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睪丸扭轉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小兒睪丸扭轉症狀

1.臨床表現 患側睪丸疼痛為本病第一個症狀,往往在睡眠或安靜時突然發生,可能是睡眠中迷走神經興奮,提睪肌隨陰莖勃起而收縮增加,使睪丸扭轉,並逐漸加重,1/3的患者睪丸腫痛為緩慢發生,少數患者發病前有劇烈活動史,疼痛性質起初為隱痛,繼而加劇並變為持續性的劇烈疼痛,患睪不讓觸摸,少數患兒的疼痛沿精索向上放射,也可有反射性噁心,嘔吐,初期檢查陰囊腫大,壓痛,有人認為,睪丸輕度腫大並上移至陰囊根部,且呈橫位,是本病特異性體征,在發生扭轉後,先出現靜脈回流受阻,睪丸淤血,繼而動脈閉塞,睪丸缺血腫脹,睪丸和附睪界限不清,Prehn征陽性,即向上抬舉睪丸時疼痛加重,患側提睪反射消失,陰囊紅腫漸加重,變硬。

2.臨床分型 睪丸扭轉基本分為兩種類型:

(1)鞘膜內睪丸扭轉:臨床所見睪丸扭轉多屬此型,多在青春期發病。

(2)鞘膜外睪丸扭轉:扭轉發生在睪丸鞘膜之上,故又稱為精索扭轉,幾乎全部發生於新生兒期,不易早期診斷,扭轉度多在360°以上,睪丸扭轉後突發局部劇痛,常向腹及腰部放射,並有噁心,嘔吐及發熱,可誤為睪丸及附睪炎症,嵌頓疝,甚至腹腔內疾患,陰囊皮膚充血,水腫,發熱,由於提睪肌痙攣及精索的短縮,睪丸被提到陰囊上部(圖5),陰囊腫大,皮膚水腫,壓痛顯著,輕度扭轉僅引起輕度不適,伴有間斷性積水,新生兒及小嬰兒的睪丸扭轉常無痛苦,扭轉的睪丸增大,變硬,但無壓痛,陰囊內容常與其壁粘連,並透過皮膚可呈藍色。

因本病無特異性表現,不容易早期明確診斷,我們彙集國內232例報道,誤診率近60%,有人強調,兒童期的陰囊急症不合並泌尿系統症狀時,在明確診斷其他疾病以前,應考慮為睪丸扭轉,多普勒超聲血流測定及ECT有助於確診,還有人將B超和MRI用於術前診斷。

近年來,有人報道用超聲血流圖,超聲聽診器和核素99mTC掃瞄等方法診斷睪丸扭轉,間歇性鞘膜積液伴有輕度壓痛者,可能發生過不完全扭轉。

小兒睪丸扭轉病因

(一)發病原因

睪丸扭轉基於精索發生扭轉,可發生於3個部位, 原因如下:

1.發生於固有鞘膜之外 扭轉發生於固有鞘膜之外,新生兒多數屬此型,睪丸及鞘膜均發生梗死。

2.發生於鞘膜內 扭轉發生於鞘膜內多見於青年,睪丸系膜過長可能是誘因。

3.發生於睪丸與附睪之間 扭轉位於睪丸與附睪之間,與二者間結合不完全有關。

(二)發病機制

1.發病機制 睪丸扭轉的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為數種因素同時致病。

(1)睪丸鞘膜和精索的發育異常:是睪丸扭轉的主要原因,Cass(1982)觀察到,幾乎所有的患者均存在易致睪丸扭轉的解剖變異,共有4類:

1睪丸鞘膜變異:正常睪丸鞘膜與睪丸,附睪和陰囊後壁附著,附著處不被鞘膜包繞,使睪丸的位置相對穩固,當鞘膜完全包裹睪丸或向上擴展包繞到精索遠端,使睪丸懸吊在精索上,呈“鈴錘”樣畸形,睪丸可在鞘膜腔內自由旋轉,Cass的一組病例中,92%有此異常。

