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食症


1. 什麼是厭食症?

厭食症又叫神經性厭食症,是以患者自己有意地嚴格限制進食、使體重下降至明顯低於正常標準或嚴重的營養不良,此時患者仍然恐懼發胖或拒絕正常進食為主要特徵的一種進食障礙。

2. 厭食症有哪些表現?

(1)對肥胖有強烈恐懼,對體形、體重過度關注;

(2)對進食持有特殊的態度和行為,例如刻意限制進食,對食譜進行嚴格的挑選,進食速度緩慢等;

(3)採用過度運動避免體重增加,如每日強迫鍛煉、做家務、甚至在屋中也拒絕坐著等等,其強度多與體力極不相稱;

(4)抑鬱情緒在臨床中很常見,其特點為情緒低落,多伴情緒不穩,易衝動、易爆發,有些患者有強迫性的特徵,一定要說服別人,做事情刻板、有特定順序;

(5)體重下降並明顯將低於正常標準,導致消瘦,皮膚乾燥、脫髮、代謝減慢,嚴重的甚至是各器官功能低下、水電解質紊亂等重症,危及生命;

(6)性功能異常,例如女性患者閉經或初潮不來、性慾減退、第二性徵發育停滯等;

(7)實驗室檢查可見一些激素水平的變化,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監測。

3. 厭食症有什麼特點?

(1)自己有意控制進食量,和 / 或採取過度運動、誘吐、導瀉、服用藥物等方法以減輕體重。

(2)體重顯著下降,與其年齡和身高的標準體重值相比,減少了 15% 以上,或以 Quetelet 體重指數計算為 17.5 或更低。(Quetelet 體重指數 = 體重公斤數 / 身高米數)

(3)擔心自己發胖,甚至明顯消瘦仍認為自己太胖。

(4)女性閉經(至少持續三個月無月經),性慾減退,男性性功能低下,青春期前的患者性器官呈幼稚型。

(5)不是任何一種軀體疾病所致的體重減輕,節食也不是任何一種精神症狀的繼發症狀。

4. 哪些人容易患上厭食症?

厭食症患者主要發生於青少年女性,但許多患者否認他們的症狀。

5. 厭食症患者多麼?

因我國國內很多患者否認自己病情,所以只有國外統計數據。國外對在校女大學生和高中生的調差結果顯示患病率為 0.5%~1%。發病年齡在 12~25 歲,14~18 歲為患病率最高期,25 歲以後發病者僅為 5%。一般認為在社會層次較高的人群和經濟文化較發達的國家患病率較高,國內外患者數量均呈逐漸增加的趨勢。

6. 女性患厭食症的概率比男性高嗎?

女性患厭食症的概率的確比男性高的多,男性患者較少,僅佔所有病例的 5%~10%。

7. 厭食症的危害多大?

許多厭食症患者不會主動就診,而當他們長期厭食、進食量減少時影響身體健康被家人強制性送來就診。特別嚴重的厭食症患者會出現營養不良或有嚴重的自殺、自傷行為,對患者的生命造成極大的威脅。

8. 厭食症短期內的危害大麼?

患者患厭食症後會主動減少進食,短期進食減少會影響血液電解質的變化,比如血鉀變化,可影響心臟正常功能。

9. 厭食症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1)社會文化因素在發病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現代社會文化觀念中,把女性的身材苗條作為自信、自我約束、成功的代表。大量的媒體宣傳也把大力宣傳減肥、追求苗條作為社會時尚,受到公眾的推崇,這無疑給予女性極大的壓力。而在某些職業中患病率明顯高於普通人群的現象也支持這一觀點。

(2)家庭心理因素。有些患者的依賴性強,多與母親的關係過於密切、依賴,而以自我控制進食作為自己獨立的象徵。該病的發生與青少年性發育和心理發育的不同步有關,患者對日益豐滿的身材難以接受,希望停留在兒童時期——拒絕成熟。

(3)患者性格特徵的研究結果雖不完全一致,但仍表明多數患者有追求完美型、不成熟性、依賴強、追求與眾不同、自我估價差等特點。

(4)生物學因素遺傳學研究顯示,家族史中有抑鬱症、酒依賴、肥胖或進食障礙的人群中,進食障礙發生的危險性明顯升高。單卵雙生患病率達 50%,而雙卵子中患病率僅 10% 而已。

10. 減肥會引起厭食症麼?

有可能引起,但大多是錯誤的方法導致的。減肥最好的辦法是「合理飲食,適當運動」,而我們說的合理飲食,當時是每天攝入的能量能夠供我們的身體正常的運作,如正常生活、工作等,如果一味追求通過減少飲食來減肥,那麼可能自己陷入困境中,可能就會引發厭食症了;同樣,適當的運動,也是我們身體能夠承受的運動量,如果進食少,可卻又過量運動,你也肯能會患上厭食症了。

11. 心理因素和性格的原因會引起厭食症嗎?

大多數病人喜歡追求完美,無論自己多瘦,都認為自己還不是最完美的,可能你也會有不成熟的性格、依賴性強,或者追求與眾不同,也可能你對自己的評價太低,對自己毫無自信,想通過真實自己的完美,這些心理因素及性格特點都有可能會引起你患上厭食症。

12. 厭食症患者有性格缺陷麼?

厭食症患者往往有性格缺陷,多數患者有追求完美,性格不成熟、依賴性強、追求與眾不同、自我評價過低等。

13. 如果懷疑有厭食症該去什麼科室檢查?

