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部骨折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踝部骨折症狀

踝部受傷後,局部腫脹明顯,淤斑,出現內翻或外翻畸形,活動障礙,檢查可在骨折處捫多局限性壓痛,踝關節正位,側位X線拍片可明確骨折的部位,類型,移位方向,對第Ⅲ型骨折,需檢查腓骨全長,若局部有壓痛,應補充照X線片,以明確高位腓骨骨折的診斷。

踝部骨折病因

外力因素(80%)

骨折發生在離暴力作用較遠的部位,而不發生在暴力直接作用的部位。骨折是由於暴力通過傳導、槓桿或旋轉作用所致。例如踝部骨折,是由於傷員走路時不小心摔倒而導致的骨折。

物理因素(10%)

踝部縱向擠壓骨折為脛骨下端粉碎、壓縮骨折 ,踝關節脫位 ,腓骨下段骨折、錯位 ,有時合併下脛腓韌帶損傷。嚴重破壞了踝部的正常解剖關係 ,踝關節失穩。

發病機理

一,內翻(內收)型骨折,可分 III 度。

I 度:單純內踝骨折,骨折緣由脛骨下關節面斜上內上,接近垂直方向。

II 度:暴力較大,內踝發生撞擊骨折的同時,外踝發生撕脫骨折,稱雙踝骨折。

III 度:暴力較大,在內外踝骨折同時距骨向後撞擊脛骨後緣,發生後踝骨折(三踝骨折)。

二,外翻(外展)型骨折,按骨折程度可分為 III 度。

I 度:單純內踝撕脫骨折,骨折線呈橫行或短斜行,骨折面呈冠狀,多不移位。

II 度:暴力繼續作用,距骨體向外踝撞擊,發生外踝斜行骨折,即雙踝骨折,如果內踝骨折的同時脛腓下韌帶斷裂,可以發生脛腓骨下端分離,此時距骨向外移位,可在腓骨下端相當於聯合韌帶上方,形成扭轉外力,造成腓骨下 1/3 或中 1/3 骨折,稱為 Dupuytren 骨折。

III 度:暴力過大,距骨撞擊脛骨下關節面後緣,發生後踝骨折,即三踝骨折。

三,外旋骨折:發生在小腿不動足部強力外旋,或足不動小腿強力內轉時,距骨體的前外側擠壓外踝前內側,造成腓骨下端斜行或螺旋形骨折亦可分成 III 度。

I 度:骨折移位較少,如有移位,其遠骨折端為向外,向後並向外旋轉。

II 度:暴力較大,發生內側付韌帶斷裂或發生內踝撕脫骨折,即雙踝骨折。

III 度:強大暴力,距骨向外側移位,並向外旋轉,撞擊後踝,發生三踝骨折。

四,縱向擠壓骨折:高處墜落,足跟垂直落地時,可致脛骨前緣骨折,伴踝關節向前脫位,如果暴力過大,可造成脛骨下關節面粉碎骨折。

凡嚴重外傷,發生三踝骨折時,踝關節完全失去穩定性並發生顯著脫位,稱為 Pott 骨折。

踝部骨折診斷

本病診斷時,應根據外傷史和臨床症狀以及X 線片顯示的骨折類型,分析造成損傷的機制。

診斷依據

1.有明顯的外傷史。

2.上述症狀和體征,如腫痛、畸形等。

3.X線攝片可見骨折。

本病主要是由於外傷性因素引起,髁部骨折時,常容易並發其它骨折與損傷,因此臨床上在作出診斷時應與下面的幾個疾病進行鑒別:

1、踝部扭傷;

2、蹠骨骨折;

3、中足扭傷等。

踝部骨折治療

踝部骨折西醫治療

踝關節面比髖、膝關節面積小,但其承受的體重卻大於髖膝關節,而踝關節接近地面,作用於踝關節的承重應力無法得到緩衝,因此對踝關節骨折的治療較其他部位要求更高,踝關節骨折解剖復位的重要性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骨折後如果關節面稍有不平或關節間隙稍有增寬,均可發生創傷性關節炎。無論哪種類型骨折的治療,均要求脛骨下端即踝關節與距骨體的鞍狀關節面吻合一致,而且要求內、外踝恢復其正常生理斜度,以適應距骨後上窄、前下寬形態。

一、無移位骨折   

用小腿石膏固定踝關節背伸 90 °中立位, 1~2 周待腫脹消褪石膏鬆動後,可更換一次,石膏固定時間一般為 6~8 周。   

二、有移位骨折   

1.手法復位外固定   

手法復位的原則是採取與受傷機制相反的方向,手法推壓移位的骨塊使之復位。如為外翻骨折則採取內翻的姿勢,足部保持在 90 °背伸位,同時用兩手擠壓兩踝使之復位。骨折復位後,小腿石膏固定 6~8 周。   