2附睪附著在睪丸一極或與睪丸分離,或附睪系膜過長,增加了睪丸活動度而致扭轉。

3新生兒鞘膜尚未與陰囊粘連,故易發生鞘膜外扭轉。

4隱睪,睪丸異位,多睪症,精索過長者是好發睪丸扭轉的人群,有人發現,下降不全的睪丸發生扭轉的概率為正常者的21~40倍。

(2)提睪肌痙攣:是睪丸扭轉的始發原因,從解剖上看,提睪肌呈斜形或螺旋形分佈於精索,當提睪肌收縮時,使睪丸由外側向內側旋轉,故發生睪丸扭轉時,左側為逆時針旋轉,右側為順時針旋轉。

任何一側睪丸均可扭轉,偶有雙側者,根據Watson的經驗,新生兒睪丸扭轉左側者常是順時針方向,右側是反時針方向。

(3)與遺傳有關。

(4)特發性睪丸梗死(idiopathic infarct of the testicle)不伴精索扭轉:常伴發於小嬰兒時期絞窄性或嵌頓性腹股溝疝,也見於臀產產傷後,有些病例出生後就有睪丸梗死,可能是宮內扭轉後自然復位。

2.病理改變 睪丸扭轉後,發生的病理改變與扭轉程度及缺血時間密切相關。

睪丸組織對缺血非常敏感,Smith(1955)用狗做動物實驗,發現睪丸缺血2h尚不影響睪丸生精及內分泌功能;缺血4h,生精功能停止60天,內分泌無影響;缺血6h,生精功能消失,內分泌功能部分喪失;缺血10h,睪丸的生精和內分泌功能完全喪失,臨床上也大致如此,睪丸扭轉後3h之內復位者,均正常存活;至6h處理者,睪丸挽救率為80%;8~10h處理者,挽救率僅50%~70%;超過10h,僅為20%;24h以後,只為10%。

睪丸的血供來自睪丸動脈,精索動脈和輸精管動脈,睪丸扭轉的程度不同,對睪丸血供的影響也不同,有人觀察到,睪丸扭轉90°時,7天後睪丸壞死;扭轉180°時,3~4天睪丸壞死;扭轉360°時,12~14h睪丸壞死;扭轉720°時,僅2h睪丸即已壞死。

各家觀察遠期的睪丸形態及功能變化不盡一致,有人見到,糾正扭轉後獲救的睪丸發生萎縮,2年後萎縮率為33%~68%,一些臨床及動物實驗表明,睪丸扭轉後,由於抗原物質的釋放,引起自身免疫反應,神經介質和有毒物質的積聚或內分泌障礙,可損害睪丸,影響生精功能,導致不育,有人認為,睪丸扭轉前,已存在大體解剖和內部結構的異常,生育能力可能已下降,另有些學者認為,睪丸扭轉不影響生育功能,Puri通過IgG免疫凝集試驗,在所有病例中均未發現自身抗體,認為在青春期前發生睪丸扭轉後,因睪丸生殖細胞尚未完全發育,很少因自身免疫而致對側睪丸的交感性病變,成年後不會影響生育。

小兒睪丸扭轉診斷

睪丸扭轉無典型的病史及獨特的體征,鑒別診斷較困難,臨床早期常誤診,術前應與下列疾病相鑒別: 1.睪丸炎及附睪炎 與睪丸及附睪炎之鑒別在於後者發病緩慢,當托起陰囊時疼痛減輕,反之,在睪丸扭轉時移動或提起陰囊時疼痛加重,兒童期可單獨存在也可並發於流行性腮腺炎,陰囊腫痛起病緩慢,多有發熱,血象高等炎性表現,附睪炎能比較清楚地觸及腫大的附睪輪廓,睪丸常下垂,Prehn征陰性。

1.睪丸附件扭轉 睪丸附件一般系指中腎管殘跡,睪丸附件發生扭轉後,其症狀與睪丸扭轉相似,臨床上常較難鑒別,但兩者的手術治療原則一致,有時在睪丸的上方或側方捫及豌豆大的痛性腫塊,可首先考慮睪丸附件扭轉。

