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轉移瘤(別名:繼發性肺腫瘤)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肺轉移瘤症狀

症狀輕重與原發腫瘤的組織類型,轉移途徑,受累範圍有密切關係,多數病例有原發癌的症狀,早期肺轉移多無明顯的呼吸道症狀,肺部病變廣泛,則可出現乾咳,痰血和呼吸困難,如並發癌性淋巴管炎,大量胸腔積液,肺不張或上腔靜脈受壓時,則呼吸困難更為明顯,繼發感染可有發熱,肺性肥大性骨關節病和杵狀指比原發性肺癌少見,轉移性肺腫瘤的X線表現,最常見的是在中下肺野孤立性或多發性結節樣病灶,直徑1~2cm,邊緣較光滑,隨著病灶增大和增多,可相互融合成巨塊,絨毛膜癌常呈棉花團的球形灶,來自消化道的轉移性肺癌可呈瀰漫性粟粒樣或網狀陰影,轉移性鱗癌,偶可形成不典型的癌性空洞,少數生長較慢的轉移性乳腺癌,可形成瀰漫性肺纖維化,女性轉移性癌所致胸腔積液,多來自晚期乳腺癌。

1、一般無明顯症狀,大多在胸部X線檢查時被發現。

2、少數病人有咳嗽,痰中帶血等症狀。

肺轉移瘤早期呼吸道症狀較輕或無,常在胸部常規X線檢查時,或在根治性手術或放療後6個月到3年間復發時被發現,就是說症狀隨轉移部位的不同而不同,如果轉移發生在肺間質,為孤立性結節時,常無臨床症狀;如果轉移灶位於支氣管內膜,患者可出現呼吸道症狀,臨床出現胸痛常見於同時有肋骨轉移者;少數病例的支氣管粘膜受侵犯可出現小量咯血,但絨膜癌肺轉移可發生大咯血,當轉移瘤侵犯胸膜,主支氣管或鄰近結構時,可出現與原發性支氣管肺癌相同的症狀,如咳嗽,痰中帶血絲,胸痛,胸悶,氣急等,症狀出現較早時,提示轉移灶累及支氣管,如果同時伴有縱隔轉移,患者可表現為音啞,上腔靜脈綜合征,膈麻痺及食道或氣管壓迫症狀,偶有腫瘤引起急性肺栓塞,表現為進行性呼吸困難。

肺轉移瘤病因

腫瘤因素(80%):

肺轉移瘤是身體其它部位的惡性腫瘤轉移而來,其途徑可以是血行播散,淋巴道轉移或鄰近器官直接侵犯,以絨毛膜癌,乳腺癌多見,惡性軟組織腫瘤,肝癌,骨肉瘤和胰腺癌次之;還有甲狀腺癌,腎癌,前列腺癌和腎胚胎癌等。

肺轉移瘤以血行轉移最為常見,血行轉移為腫瘤細胞經腔靜脈回流到右心而轉移到肺,瘤栓到達肺小動脈及毛細血管後,可浸潤並穿過血管壁,在周圍間質及肺泡內生長,形成肺轉移瘤,淋巴道轉移多由血行轉移至肺小動脈及毛細血管床,繼而穿過血管壁侵入支氣管血管周圍淋巴結,癌瘤在淋巴管內增殖,形成多發的小結節病灶,常發生於支氣管血管周圍間質,小葉間隔及胸膜下間質,並通過淋巴管在肺內播散,腫瘤向肺內直接轉移的原發病變為胸膜,胸壁及縱隔的惡性腫瘤,肺部轉移性腫瘤較小時,很少出現症狀,特別是血行性轉移,咳嗽和痰中帶血並不多見,大量的肺轉移可出現氣促,尤其是淋巴性轉移,通常起病潛隱而進展較快,在數周內迅速加重,胸膜轉移時,有胸悶或胸痛,肺部轉移性腫瘤變化快,短期內可見腫瘤增大,增多,有的在原發腫瘤切除後或放療,化療後,有時可縮小或消失。