2.手術復位內固定   

踝關節骨折的治療,應要求解剖復位,對手法復位不能達到治療要求者,仍多主張手術治療。   

(1)適應證: a. 手法復位失敗者; b. 內翻骨折,內踝骨折塊較大,波及脛骨下關節面 1/2 以上者; c. 外翻外旋型內踝撕脫骨折,尤其內踝有軟組織嵌入; d. 脛骨下關節面前緣大骨折塊; e. 後踝骨折手法復位失敗者; f. 三踝骨折; g. 陳舊性骨折,繼發創傷關節炎,影響功能者。   

(2)手術原則: 一般原則為: a. 踝穴要求解剖對位; b. 內固定必須堅強,以便早期功能鍛煉; c. 須徹底清除關節內骨與軟骨碎片; d. 手術應盡早施行。   

(3)對不同部位骨折採用的方法: a. 內踝撕脫骨折:用螺絲釘固定即可,如螺絲釘達不到固定要求,可用克氏針與鋼絲行“ 8 ”字張力帶加壓固定。 b. 外踝骨折:可用螺絲釘固定,如腓骨骨折面高於下脛腓聯合以及骨折面呈斜行者,可用鋼板或加壓鋼板固定。

c. 後踝骨折波及脛骨下端關節面的 1/4 或 1/3 ,手法復位較為困難且不穩定,一般應開放復位,螺絲釘內固定。 d.Dupuytren 骨折:可用骨栓橫行固定下脛腓關節,並同時修補三角韌帶。

踝部骨折中醫治療

1.藥物法

1可應用活血化瘀的中藥,如當歸、桃仁、紅花、丹參。再隨證分期選用中藥,如初期疼痛劇烈者選用乳香、沒藥、五靈脂;中後期體弱血虧者選用熟地、桂圓肉、黃芪、續斷、肉蓯蓉。

2中成藥選用大活絡丹、小活絡丹、正清風痛片、七厘散。

3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藥有當歸、赤芍、紅花。

2.外治法

1敷貼法:骨折早期外敷清營退腫膏,中後期外敷膜韌膏。

2固定法:骨折復位後局部敷藥,用夾板將踝關節固定90度位置4—6星期,固定前夾板必須先塑形,其長度上起脛骨結節,下平足跟。為防止夾板直接壓在兩踝部骨突處,可在內外兩踝的上、下方各墊一塔形墊。內翻骨折者應固定於外翻位,外翻骨折應固定於內翻位。如有後踝骨折者還應使踝關節固定於背伸位。

3.藥熨法

粗鹽500克,炒燙後加醋適量,邊灑邊炒約2分鐘,裝布袋,熱熨患處。每次20—30分鐘,每日2~3次。用於骨折後期腫脹不消者。有消腫止痛的功效。

4.針灸法

1體針:取商丘、解溪、丘墟、崑崙、太溪,中等刺激,留針15-20分鐘,局部加用艾條灸或溫針灸法。用於骨折後期,局部腫脹,活動不利者。有溫經通絡,消腫之功。

2耳針:取神門、腦、敏感點,捻轉手法,中強度刺激。留針20—30分鐘。有安神止痛之效。

5.推拿法

骨折初期應用整骨手法,患者仰臥,屈膝90度,一助手用肘關節套住胭窩部,另一助手一手握足踝,另一手握足背。外旋型和外翻型應在外旋、外翻位牽引。外翻外旋型整復時,醫生一手掌頂住內踝上方。另一手掌置於外踝、跟骨和距骨的外側,兩手對向擠壓,同時助手將足內旋、內翻、背伸,骨折脫位可復位。骨折後期應用理順筋絡,用大拇指按壓揉崑崙、太溪、解溪、丘墟、懸鐘,以患者有較明顯酸脹感為度。每穴1~2分鐘,然後搖動踝關節,以踝關節被動背伸、跖屈活動,最後擦熱踝關節處。

6.體育法

在整復固定的當天要將患肢位置抬高,並練足趾的屈伸活動,以利消腫,腫退後及時調整夾板的鬆緊度,並在床上練髖、膝關節屈伸及踝關節屈伸活動。除去固定後,最初在腳底下放一圓木練來回滾動,然後再練習在平地上慢慢步行,繼則扶持練習下蹲動作,最後練踝關節內外翻直至正常生活。

(以上提供資料及其內容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