2.其他 有時也應與其他疾病如睪丸膿腫,腹股溝斜疝,外傷,腫瘤,睪丸梗死等相鑒別,睪丸腫大與睪丸腫瘤之鑒別在於本症有疼痛,皮膚紅腫者多系睪丸梗死。

小兒睪丸扭轉治療

小兒睪丸扭轉西醫治療  

(一)治療   

1.手法復位:診斷一經確定,未超過12h,可以立即試行手法復位予以矯正。手法復位可能解除扭轉,恢復睪丸血供,以便以後實行選擇性手術。復位時,先用1%利多卡因5~10ml注射於外環處精索周圍行阻滯麻醉,5min後實施復位。可觸及扭轉處精索有結樣改變,反方向復位成功後可立即消失。疼痛亦很快緩解。選擇性的睪丸固定術可推遲至48h內施行。   

2.手術探查及睪丸固定術:如果手法復位失敗,或懷疑睪丸壞死,或對睪丸扭轉的診斷不能排除,都應當立即行陰囊探查術。重要的是要防止為了行特殊檢查而造成不適當的延遲,因為睪丸壞死與睪丸扭轉時間有關。研究資料證明,病人在出現症狀4h內手術,可獲得最好的結果,扭轉持續8h或更多,後期的睪丸萎縮的發生將明顯增加,而扭轉24h後,挽救睪丸已失去意義。   

由於在扭轉程度和個體反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對所有擬診為睪丸扭轉的病人,不必顧慮其症狀輕重,都應盡快手術治療。手術探查應當採用陰囊切口,便於直視下觀察睪丸;而不宜經腹股溝切口,通過外環拉扯腫脹的睪丸,這樣會加重損傷。打開鞘膜腔,觀察睪丸扭轉的程度,以確定診斷。回轉睪丸,並觀察其能否恢復到正常色澤。如果睪丸活力存在疑問,應當用溫鹽水紗布覆蓋。10餘分鐘後觀察睪丸情況,如仍不能恢復,則予切除。如活力恢復,應行睪丸固定術,採用不可吸收線將其固定於陰囊底部,並確認不會出現再次扭轉。因已有報告用可吸收縫線固定後,睪丸扭轉容易再次復發。   

對所有睪丸扭轉的病人,還應同時行對側睪丸固定術。因為幾乎所有這類病人都存在雙側的睪丸、陰囊解剖學方面的缺陷,以後還有發生對側扭轉的危險。在患側手術時,僅將對側睪丸縫幾針在中隔上並不恰當。應行標準術式。用不可吸收線將睪丸的上、中、下3處縫合於肉膜上,這樣睪丸仍有充分的移動度而不至發生扭轉。   

3.睪丸切除術:什麼樣的睪丸應當切除?在過去,多數外科醫師感到如果睪丸仍有存活的可能性,就應當保留,而僅切除已明顯壞死的睪丸。近來的資料指出,缺少血供的睪丸可刺激產生抗精子抗體,並可危害健側睪丸,故有學者建議僅僅保留扭轉復位後明顯恢復循環的睪丸。扭轉12h後手術,受損傷的睪丸多數後期發生萎縮,精子計數下降。我們認為,在目前的情況下,保留扭轉超過12h以上的睪丸應慎重,應當下決心切除。如術中睪丸的存活尚難以確定,可以注射螢光素,在紫外線燈下觀察睪丸。螢光素灌注到睪丸,睪丸多可存活,可給予保留。睪丸壞死切除者可同時或二期置入睪丸假體。   

4.新生兒睪丸扭轉的處理:在新生兒期,睪丸剛下降到陰囊,引帶沒有完全融合於陰囊壁,因此,睪丸和引帶在新生兒陰囊內是可以自由旋轉的。在這個年齡組裡,整個睪丸、附睪和狹小的鞘膜囊可能一起沿著精索下面的縱軸旋轉,形成睪丸鞘膜囊外扭轉。而鞘膜囊內扭轉是發生在青春期後的最常見的表現。臨床上,發現剛出生的新生兒一側陰囊增大,可觸及硬塊,透光試驗陽性。沒有明顯觸痛,觸碰腫物時,新生兒並不顯出難受。偶然會出現不安,不願進食,診斷即可確立。雖然立即手術探查有一定價值,但多數睪丸在探查時發現都已壞疽,存活的機會為零。一般來說除非存在化膿性感染,出生時即發現的睪丸扭轉不一定需要外科探查,因為這種睪丸多已壞死。而如果睪丸扭轉是發生在出生後,及時手術還有可能挽救它。但是對此仍存有爭議。已有一些小兒泌尿外科醫師,對出生後48h內確診的睪丸扭轉立即進行手術探查,如果睪丸已壞死,即行切除。並同時施行對側睪丸固定術。近年的實驗動物研究為睪丸的保留提供了依據,結果證明青春期前局部缺血的睪丸並不產生抗精子抗體,並發現Leydig細胞比芽孢病菌更能對抗缺血的影響。因此有人認為,除非睪丸完全壞死,否則不必切除,以便它在青春期可能提供適當的內分泌功能。   