肺轉移瘤診斷

鑒別診斷

從總體上來說,肺轉移癌與其他疾病的主要鑒別點是:變化快,短期內可見腫瘤增大,增多,有的在原發腫瘤切除後或放療,化療後,有時可縮小或消失。

對於肺轉移瘤的鑒別診斷,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來進行:

一、表現特殊的肺轉移瘤應與下列疾病相鑒別:

1、結核球:常單發,空洞,多呈厚壁裂隙樣,可見局限弧形,環形或瀰漫性斑點狀鈣化,與肺門間常有索條狀陰影相連,附近肺野有衛星灶。

2、金黃色葡萄菌肺炎:特點是起病急,臨床症狀重,高熱,為首要表現可出現肺氣囊,氣液平面等,隨訪觀察病情變化快。

3、囊狀支氣管擴張:常咯血,病灶沿支氣管分佈,呈葡萄串樣,表現較典型。

4、肺黴菌病:無特徵表現,與轉移瘤鑒別較難,需結 合臨床病史或痰檢確診,當病變出現典型空氣新月征時,病變已處於中晚期或吸收期。

二、臨床經常遇到非典型肺轉移,就需與其他肺部非惡性疾病相鑒別。

其放射學表現包括:空洞,鈣化,瘤周出血,氣胸,含氣間隙病變,腫瘤栓塞,支氣管內膜轉移,單發轉移,瘤內血管擴張,滅活性轉移瘤(sterilized metastases),良性腫瘤肺轉移。

1、空洞

空洞較少見,僅佔4%,較原發肺癌發生率(9%)低,其中70%為鱗癌轉移,但最近有研究表明,在CT上腺癌和鱗癌發生空洞性轉移的幾率無顯著性差異,此外,轉移性肉瘤也可發生空洞,同時合併氣胸,化療也可導致空洞形成,空洞的發生機制常難確定,一般認為是腫瘤壞死或向支氣管內侵犯形成活瓣所致,空洞以不規則厚壁多見,肉瘤或腺癌的肺轉移可為薄壁空洞,肉瘤轉移可伴有空洞,但常合併有氣胸。

2、鈣化

肺結節發生鈣化常提示為良性,最常見於肉芽腫性病變,其次是錯構瘤,但有些惡性腫瘤的肺內轉移性結節也可發生鈣化或骨化,可見於骨肉瘤,軟骨肉瘤,滑膜肉瘤,骨鉅細胞瘤,結腸癌,卵巢癌,乳腺癌,甲狀腺癌的肺轉移和經治療的轉移性絨癌,鈣化機制包括:1骨形成(骨肉瘤或軟骨肉瘤);2營養不良性鈣化(甲狀腺乳頭狀癌,骨鉅細胞瘤,滑膜肉瘤或經過治療的轉移性腫瘤);3黏液性鈣化(胃腸道和乳腺黏液腺癌),CT是發現鈣化的準確方法,但不能區分轉移性結節與肉芽腫性病變或錯構瘤內的鈣化。

3、瘤周出血

比較典型的CT表現是結節周圍出現磨玻璃樣密度或邊緣模糊的暈(暈輪征),但暈征不具特異性,還可見於其他疾病,如侵襲性曲黴菌病,念珠菌病,Wegener肉芽腫,伴咯血的結核瘤,細支氣管肺泡癌和淋巴瘤等,胸片上表現為邊緣不規則的多髮結節,血管肉瘤和絨癌的肺轉移最易發生出血,可能因為新生血管壁脆弱而易破裂。

4、自發性氣胸

少見,文獻報道骨肉瘤的肺轉移最易並發氣胸,見於5%~7%的病例,其他肉瘤或易發生壞死的惡性腫瘤發生氣胸也有報道,發生機制可能是胸膜下轉移瘤發生壞死形成支氣管胸膜瘺所致,骨肉瘤病人發生氣胸時應高度警惕肺轉移。