精神專科醫院的精神科、心理科,綜合醫院的心理科、心身科室專業的診斷治療機構,可以開展藥物和心理治療,症狀輕微的患者,也可以到社會辦的各種心理咨詢機構就診,但這些機構一般只能對確診的患者進行心理治療,而無藥物治療的資質。

14. 厭食症是生理疾病還是精神疾病?

厭食症是精神心理疾病,心理治療是必須的、有益的,但根據疾病的嚴重程度、病程長短、對生活的影響程度等因素的不同,還有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方法可以選擇。治療方法還是需要聽取醫師的意見,既不能認為是心病,也不需要吃藥,也不能一味依賴藥物,放棄自己與疾病鬥爭的努力。

15. 厭食症可以自愈嗎?

厭食症患者一般需要醫生的協助,難以自愈。輕度厭食症患者,可以在門診進行心理治療,患者瞭解什麼是厭食症和厭食症的危害,有利於治療厭食症,並且對預防再次出現厭食情況有一定幫助。

16. 厭食症有哪些治療方法?

大多數患者以門診治療為主,而當患者出現嚴重的營養不良或有嚴重的自傷、自殺行為時,必須採用住院的方式強行治療,以免意外的發生。嚴重營養不良時,對患者的生命造成極大的威脅,死亡率極高,支持方法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手段,包括恢復電解質平衡,給予足夠維持生命的能量,使患者水腫消失,解除對生命的威脅。心理治療和行為糾正是治療神經性厭食症的重要方法。

17. 哪些厭食症可以在門診治療?

對於能夠配合治療,有治療要求的患者,並且並未出現嚴重的營養不良或有嚴重的自傷、自殺行為時。可以考慮門診治療。

18. 營養不良的厭食症患者是不是需要住院治療?

營養不良的患者必須進行住院治療,因為嚴重營養不良可能會危及患者的生命,但是失去的營養缺沒辦法一下就補回來,醫生要根據患者的情況給制定詳細的治療計劃,包括對厭食症的治療及身體的治療。

19. 還有哪些情況一定要住院治療?

當患者出現嚴重的營養不良或有嚴重的自傷、自殺行為時,必須採用住院的方式強制治療,以免意外的發生。

20. 心理治療能根治厭食症麼?

厭食症的心理治療都是站在各個視角對厭食症進行治療,它們治療厭食症只能改善症狀,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有時候不但治療時間長,而且療效也一般。

21. 厭食症有什麼好的心理治療方法?

心理治療和行為糾正是治療神經性厭食症的重要方法。

(1)患者的重新進食中,體重不宜增加過快,每週以 1.0~1.5 kg 為宜。醫生與患者一起制定飲食計劃,制定合理的食譜,每日以 3~4 餐的方式進食,並根據患者的需要隨時修改。在此段期間,測體重次數不宜過多,每週 1~2 次為宜。這樣就可以正常進食,又可以消除變化的緊張情緒,避免誘吐、導瀉的發生。

(2)在患者恢復正常飲食初期,可根據患者的需要酌情應用促進胃腸蠕動的藥物。

(3)對於家庭矛盾衝突的患者應配合家庭心理治療。

22. 厭食症可以通過藥物直接治療麼?

厭食症一般通過心理治療和行為治療,當患者出現抑鬱情緒、自殺、自傷觀念時可以使用抗抑鬱藥物,抗抑鬱藥物雖不能直接改善患者怕胖的觀念,但對患者的恐懼、易激惹、沮喪情緒等均有明顯的療效,能間接促進患者行為的改善。可能採用的藥物主要有氟西汀、帕羅西汀、氟伏沙明、捨曲林、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等。

23. 厭食症患者需要終身服藥麼?

厭食症患者不需要終身服藥,在體重增加後,抑鬱情緒平穩或完全消失,能夠正確理解肥胖的觀念,並且繼續接受治療,其抗抑鬱藥物可減少藥量,直至逐漸停藥。

24. 厭食症治療後的療效如何?

如果患者發病年紀小、病程短、不隱瞞症狀、對自己評價可進行改變,預後大多良好。而預後不良者多是父母矛盾突出,有暴食、誘吐、腹瀉劑、有行為的異常,如強迫症狀,抑鬱等。

25. 厭食症會復發嗎?

厭食症很容易復發,超過 1 / 3 的病人出院後兩年內復發,最危險的階段似乎是出院後半年到一年半的時間。如果患者發病年紀小、病程短、不隱瞞病史、不幼稚、對自己評價進行改變,這些情況會降低復發的概率;而父母矛盾突出,有暴食、誘吐、腹瀉劑、異常行為則會增加復發的概率。

26. 厭食症患者家屬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幫助患者?

厭食症患者家屬可以幫助患者正確認識自己的行為,告訴患者厭食行為會導致哪些後果,如果已經出現了厭食行為,應及時帶患者就醫,在醫師的指導下治療,治療過程中應該鼓勵患者,讓患者擺脫厭食症的困擾,病好後,家屬也需要監督患者的進食,可以及時瞭解患者的恢復情況。

27. 厭食症可以預防麼?

如果能做到以下幾點,掌握正確的方法,厭食症可以預防。

(1)注重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補充,如多吃肉類、蛋、奶類及蔬果等;

(2)飯後不催吐;

(3)保持生活規律、心情愉快;

(4)樹立正確的審美觀,不盲目追求時尚;

(5)無法自制時,須盡早就醫。

該文章由「江西省精神病院 李霞」獨家授權使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