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


1. 什麼是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指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病原體侵入人的呼吸道引起的感染,臨床表現為咳嗽、咳痰、打噴嚏、流鼻涕、咽喉疼痛,乏力、發熱、全身酸痛等。根據呼吸道的分類,呼吸道感染又可以分為上呼吸道感染與下呼吸道感染。本類疾病發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染,小兒、老人、免疫力低下及患有慢性病者更易患病。以冬春季發病較多。

2. 什麼是呼吸道?

在呼吸時氣體所經過的通道就叫呼吸道。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氣管、支氣管。我們的呼吸道可以分為上、下兩部分:通常稱鼻咽喉為上呼吸道,氣管和各級支氣管為下呼吸道。

上呼吸道是氣體進入下呼吸道的門戶,可以溫暖、濕潤、過濾吸入的空氣。下呼吸道除了具有輸送氣體的功能外,還有部分氣體交換的功能。

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的症狀表現不同,這樣分類之後有助於進行疾病的診斷、選擇恰當的治療方法,一般來說,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情多較輕,危害較小。

3. 呼吸道有什麼作用?

在呼吸道表面含有粘液和纖毛,它能溫暖、濕潤和淨化吸入的空氣。粘液可以粘附空氣中的粉塵、致病菌,經過纖毛的擺動,由口腔排出,從而防止有害物質進入肺組織,保護人體。

4. 導致呼吸道感染的原因有哪些?

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病原體侵入呼吸道可引起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 70%~80% 是由病毒引起,主要有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少數是細菌。

5. 哪些人更容易得呼吸道感染病?

我們都知道,外界環境中存在許許多多的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病原體,但是當人體的免疫力正常時,可以抵禦大多數的病原體。當全身或呼吸道的防禦能力下降時,人體對外界的抵抗能力降低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

因此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和兒童,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鼻旁竇炎、扁桃體炎等的人感染病原體後更容易發病,病情更加嚴重。

6. 哪些情況容易誘發呼吸道感染?

淋雨、受涼、過度勞累、精神緊張、營養不良等可降低人體的免疫能力,誘發呼吸道感染。

7. 呼吸道感染疾病有傳染性嗎?

呼吸道感染疾病有傳染性,它的傳播途徑主要有兩種:直接吸入含病原體的飛沫、手接觸病人的分泌物後由手到鼻部的感染。

例如一個正常人如果接觸到呼吸道感染病患者的唾液、痰液等,他手上可能帶上了病原體,這時如果直接用手接觸鼻子,那麼病原體就可以進入鼻腔,進而感染人體。

8.什麼是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簡稱上感,是指病毒(為感染的絕大多數病因)、細菌、真菌、寄生蟲等病原體侵入鼻、咽、喉部,引起急性炎症。是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占急性呼吸道疾病的一半以上。

通常病情較輕、病程短、可自愈,預後良好。

感冒(俗稱傷風)就是最常見的一種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9. 上呼吸道感染就是普通感冒嗎?

上呼吸道感染不完全等同於感冒,感冒只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種。上呼吸道感染還包括急性鼻炎、病毒性咽炎喉炎、皰疹性咽峽炎、咽結膜炎、細菌性咽扁桃體炎。

10. 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有哪些?

一般症有狀打噴嚏、流鼻涕、咽痛,乏力、發熱等。

11. 上呼吸道感染中的普通感冒有哪些症狀?

普通感冒:普通感冒只是上感的一個部分,二者並不相等。為病毒感染引起,俗稱「傷風」,又稱急性鼻炎。主要表現為鼻部的症狀,如咳嗽、打噴嚏、鼻塞、流鼻涕等,嚴重時可有發熱。一般來說,經 5~7 天可以自行痊癒,身體抵抗力差的人群或是有其他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病程長。  

12. 上呼吸道感染,不小心把痰液吞進肚子裡有事嗎?

