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紋肌肉瘤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橫紋肌肉瘤症狀

1、胚胎型橫紋肌肉瘤

多數發生於10歲以下小孩,好發於頭頸部,眼眶,泌尿生殖系,多發生在嬰,病程較短,多在半年就診,由於病情發展較快,自然病程從出現症狀至死平均16個月,主要症狀為疼痛性腫塊或無痛性腫塊,出現疼痛常難以與急,慢性炎症鑒別,皮膚表面可形成腫瘤侵犯性紅腫,靜脈輕度充盈或怒張,局部溫度高,腫瘤生長較快時,可伴有皮膚破潰及出血,腫瘤大小不等,與發生部位有關,頭頸部腫瘤可較早出現症狀,但難以確診,主要系症狀比較模糊,如鼻塞,鼻血,頭痛,嗅覺不靈,呼吸不暢,易被誤診為鼻炎,鼻息肉,發生於眼眶內腫瘤可呈現視力改變,眼球突出,喉部橫紋肌肉瘤可出現聲嘶為主,呈進行性加重,甚至引起咳嗽,咯痰,以成人較常見,甚至表現呼吸障礙,泌尿生殖器腫瘤表現陰道血性分泌物,血尿,尿道肉瘤,尿路感染,腫瘤也可為肛周腫塊,也有因肛門口被腫瘤包繞狹窄,無法行肛指檢查,腫塊發現時,可能已浸潤至盆腔器官,轉移至盆腔及腹膜後淋巴結,除區域性淋巴結腫大外,晚期病例多有血行轉移。

2、腺泡型橫紋肌肉瘤

惡性程度高,主要發生青壯年,好發於下肢,其次為頭頸,軀幹等處,上海醫科大學腫瘤醫院曾報道104例,病程進展快,常位於深部軟組織;以肢體及軀幹多見,也可發生於眼眶,除發生腫塊外,腫瘤可侵犯周圍組織器官產生疼痛及壓迫症狀,侵犯神經時可引起劇痛,行走不便及感覺障礙,腫瘤生長過快而未及時治療時,可見到皮膚水腫及破潰,有些病例早期即出現淋巴結轉移,血行轉移至肺等處,腫塊質地似橡皮樣硬度,除血行轉移外,常伴有淋巴結轉移,腫瘤界限不清,多數病例死於1年以內。

3、多形型橫紋肌肉瘤

多發生於中老年人,易在人體肌肉較多部位生長,因此下肢及軀幹部多見,尤以大腿的深部肌肉內多見,腫塊大小不一,大者直徑可達20cm以上,多形型橫紋肌肉瘤常血性轉移,腫瘤常浸潤至假包膜外,在肌肉間隔較遠的部位形成多個結節,病程長短不一,多在1年內得以診斷及治療,但個別老年人腫瘤生長緩慢,病程可達20年以上,腫塊有疼或無痛性,腫瘤位於肌肉內,邊界多不清楚,肌肉放鬆時邊界較清,肌肉收縮時捫及腫塊與肌肉關係密切,此型特點為腫瘤常較大,多在5~10cm,也有達40cm者,腫塊質地較硬,有出血及壞死時可呈囊性或質軟,常侵犯表面皮膚,並呈現局部溫度高,粘連,破潰及出血,與其他深在部位腫瘤有所不同,多形型橫紋肌肉瘤也可出現淋巴結轉移,其轉移率僅次於滑膜肉瘤,有時初診時即已發生淋巴結轉移,個別病例臨床經過緩慢,有三分之一的病例可生存約五年。

橫紋肌肉瘤病因

本症系由各種不同分化程度的橫紋肌母細胞級組成的軟組織惡性腫瘤,腫瘤發病原因不詳,但不排除遺傳因素、染色體異常、基因融合等因素。

經絡消瘤學認為:恆偉肌肉瘤的產生與經絡堵塞有密切關係。在內外環境的共同作用下,會導致經絡完全堵死,體內垃圾廢棄物代謝不出去,會形成局部積聚,由游離狀的微分子,積聚成顆粒,繼而形成板結狀。板結狀的形成,更加影響了局部的血液循環,導致局部血液循環不暢,溫度過高,激活了原癌基因,肉瘤產生。