5、含氣間隙病變

腺癌的肺內轉移可以類似細支氣管肺泡癌,沿完整的肺泡壁向肺內蔓延,放射學表現類似肺炎,可表現為含氣間隙結節,伴含氣支氣管征的實變,局灶或瀰漫的磨玻璃密度,伴暈征的肺結節,可見於胃腸道腺癌,乳腺癌和卵巢腺癌的肺轉移,由於這種類型的轉移瘤在組織學上與細支氣管肺泡癌表現相似,因此在診斷細支氣管肺泡癌之前,應先除外肺外腺癌的存在。

6、腫瘤栓塞

實性惡性腫瘤病人屍檢中有2.4%~26.0%可在鏡下見到瘤栓,瘤栓常較小,常位於小或中等肺動脈分支內,惡性腫瘤病人如出現急性或亞急性呼吸困難和低氧血症,而胸片正常,則常提示腫瘤栓塞的可能,此時行放射性核素灌注掃瞄常常顯示出多發,小的周圍性亞段灌注缺損,典型的肺動脈造影表現為段肺動脈充盈延遲及三,四級肺動脈分支突然截斷和扭曲,偶可見亞段肺動脈內充盈缺損,瘤栓的CT表現為周圍亞段肺動脈分支多處局限性擴張,串珠樣改變,並可見肺梗死所致的以胸膜為基底的楔形實變影,CT和肺動脈造影能發現主,葉或段肺動脈內的較大瘤栓,原發瘤常見於肝癌,乳腺癌,腎癌,胃癌,前列腺癌及絨癌。

7、支氣管內膜轉移

發生率低,肉眼可見的大氣道內轉移僅見於2%的病例,原發瘤常為腎癌,乳腺癌和結腸直腸癌,多表現為肺葉或一側性肺不張,CT上可能見到圓形支氣管內膜轉移灶,但難與原發支氣管癌相鑒別,支氣管內膜轉移的途徑有:1通過吸人腫瘤細胞,淋巴或血行直接播散轉移至支氣管壁;2淋巴結或肺實質內的腫瘤細胞沿支氣管樹生長,並突破支氣管壁形成腔內病變。

8、單發轉移

無惡性腫瘤史的病人單發肺轉移的發生率低(0.4%~9.0%),有胸外惡性腫瘤史的病人發生單發肺結節時25%~46%為轉移瘤,其中有頭頸部,膀胱,乳腺,宮頸,膽管,食管,卵巢,前列腺及胃癌瘤史的病人發生原發肺癌的幾率遠多於單發轉移性病變;而黑色素瘤,肉瘤和睪丸癌發生單發肺轉移較原發肺癌多見。

9、瘤內血管擴張

增強CT上轉移性肺結節內有時可見到擴張,扭曲的管狀強化結構,為腫瘤血管,常見於肉瘤如蜂窩狀軟部肉瘤(alveolar soft—part sarcoma)或平滑肌肉瘤。

10、滅活性轉移瘤

有些轉移性肺結節經充分化療後大小不變或輕微變小,手術切除後發現為壞死性結節伴或不伴纖維化,沒有存活的腫瘤細胞,稱為滅活性轉移瘤,常見於絨癌,睪丸癌轉移化療後,這類結節在放射學上難以與殘存的有生命力的腫瘤相鑒別,生物學標誌物如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p—HCG),甲胎蛋白(AFP)的檢測有助於確定其活性,PET檢查結節的生物學活性也有助於鑒別診斷,必要時可行穿刺活檢。

11、良性腫瘤肺轉移

肺外良性腫瘤發生肺內轉移罕見,在組織學上仍為良性,常來源於子宮平滑肌瘤,葡萄胎,骨鉅細胞瘤,成軟骨細胞瘤,唾液腺多形性腺瘤和腦膜瘤,在放射學上難與惡性腫瘤肺轉移相區分,與惡性腫瘤相比,良性腫瘤的轉移性肺結節常常生長緩慢。