5.青春期睪丸扭轉的處理:青春期患者睪丸急性疼痛、腫脹,多是由於扭轉引起,由於睪丸引帶已融合在陰囊壁而鞘膜閉合處也比較高,多形成鞘膜囊內扭轉。陰囊內疼痛突然發生,隨後陰囊很快發生水腫。診斷一旦做出,應當立即施行陰囊探查術,同時行對側睪丸固定術。如果扭轉可以手法復位,睪丸固定術仍應施行,因為扭轉復發和睪丸壞死可發生在病人尚未出院前。   

6.睪丸附件扭轉的處理:最常見的附件扭轉是睪丸附件,這多是Müller’s ducts苗勒管的殘餘。臨床表現與真正的睪丸扭轉沒有什麼不同,只是程度稍輕。多發生於青春前期。發病初期,也是陰囊內疼痛,如果還沒有出現陰囊腫脹,可能在陰囊皮膚上看到特徵性的藍點征。有可能觸到扭轉的附件,像1個3~5mm柔軟的小腫物在睪丸的上極附近,而睪丸本身沒有觸痛。一旦發生陰囊水腫,附件的觸診即不可能。偶爾行外環口處精索阻滯麻醉,能允許行更加準確的檢查。睪丸附件扭轉的本身危害並不大,如果診斷確立,可不需要外科手術治療。但是如果切除扭轉的壞死組織,可以消除病人疼痛,手術仍有價值。   

7.復發性睪丸疼痛的處理:睪丸疼痛復發的病人應當行雙側睪丸固定術。如不處理,很多病人可能發展為睪丸扭轉以致睪丸喪失。1/3的睪丸扭轉病人既往曾有經常性的睪丸疼痛。   

(二)預後   

如果病人能在4~8h內手術,並且行對側睪丸固定術。睪丸扭轉的預後良好。隨著對此病變警惕性的提高和緊急處置意識的增強,睪丸救治率在過去10餘年中已有極大地提高。已有報道成功的救治率在81%以上,只是這種成功率是源於術中部分外科醫師的主觀判斷。要評估真實的救治率,還需術後的長期隨訪。   

目前的隨訪研究結果並不令人樂觀。有統計,扭轉復位手術後2年,發生睪丸萎縮者達2/3,其萎縮的程度與扭轉持續的時間相關。對80%~94%的單側睪丸扭轉的病人進行生精功能的評估,精液分析結果發現,其精液量,精子計數,活力,成活率方面都顯示異常。這表明對側睪丸也存在功能異常。而在已經切除扭轉損傷睪丸的病人中,對側睪丸活組織檢查和精液分析,多數顯示在正常範圍。這提示保留了缺血損害的睪丸,可能會對健側睪丸的生精功能造成損害。有作者認為,睪丸扭轉時,某種蛋白質可能釋放入循環系統,導致抗睪丸抗體產生,這種抗體可能損害健側睪丸。這種睪丸的自體免疫理論仍是假說,還需要更加精細的免疫反應試驗來驗證。也有學者認為睪丸功能不良,可能在扭轉發生之前就已存在,而組織學的變化可能顯示的是睪丸原有的異常。

小兒睪丸扭轉中醫治療  

(1)血絡損傷證   

主證:睪丸或陰囊腫脹,劇痛,皮色瘀斑,觸痛明顯,舌紅有瘀點,脈弦澀。   

治則: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方藥:活血舒筋方劑二。   

(2)血脈瘀滯證   

主證:傷後睪丸刺痛,陰囊皮色紫暗,睪丸堅硬不散或萎縮,舌邊紫,脈沉澀。   

治則:行氣化瘀。   

方藥:活血散瘀方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