橫紋肌肉瘤診斷

依據病史,臨床表現,干版照像,核素掃瞄及動脈造影應想到此病,最後診斷靠病理證實。

根據不同的發病部位和不同的臨床表現可進行診斷鑒別。

1、頭部,頭頸部橫紋肌肉瘤在小兒多為胚胎型,在耳、鼻及鼻竇則為葡萄狀肉瘤。患兒都以腫塊就診,其症狀有眼球突出、聲音改變、吞嚥困難、呼吸梗阻、咳嗽及外耳道有分泌物。如侵及神經,則發生返酸疼痛,腫瘤的膨脹及浸潤性生長,可使症狀加重,出現腦症狀。如發生轉移,則產生相應的症狀。

2、眼眶,橫紋肌肉瘤可來自眼肌或淚腺,多見於7~8歲男孩,引起單側突眼。病情進展迅速,1/3患兒發生上瞼下垂,10%患兒伴頭疼,X線片可見骨質破壞。診斷應與包括白血病和神經母細胞瘤相鑒別。

3、耳,腫瘤可發生於外耳道、中耳、乳突或副鼻竇,常只侵犯一耳,對側正常,常有單側聽力喪失,往往不引起注意。

應與耳道炎症性息肉、耳內炎症相鑒別。較少見的是耳後外側腫塊,生長迅速,偶有以面神經麻痺為主訴的,眩暈是相當晚期的症狀,腫瘤從中耳擴散到乳突,並通過內板侵入後顱窩。

4、口、頸,根據類型不同,易混淆的疾病應當瞭解鑒別。

胚胎性橫紋肌肉瘤包括梭形細胞、葡萄狀及間變性橫紋肌肉瘤,易與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和纖維肉瘤等腫瘤相混淆。

胚胎型橫紋肌肉瘤起源於口底、舌、懸雍垂、軟顎、鼻咽、喉、唇、鼻、齦、顳、頰、下頜肌肉、腮腺及頸部肌肉。表淺者表現為單純性無痛腫塊,早期可誤診為良性腫瘤。

幼兒喉部腫瘤可引起聲音嘶啞及急性呼吸道梗阻。

橫紋肌肉瘤治療

橫紋肌肉瘤西醫治療

綜合治療

1、化療:化療在橫紋肌肉瘤中極其重要,是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兒童胚胎型橫紋肌肉瘤療效最為顯著。化療應包括術前的適當化療和術後2年內的週期綜合化療。常用方案為VAC方案,成人劑量為:

CTX 600mg 靜注 每週一次;

VCR 2mg 靜注 每週一次;

ACT-D 400mg 靜注 每週一次。

每三個月為一療程,兒童根據不同分期進行化療,仍以VAC方案為主。CTX 300mg/m2,VCR1.5mg/m2,ACT-D 0.4mg/m2。

2、手術切除:盡可能廣泛切除,最好同時切除區域淋巴結。手術範圍應括腫瘤所在區域的全部肌肉,即行腫瘤起止點切除。如腫瘤累及其它肌肉間室,也要切除鄰近肌肉至正常組織邊緣3-5cm。較大的腫瘤及位於深部組織如鼻腔、咽喉、盆腔等處的腫瘤,最好先行放療或化療後再考慮手術。無法進行廣泛切除時,應在原發腫瘤部位及區域淋巴結處配合進行放療(4000-6000r)。眼眶腫瘤綜合應用化療和放療,療效不低於單純手術。如需截肢,應在腫瘤區肌肉起點以上,否則極易復發和轉移。

3、放射治療:放療對於橫紋肌肉瘤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可作為手術治療的輔助治療。放療應根據年齡、部位選用,有效劑量不小於4000r。放射野應包括瘤床及周圍2-5cm正常組織。

手術治療

以手術切除為主,切除範圍包括腫瘤所在處的全部肌肉對胚胎型橫紋肌肉瘤,除切除外還需合併化療及放療以緩解症狀;多形性橫紋肌肉瘤對化療及放療治療無效。

對腫瘤進行活組織切片檢查顯示,完全手術切除橫紋肌肉瘤後的效果是不錯的。但是,只有10%多一點的病人的橫紋肌肉瘤能被完全切除。即使對完全切除的病人,因為橫紋肌肉瘤極易轉移,化療和放療也很有必要。