一般來說是不會引起其他疾病的。這是因為正常的人體對外界有較強的抵抗力,即使吞入的痰液含有致病菌,在胃酸的作用下,絕大部分的病原體都被殺滅。即使少量進入血液,也會被人體的免疫細胞殺死。但是上呼吸道感染後的痰液中多數有大量的病原體,最好不要吞進肚子裡。

13. 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是一回事嗎?

顯然不是,雖然兩者都是感冒,但是性質卻有很大差異,不能混為一談。一般感冒就是普通感冒,只需要充分休息、服用對症藥物、3-5 天即可痊癒,而流行性感冒傳染性強,一個地區多暴發流行,起病急,病人常發起高燒,尤其是體弱的老人和小孩,當有這些症狀後,要及時住院治療,否則可能有生命危險。

14. 經常感冒是怎麼回事?

如果經常感冒,要引起重視,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可能導致容易感冒。

很多情況下,要注意是否是其他疾病早期表現如腦炎、脊髓灰質炎等,要及早到醫院進行檢查。

15. 上呼吸道感染中的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有哪些症狀?

由流感病毒等病毒等引起的咽喉部疾病。主要表現為咽喉部的症狀,如咽癢和灼熱感、咽痛不明顯、明顯聲嘶、講話困難等。  

16. 上呼吸道感染中的急性皰疹性咽峽炎有哪些症狀?

明顯咽痛、發熱,病程約為一周,可以自行痊癒。此病一般發生在夏季,兒童更易感染這種疾病。

17. 上呼吸道感染中的急性咽結膜炎有哪些症狀?

發熱、咽痛、見光流淚、咽、結膜明顯充血。常發生在夏季,常由游泳時感染腺病毒、柯薩奇病毒所致,兒童多見。 

18. 上呼吸道感染中的急性咽扁桃體炎有哪些症狀?

起病急,咽痛明顯、發熱、畏寒,體溫可達 39℃ 以上。

19. 懷疑自己得了上呼吸道感染應該看哪個科?

如果懷疑自己得了上呼吸道感染,應該到醫院呼吸內科就診。

20. 懷疑得了上呼吸道感染,醫生會給你做哪些檢查?

(1) 血常規。

(2) 病毒和病毒抗原的測定: 一般情況下不做,必要時可用免疫螢光法、酶聯免疫吸附檢測法、血清學診斷法或病毒分離和鑒定方法確定病毒的類型。

(3) 細菌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一般對痰液進行化驗。

(4) 胸部 X 線檢查:排除肺部疾病。

21. 醫生是如何診斷上呼吸道感染?  

(1)有沒有鼻咽部的症狀如打噴嚏、流鼻涕、咽痛、發熱等。

(2)血常規:白細胞計數常正常或偏低,伴淋巴細胞比例升高;或白細胞計數與中性粒細胞增多和核左移現象。

(3)X 線檢查提示咽喉部有炎症。

22. 什麼是中性粒細胞?

中性粒細胞是用來衡量人體被感染的指標,是白細胞的一種,不等同於白細胞。

根據白細胞中有沒有特殊的顆粒,將白細胞分為粒細胞和無粒細胞。

根據特殊顆粒染色的不同,又將粒細胞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

中性粒細胞是數量最多的白細胞,有殺菌作用。

23. 什麼是核左移?

血常規的核左移一般表示嚴重的細菌感染。

正常人中性粒細胞的細胞核一般是 2~5 葉,隨著細胞的成熟,中性粒細胞的細胞核分葉增多。當中性粒細胞的細胞核分葉減少時,就叫做核左移。

中性粒細胞是人體的免疫衛士,有殺菌作用,因此當人體受到嚴重的細菌感染時,大量新生的幼稚的中性粒細胞進入血液殺滅細菌,中性粒細胞處於相對不成熟的狀態,發生核左移。

24. 上呼吸道感染可以引起其他哪些疾病?

