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部急性淋巴結炎和淋巴管炎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淺部急性淋巴結炎和淋巴管炎症狀

1.淋巴結腫大,疼痛和觸痛 急性淋巴結炎.局部先有淋巴結腫大,疼痛和觸痛,可與周圍軟組織分辨,表面皮膚正常,病變加重時,形成腫塊,難以分辨淋巴結的個數,疼痛和觸痛加重,表面皮膚發紅,發熱,形成膿腫時有波動感,少數甚至破潰出膿。

2.索條狀紅線,硬且觸痛 急性淋巴管炎時,病變部位有一條或多條紅線向肢體近側延伸,硬而有壓痛,深層淋巴管炎時,不出現紅線,但患肢腫脹,有條形壓痛區(圖1)。

3.全身症狀 病人可有畏寒,發熱,頭痛,全身不適和食慾不振等症狀。

淺部急性淋巴結炎和淋巴管炎病因

感染(32%):

病原菌主要為溶血性鏈球菌和金黃葡萄球菌等,頸部的淋巴結炎多源於口咽部的炎症擴散,如牙齦炎,扁桃體炎,腮腺炎,口腔炎等。足趾間的感染,如足癬常是下肢淋巴結炎的誘因。上肢,胸壁,背部和臍以上腹壁的感染可引起腋下淋巴結炎。下肢,臍以下腹壁,會陰,臀部的感染,可發生腹股溝淋巴結炎,淺表急性淋巴管炎在皮下結締組織層內,其病因與急性淋巴結炎相同。

傳播途徑(20%):

致病菌從損傷破裂的皮膚或其他感染病灶侵入,經組織的淋巴間隙進入淋巴管內,引起淋巴管及其周圍的急性炎症,急性淋巴管炎繼續擴散到局部淋巴結,或化膿性病灶經淋巴管蔓延到所屬區域的淋巴結,引起急性淋巴結炎,淋巴結充血,腫脹,白細胞浸潤,炎性滲出,病變的淋巴結增大後,中心壞死化膿,感染繼續發展,可向周圍擴散形成淋巴結周圍炎,多個淋巴結粘連成硬塊,可形成雙腔或多腔性膿腫。

淋巴管及周圍病變組織充血,腫脹,使淋巴液回流障礙。

腫瘤等疾病(20%):

腫瘤、囊腫或甲狀腺功能紊亂。

淺部急性淋巴結炎和淋巴管炎診斷

診斷

1.病史 病人在淋巴液引流區域的相應部位存在著感染病灶。

2.臨床表現 典型的急性淋巴結炎和淋巴管炎的症狀和體征。

3.實驗室檢查 白細胞計數增高,中性粒細胞計數增高。

鑒別診斷

1.腮腺繼發感染 多見於新生兒,生後即存在,腫塊位於胸鎖乳突肌前緣,穿刺液為稀黏液樣。

2.結核性淋巴炎 起病緩慢,觸痛,腫脹不如急性淋巴結炎明顯,OT試驗陽性,穿刺檢查塗片可找到抗酸菌,結核桿菌培養陽性。

3.貓抓病 病人有貓抓史,頸部,腋下淋巴結腫大,有壓痛,最後化膿,膿培養多無細菌生長,抗原試驗陽性。

淺部急性淋巴結炎和淋巴管炎治療

淺部急性淋巴結炎和淋巴管炎西醫治療

1.原發感染病灶的治療 積極處理原發感染病灶是治療急性淋巴結炎和淋巴管炎的重要措施,可局部熱敷,並全身應用抗生素。清除了原發感染病灶,局部淋巴結病變常可逐漸消退。  

2.早期應用抗生素 首選青黴素或苯唑西林(新青黴素Ⅱ),疑有腸道菌類感染時加用甲硝唑。然後根據臨床療效和菌種檢驗報告調整藥物。  

3.局部處理 急性淋巴結炎未成膿時,可局部熱敷或以如意金黃散、魚石脂等藥物外敷。膿腫形成後,先試行穿刺吸膿,以鑒別血管瘤和血腫,測知膿腫表面組織厚度,然後在麻醉下切開引流。  

急性淋巴管炎時,可用短波紫外線在紅線延伸處照射,亦可用夫喃西林等濕溫敷。  

4.全身症狀嚴重,高熱不退者,可加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預後  

僅有局部淋巴結腫大和略有壓痛者,積極治療原發感染病灶後,淋巴結炎常能自愈。原發感染病灶治療不徹底,急性淋巴結炎可遷延為慢性淋巴結炎。 

淺部急性淋巴結炎和淋巴管炎中醫治療

1、風熱痰結(頸癰):多發於頸兩側,初起頸淋巴結處腫塊,腫脹疼痛。經治療如不消散,皮色轉紅,腫勢高突,疼痛加重,按之軟有波動感即已成膿。潰後膿出呈黃白稠厚狀,則腫退痛減,漸至癒合。常伴見惡寒發熱、頭痛、口乾、便秘、尿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疏風清熱,化痰散結。

方藥:金銀花、連翹、淡竹葉、牛蒡於、荊芥、白芷、貝母、赤芍、瓜蔞、黃連。高熱者,加生石膏、山梔、黃芩。

腫塊堅硬者,加丹參、皂刺、蒲公英。

2、熱毒蘊結肝脈(腋癰):多發於腋下淋巴結腫塊,皮膚色不變,灼熱疼痛,上肢活動不便,如疼痛加重,皮色轉紅,按之有波動感,寒熱不退,則內已成膿。一般為膿出稠厚,腫消痛止。常伴見惡寒發熱,口乾苦,納呆,舌紅苔黃厚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解毒,疏肝散結。

方藥:柴胡、黃芩、山梔、半夏、龍膽草、赤芍、金銀花、連翹、夏枯草、枳殼10克。如膿成者,加皂角刺、炮甲片、生大黃。

3、濕熱下注(胯腹癰、委中毒):多發於腹股溝或胭窩部淋巴結腫塊,堅硬疼痛,皮色轉紅,灼熱疼痛。若痛勢不減,呈跳痛,則內已成膿,患肢伸屈及行走困難。潰破膿出,則逐漸癒合,常伴見發熱惡寒,患肢沉重,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活血消腫。

方藥:牛膝、蒼朮、黃柏、地丁、金銀花、車前子(包)、滑石(包)、赤芍、丹皮、通草、赤茯苓、萆薛。如膿成者,加丹參、皂角刺、炮甲片、蒲公英。

4、氣營兩飭(潰膿後收口期):瘡口膿水清稀,局部筋脈損傷,新肉難長,伴週身乏力,納差,舌淡苔偏厚,脈細微數。

治法:益氣和營斂瘡。

方藥:生黃芪、白朮、太子參、當歸、白芍、木香、陳皮、甘草、山萸肉、牛膝、防風、五味子、麥冬。

(以上提供資料及其內容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