若有可能,治療患有橫紋肌肉瘤的病人的第一步是完全切除原發腫瘤。醫生手術切除腫瘤後,如果在顯微鏡下發現切除邊緣仍有癌細胞,那麼須重做手術,以確保徹底切除腫瘤。

手術時,須對腫瘤區域的淋巴結進行活組織切片檢查,看有無癌細胞擴散到這些區域。對頭頸部的橫紋肌肉瘤進行完全手術切除,須經耳鼻喉科醫生、整形科醫生、上頜面科醫生和神經外科醫生會診。如果完全切除嚴重影響到面部的容貌及其重要功能,那麼手術就會延後(也有可能取消),直到化療和放療的療程結束。是否進行第二次面部手術,取決於手術部位及化療、放療的效果。

進行活組織切片檢查是橫紋肌肉瘤手術切除的基本要求。活組織切片檢查的形式基於醫療成像結果、腫瘤部位及大小、病人年齡及健康狀況以及醫生的經驗。手術時完全切除腫瘤的目的是為了避免二次手術。

化療治療

當肌肉瘤不能完全切除時,所有患有橫紋肌肉瘤的人都須進行化療。許多研究表明,這時,化療通常能徹底消滅殘留的腫瘤。即使對腫瘤似乎已完全切除的,化療仍有必要。原因在於手術時,肉眼不能看見的癌細胞會擴散到淋巴結或其它器官,可用化療來殺死這些癌細胞。

有很多種細胞毒素性化療藥物。其中有些是口服藥,但多數採用靜脈注射。用於已完全切除的胚胎型橫紋肌肉瘤的主要藥物是長春新鹼和更生黴素,環磷酰胺也常用於Ⅱ類和Ⅲ類腫瘤。

這些標準藥物用於轉移性疾病就不是成功的。進行的一系列新藥的開發研究,最有希望的新藥有異環磷酰胺、etoposide和topotecan。在初步試驗中,它們都能殺死橫紋肌肉瘤細胞,這有望提高Ⅳ類患者的生存率。由於化療藥物殺死一些正常細胞,因此會引起令人不快的副作用。副作用包括脫髮、噁心和嘔吐、食慾不振、疲勞、貧血以及易受感染。大部分副作用在停止用藥後會消失,但是某些藥物會永久損害卵巢和睪丸中的細胞,以至很難甚至不能生育。環磷酰胺或異環磷酰胺對腎臟和膀胱的損害也是永久性的。

放射治療

放療對於橫紋肌肉瘤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可作為手術治療的輔助治療方法,根據年齡和部位選擇放射劑量,放射野應包括瘤床及周圍2-5cm的正常組織,有效放射劑量不小於40Gy。

磁感應治療

腫瘤磁感應治療主要是利用鐵磁性材料在交變磁場下產熱的原理,使腫瘤組織升溫到有效溫度,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磁感應治療具有靶向性、適形性、自控溫、內加熱、可重複、正常組織與腫瘤之間溫差大等特點,它有望克服以往腫瘤局部熱療方法的缺點,成為新的治療腫瘤的有效手段。

預後

橫紋肌肉瘤的發病部位將影響預後,發生於頭頸部和泌尿生殖區者預後較好,發生於四肢及軀幹者較差。

橫紋肌肉瘤中醫治療

中醫經絡體質消瘤法治療

主要把經絡疏通、調整腫瘤患者體質、對病灶部位直接治療這三方面作為治療的主要方向。

主要治療措施包括:

1、中藥藥浴:通過中藥藥浴洗浴四肢,使體內的過多垃圾毒素排出體外,可以使患者體質得到快速調整,臨床試驗證明:藥物通過經絡感傳要比口服吸收效果更快速。

2、15經脈推拿按摩:起到疏通經絡、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加快經絡疏通。

3、獨特的穴位貼敷擦藥:根據患者的病情需要進行敷藥、貼藥、擦藥治療,可以快速疏通局部重大經絡瘀結。

4、針灸刮痧:作為輔助治療措施之一,能夠起到鎮痛、通絡補氣,引火下行的效果。

5、配合口服湯藥:輔助治療措施,加快病人體質調整。

(以上提供資料及其內容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