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結腸息肉(別名:家族性結腸息肉病)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家族性結腸息肉症狀

1、大便帶粘液血便,便次增多,消瘦,乏力,貧血及程度不同的腹部不適或腹痛,或伴軟骨瘤等腸道外腫瘤,息肉位於大腸為主。

2、肛門指診可觸及息肉,可以伴色素斑或色素沉著以及其他組織器官腫瘤。

家族性結腸息肉病因

本病一般認為與遺傳因素有關,(5號染色體長臂上的APC基因突變),常有家族史,病變廣泛者除有一般息肉的出血症狀外常可發生,故應及時手術,不能手術者也應定期隨訪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家族性結腸息肉診斷

診斷

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可以確診。

診斷鑒別

主要應與結直腸癌,腸套疊及其他腸道腫瘤相鑒別。

家族性結腸息肉治療

家族性結腸息肉西醫治療

(一)治療原則

1、盲腸、升結腸及直腸息肉稀少者,可行次全結腸切除,盲腸與直腸吻合術。術後定期複查,發現息肉就用高頻電摘除。

2、全結腸密集分佈型息肉,如息肉無惡變,應行全結腸切除,將迴腸做成“J”字或“W”型貯袋與肛管吻合。如息肉有惡變,可行全結腸切除,迴腸造口術,並且根據息肉惡變的不同部位,做相應部位的淋巴結清掃、根治術。

3、手術或術中纖維結腸鏡摘除腸道息肉。

(二)術前準備

1、腸道準備等同大腸癌的術前準備。

2、如需應用術中纖維結腸鏡,應將纖維結腸鏡浸泡於1︰1000洗必泰溶液中消毒30min,插鏡者的刷手等無菌準備同手術者。

(三)麻醉與體位

1、全身麻醉或持續硬膜外麻醉。

2、仰臥位或截石位:

1經小腸切口插入纖維結腸鏡摘除小腸多發性息肉者取仰臥位。

2經肛門插入纖維結腸鏡摘除迴腸及結腸多發性息肉者,取截石位。

(四)術中注意點

1、皮膚消毒、鋪單同一般剖腹術。

2、先行腹腔探查,探到息肉後,將息肉固定好,若是切除小腸息肉,切口應與小腸的縱軸平行,縱切橫縫;若是切除結腸的息肉,應縱形切開縫合;切口略小於息肉,因切開腸壁後擠壓息肉時可將切口撐大,將息肉擠出切口;然後,在息肉根部先結紮再縫扎,切除息肉,切口用腸線及絲線縫合關閉。如此反覆操作,可切除腸道數枚乃至10餘枚息肉。切開腸壁時注意保護切口,防止污染腹腔。

3、術中如需用纖維結腸鏡診斷及摘除小腸多發性息肉者,應先將小腸中段息肉摘除l枚,將該處腸壁切口做一荷包縫合,鏡從該切口插入,先向小腸近側插入直達十二指腸,發現息肉蒂<1.0cm或小息肉,當即經纖維結腸鏡用高頻電將息肉摘除,大息肉不能經鏡摘除者,在腸壁上作一標記,待鏡拔除後再切除;然後再將鏡轉向小腸遠側,處理息肉的方法同前。但在鏡插入遠側前應在迴腸末端處夾一把腸鉗,防止氣體進入大腸引起腹脹。

4、術中如需經纖維結腸鏡診斷,並摘除迴腸及大腸的多發性息肉,病人應取截石位,鏡從肛門插入。處理息肉的方法同上。

(五)術後處理

1、同一般腸梗阻術後處理常規。

2、出院後應定期複查,以防息肉復發。

(六)出院標準及隨訪

腹壁切口癒合,症狀消失,即可出院。出院後3、6、12個月門診複查。注意是否仍有便血,癌變者注意有無局部復發或肝、肺轉移。

維生素及中藥口服及灌腸治療。

家族性結腸息肉中醫治療

當前疾病暫無相關療法。

(僅供參考,詳細請詢問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