患者病情較輕微,多數一兩個星期痊癒,不會引起其他疾病。

若治療不及時或治療方法不當,患者會出現鼻竇炎、中耳炎、眼結合膜炎、頸淋巴結炎、咽後或側壁的膿腫。

老弱病殘者還容易引起支氣管炎及肺炎、敗血症、腎炎、病毒性心肌炎等全身炎症症狀。這些疾病比上呼吸道感染本身更加嚴重,例如病毒性心肌炎有時可以導致猝死,因此上呼吸道感染病人若出現胸口發悶應該密切關注,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25. 上呼吸道感染需要與哪些疾病的表現較為相近?

上感須與初期表現為感冒樣症狀的其他疾病鑒別。 

(1)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者的症狀表現和普通感冒十分類似,不同的地方在於過敏性鼻炎多由過敏因素如灰塵、動物毛皮、氣溫、花粉、異常氣味等刺激引起,因此起病快、噴嚏連續頻繁,一般來說感冒都是打幾個噴嚏就停住了,而過敏性鼻炎發作時,噴嚏接連不斷,同時還感到鼻腔發癢。當遠離過敏原時,數分鐘至 1~2 小時就可好轉。

(2)流行性感冒   為流感病毒引起,傳染性高,常引起明顯的流行,起病急,全身症狀較重,體溫常大於 39℃、全身酸痛、眼睛乾澀酸脹,但鼻咽部症狀較輕。

(3)急性氣管炎   表現為咳嗽咳痰,鼻部症狀較輕,做血常規和胸片有助於鑒別診斷。  

(4)急性傳染病前驅症狀   像麻疹、脊髓灰質炎、腦炎等急性傳染病在疾病的早期常常有呼吸道的症狀,除此之外還有各自的獨有的症狀表現。若是生活在這些傳染病高發流行的區域或是爆發性的季節,則有可能是該病。必要時可以做相關的實驗室檢查如血常規、腦脊液檢查等來進行鑒別。

26. 得了上呼吸道感染病要如何治療?

上呼吸道感染目前並沒有特效的抗病毒藥物,通常以以對症治療為主,同時多注意休息、多飲水、戒煙、保持空氣流通、補充營養、適當鍛煉等。

(1)對症治療   較重的患者或是發燒的人,可以適當選用解熱鎮痛類藥物如阿司匹林、撲息熱痛等服用。咽喉疼痛可以進行局部霧化治療,鼻塞、流鼻涕可用麻黃素滴鼻。

(2)抗菌藥物治療   當有細菌感染時,可選用青黴素、第一代頭孢菌素、螺旋黴素、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治療。如果只是病毒感染一般不用抗生素。

27. 如何預防上呼吸道感染的發生?

增強人體的抵抗能力是預防上呼吸道感染最好的方法。如堅持有規律的、適當強度的體育鍛煉、冷水浴(堅持冷水浴可以提高人體對寒冷的耐受性)、生活飲食規律、改善營養。避免受涼和過度勞累,做好保暖防寒工作,以免誘發呼吸道感染。有慢性心肺疾病、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以用免疫增強劑增強抵抗力。

另外,要預防感染。上呼吸道好發於冬春季節,外出時應戴口罩,年老體弱易感者尤其應注意防護,避免在人多的公共場合出入。兒童按時預防接種,如:接種麻疹、百日咳、風疹等的預防針,可有效地提高小兒對這些呼吸道傳染病的免疫力,從而切斷這些呼吸道傳染病在人群中的傳播流行。

28. 什麼是下呼吸道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簡稱下感,是指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病原體侵入氣管和支氣管引起的疾病。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氣管支氣管炎、肺炎等。

29. 有哪些症狀可以懷疑是下呼吸道感染的氣管支氣管炎?

氣管支氣管炎的獨特性較低,常合併上呼吸道感染故有常有相似症狀,如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咽喉疼痛等。有時還會出現輕度畏寒、體溫升高、全身酸痛等發燒的症狀。

與上感不同的是,氣管支氣管炎咳嗽開始時,不嚴重,痰液少。

一兩天之後才會出現咳嗽加劇、咳出濃痰的症狀。較重的患者早上起來後、或是吸入冷空氣、活動之後,出現急促的一陣一陣劇烈咳嗽。有時咳嗽時會感到噁心、嘔吐。

30. 下呼吸道感染的氣管支氣管炎是怎麼發生的?