肺轉移瘤治療

肺轉移瘤西醫治療

一、手術適應證

多發性肺轉移瘤切除術目前已成為標準的治療手段 。理論上,如果沒有其他部位的轉移,肺轉移瘤切除術可以達到根治的效果。許多腫瘤對於化學治療(化療)和放射治療(放療)均不敏感,如軟組織肉瘤肺轉移,手術是最重要的治療手段。從經濟學的角度考慮手術的成本、效果比值也更高。在滿足手術條件的患者中,預計超過三分之一的患者能獲得長期生存( > 5 年) 。孤立性肺轉移結節並不一定是全身性或不可治癒的原發性惡性腫瘤的臨終階段。肺轉移瘤切除術患者需要滿足的手術條件包括控制原發腫瘤、能完整切除所有轉移、沒有胸外轉移以及心肺功能足以耐受手術。對於肺轉移瘤患者,控制原發癌,排除胸外轉移,完全切除所有可觸及的轉移瘤意味著延長生存期。肺轉移瘤切除術也可用於再分期,提示預後指導進一步治療。也有化療後再行肺轉移瘤切除術。

兩側肺出現廣泛轉移的病例沒有外科治療的適應證。對少數病例肺部僅有單個轉移結節,或雖有幾個轉移灶但均屬限於一個肺葉或一側肺內,如原發腫瘤經治療後已得到控制,無局部復發,身體其它部位經各種檢查又未發現另有轉移病灶,全身情況可以承受肺切除術者,應考慮手術治療。但肺切除術的範圍應盡量保守,一 般僅作楔形或肺段、肺葉切除術。術後按腫瘤的病理診斷適當給予抗腫瘤藥物治療。有的病例轉移病變切除後,經過數月或數年肺部又出現新的孤立性轉移病灶,只 要其它器官組織仍無轉移則尚可再次作肺切除術。  

二、手術方法

肺轉移瘤切除的手術以剔除術為主,病灶切除時使肺膨脹,盡可能保留肺組織,保證足夠的邊緣。應避免肺葉或全肺切除術。

1、胸骨正中切開術:胸骨正中切口常被用於肺轉移瘤切除術。優點:是通過一個切口行雙側胸腔探查,疼痛輕;缺點:靠近肺門後中份病灶,左肺下葉暴露差。 胸骨正中切口可以一期完成雙側胸腔的探查和切除術。胸骨放療後傷口癒合差,是胸骨正中切開術的絕對禁忌證。相對禁忌證包括過度肥胖和胸壁受侵。應使用氣管內雙腔插管,分別讓肺萎陷,用手觸摸發現並切除轉移瘤。楔形切除轉移瘤時,可以使肺復張,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功能肺組織。可以實施左肺下葉切除術,但心臟的遮擋增加了操作難度。通過懸吊心包,旋轉手術床,改進左肺下葉的暴露。也可以在萎陷肺下填棉墊,抬高左肺下葉,或使用乳內動脈撐開器。常見併發症包括呼吸功能不全、纖維支氣管鏡吸痰、再次手術、出血、膿胸、傷口感染、膈神經麻痺、喉返神經麻痺。

2、胸廓切開術:優點:入路熟悉,暴露好;缺點:只能暴露一側胸腔,常需要切斷肌肉,疼痛明顯。很少同期實施雙側開胸術;相反雙側胸腔探查多須分期手術。另外,近年來橫斷胸骨雙側胸廓切開術,單側胸廓切開術伴部分或完全胸骨正中切開用於肺轉移瘤切除。在此切口下可以行雙側胸腔探查,改進下葉暴露,便於探查縱隔病變及胸腔的情況。該切口犧牲了乳內動脈,可能增加痛苦。常見併發症包括出血、纖維支氣管鏡吸痰、再次手術、支氣管胸膜漏、膈神經麻痺、傷口感 染。

