎: 多見於全身虛弱,有肝硬化或尿毒症性腹水,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病原菌多經血循環而來,以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和大腸桿菌為多見。病人開始即有發燒,隨之腹痛、腹水增多,腹部壓痛或反跳痛,但腹膜刺激征較繼發性腹膜炎為輕。腹水穿刺液中有白細胞、膿細胞,細菌培養陽性。

(7)糖尿病: 本病合併酮症酸中毒時,可伴有明顯腹痛、噁心嘔吐或出現輕度肌緊張和壓痛。患者有糖尿病史,出現意識障礙,呼出氣體有爛蘋果味,實驗室檢查有血糖升高,尿糖、尿酮體陽性。

(8)尿毒症: 部分病人可伴有腹痛,並有壓痛、反跳痛和肌緊張,其機制不明,可能是代謝廢物經腹膜排出刺激腹膜所致。患者有慢性腎病史,尿常規異常,血BUN及Cr明顯增高。必要時可行腹腔穿刺,發現腹水清澈,常規及細菌學檢查陰性。

(9)尿瀦留: 由於尿道或膀胱頸病變,如結石、腫瘤、前列腺肥大、尿道狹窄、子宮腫瘤壓迫等因素可造成阻塞性尿瀦留;或由於神經、精神病變,如脊髓癆、脊髓炎,脊髓損傷、神經官能症,腦膜腦炎等,可造成非阻塞性尿瀦留。輕度尿瀦留腹部有脹痛,下腹可捫及腫大之膀胱,叩濁;重度膀胱可擴張至上腹部而捫不清膀胱邊界,由於膀胱極度擴張牽拉刺激髒層腹膜導致腹痛加重,並伴有全腹壓痛、反跳痛、肌緊張,可誤診為瀰漫性腹膜炎,但全腹叩濁,導尿後膀胱縮小、腹痛消失是其特點。

(10)鐮狀細胞貧血危象: 為染色體遺傳病,黑人多見,多反覆發作劇烈腹痛,可伴有胸痛及骨關節痛,呼吸加快,心動過速,並常有發熱,可高達39℃,壓痛多在上腹部。該病常合併膽石病。

(11)鉛中毒: 多為陣發性反覆發作之右下腹痛,易誤診為急性闌尾炎,但腹部體征輕,病人有慢性鉛接觸歷史。

仔細詢問女病人的月經史,有無停經,月經量及白帶情況,必要時請婦產科醫師協助作婦科檢查以確診。

(1)異位妊娠破裂: 多有停經或陰道不規則出血史,患者突然發作下腹部持續性劇痛,下腹壓痛、肌緊張及反跳痛,腸鳴減少,為血液刺激腹膜所致。病人常有心律加快,血壓下降等失血性休克表現,腹腔及後穹隆穿刺可抽到不凝血液,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測試陽性。

(2)卵巢黃體破裂: 婚育齡期婦女多見,常在月經後18~20天發生劇烈下腹疼痛,伴腹肌緊張、壓痛及反跳痛。因失血量少,常無急性失血徵象。

(3)急性附件炎及盆腔炎: 病人多有性生活史,腹痛位於下腹部,伴有白帶增多及全身感染症狀,少有噁心、嘔吐、腹瀉、便秘等消化道症狀。體格檢查左側或右側下腹部壓痛,肛門指檢髂窩觸痛,但腹膜刺激征較輕,極少向中、上腹擴散。

(4)卵巢腫瘤: 卵巢腫瘤(常為囊腺瘤)破裂或扭轉時可致突然急性左或右下腹疼痛,多為持續性,可伴噁心、嘔吐。體格檢查下腹可捫及觸痛包塊,並有腹膜刺激征。右側者易與急性闌尾炎或闌尾炎膿腫相混淆。超聲波有助於鑒別診斷。

急腹症治療

急腹症西醫治療

一般治療

對急性腹痛暫難診斷,需繼續觀察時,可首先行全身支持和對症止痛等治療。伴有休克者需及時予以糾正,並監測患者的血壓、脈搏、呼吸、尿量、意識狀態等一般情況。

伴感染者積極配合抗感染治療。同時密切觀察腹痛性質、部位及腹部體征的動態變化口在暫時禁食禁水期間,予以輸液,提供能量及維持患者的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對瀰漫性腹膜炎、腸麻痺或腸梗阻者可行胃腸減壓。伴有大量失血者應及時輸血,以防止失血性休克。

經觀察和治療,腹痛逐漸緩解,且平穩3天以上,患者一般情況好掣已不明顯或炎症已局限,或患者一般狀態差,不能耐受手術探查和手術治療者'大多採用非手術療法。[3]

手術治療

診斷明確時,部分患者需處理病灶,主要是通過手術切除病灶或解除梗阻因素,有時病灶切除困難,可採用穿孔修補、局部壞死組織清除、造瘺等方法,視需要放置引流管。急腹症病因很多,機制複雜,病情急迫多變而嚴重,花費很長時間以求術前確診,不盡可能,有時也不允許,往往需要及早作剖腹探查。

急腹症中醫治療

當前疾病暫無相關療法。

以上提供資料及其內容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