3、胸腔鏡手術(VATS):目前VATS仍然是診斷、分期和治療孤立性肺結節,包括肺轉移瘤的常用術式。由於肺轉移瘤位於外周或胸膜下,適用於VATS。VATS的優點是胸膜表面 顯示清楚、疼痛輕、不適感少,住院時間短和恢復快。併發症很少,包括肺不張、肺炎、肺漏氣持續1周以上和未能完全切除病灶,如切緣有癌或轉移瘤取出時的胸膜種植。不足之處:不能看見肺實質內的轉移瘤,不能雙手觸摸肺,無法發現從肺表面不能看見的或CT未能查出的病變,增加操作距離,可能增加住院費用。 VATS作為診斷或(和)治療手段已用來輔助胸骨正中切開術。由於能改進心臟後左肺下葉的暴露,因此VATS最適用於診斷轉移瘤,改進胸骨正中切開術的暴露或明確轉移範圍。

肺轉移瘤中醫治療

1、肺郁痰熱型症

【症見】咳嗽不暢,痰中帶血,胸脅痛或胸悶氣促,唇燥口乾,大便秘結,舌質紅或暗紅、苔黃,脈弦或弦細。本證為肺氣賁郁,血瘀痰壅。

【治宜】宣肺理氣,化瘀除痰。

2、氣虛痰濕型症

【症見】咳嗽痰多,胸悶短氣,少氣懶言,納呆消瘦,腹脹便溏。舌質淡黯或淡紅、邊有齒印、苔白膩,脈濡或滑。證屬肺氣虛弱,子病及母,脾失健運,痰濕內阻。

【治宜】補氣健脾,除痰散結。

3、陰虛痰熱型症

【症見】咳嗽少痰,或乾咳,咽幹不適,或咯痰帶血絲,胸滿氣急,潮熱盜汗,頭暈耳鳴,心煩口乾,小便黃,大便干結。舌質紅絳、苔光剝或舌光無苔,脈弦數無力。本證為肺腎陰虛、痰熱互結

【治宜】滋腎清肺,除痰清熱。

4、氣陰兩虛型症

【症見】乾咳痰少,咳聲低微,或痰少帶血,消瘦神倦,口乾短氣,目瞑失寐,煩躁心悸,納差體乏,舌紅干或嫩紅、苔白干或無苔,脈沉細。證屬肺脾兩虛,腎陰枯竭。

【治宜】益氣養陰,扶正除積。

預後

長期生存的肺轉移瘤切除術後患者通常肺結節數量少,腫瘤倍增時間長及有較長的無瘤生存期,不同惡性腫瘤的肺轉移瘤表現各異,患者生存時間也不相 同,1991年評價肺轉移瘤切除術長期效果的國際性肺轉移瘤註冊機構成立。並首次報道了5206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完全切除術後5、10和15年生存率分別是36%、 26%和22% ,預後最好的是轉移性生殖細胞腫瘤,而轉移性黑色素瘤預後最差,最重要的預後指標往往是反映開胸術後能否長期生存的惟一指標,即肺轉移瘤完全切除,如果所有轉移病灶能夠切除,避免併發症發生,盡量保留肺組織,那麼就能獲得長期緩解和生存,所有實體腫瘤開胸手術不能完全切除意味著術後生存期縮短,年齡和性別不是影響預後的因素,而原發腫瘤的分期提示腫瘤的惡性程度,在原發腫瘤均被完全切除的情況下,分期晚與分期早者的生存期可能不同,無瘤生存期短表明腫瘤惡性程度高,預後差,其他可能的預後因素,有轉移瘤個數,轉移瘤直徑,轉移瘤的部位(單肺或雙肺) ,倍增時間,肺門縱隔淋巴結轉移,原發腫瘤分期等,但仍有爭議。

(僅供參考,詳細請詢問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