氣管支氣管炎一般是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患者發病前一般都受過涼,所以氣溫低的秋冬季節是本病的高發季節,寒冷地區也常見此病。

31. 懷疑是下呼吸道感染的氣管支氣管炎症的病人要做哪些檢查?

輕中度的患者只需做胸部 X 線檢查、血常規,對於病情嚴重的患者需要做細菌學檢查和藥敏實驗,以便指導臨床用藥。

32. 氣管支氣管炎的患者可以痊癒嗎?

多數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好,但少數患者因為治療不及時或是治療不當,會導致疾病長期反覆發作遷延不愈,可能會導致肺炎,不過發展成肺炎的情況非常少見。

33.氣管支氣管炎需要與哪些疾病相鑒別?

氣管支氣管炎缺乏特異性,症狀表現與肺炎、肺結核、肺膿腫、肺癌和一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如麻疹、百日咳、扁桃體炎等疾病相類似。可以根據是否生活或工作在流行病的高發區、流行季節,年齡、吸煙與否、有沒有接種過疫苗、有沒有特殊的有鑒別意義的症狀如:結核中毒症狀、胸痛等,加以鑒別。

34. 得了下呼吸道感染要如何治療?

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針對病因治療,使用抗菌藥物、抗病毒藥物治療。常用抗生素有青黴素、頭孢菌素、奎諾酮類等,目前中國境內抗生素的濫用,導致出現很多耐藥菌,故而抗生素的應用更加應該慎重,不能濫用。除針對病因治療外,尚需對症治療,比如祛痰、止咳、平喘等藥物的運用,重症患者維持生命體征穩定。

35. 什麼是肺炎?

肺炎是下呼吸道感染,是指終末氣道、肺泡和肺間質的炎症,可由細菌、病毒、寄生蟲、真菌等疾病微生物、化學藥物、放射性射線理化因素引起。

細菌性肺炎是最常見的一種肺炎,日常所講的肺炎主要是指這種類型的肺炎。

36. 肺炎有哪些症狀表現?

肺炎是呼吸系統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種類多,不同類型的肺炎各有獨自的症狀表現,但總的來說,肺炎發作時有咳嗽、咳痰、呼吸費力急促、憋悶、體溫升高、當疾病累及胸膜時,會出現胸痛並隨呼吸、體位的變化加重。

有些類型的肺炎還會出現噁心、嘔吐、全身乏力、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嚴重的肺炎可出現昏迷、血壓下降等休克的症狀,若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

37. 懷疑有肺炎時需要做哪些檢查?

(1) 血常規。

(2) 肺部 X 線檢查。

(3) 痰、血的微生物學培養。

38. 肺炎的表現與哪些疾病較為相似?

(1)肺結核   多有全身中毒症狀,如午後低熱、盜汗、疲乏無力、體重減輕、失眠、心悸等。一般抗菌藥物治療無效。

(2)肺癌   多無急性感染中毒症狀,有時咯血或痰中帶血絲,可伴發阻塞性肺炎,經抗生素治療後效果可能不佳。對年長者或是有吸煙史的患者,當有上述症狀時,需要高度懷疑肺癌的可能。

(3)急性肺膿腫   與肺炎不同的是,急性肺膿腫中晚期會咳出大量膿臭痰

(4)肺血栓栓塞症 多有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如血栓性靜脈炎、心肺疾病、創傷、手術和腫瘤等病史,可發生咯血、暈厥,呼吸困難等症狀。

(5)非感染性肺部浸潤   如肺間質纖維化、肺水腫、肺不張、肺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症和肺血管炎等。

以上各種疾病,可能需要痰液化驗、結核菌素試驗、胸部 CT、支氣管鏡和細胞學檢查等手段以明確診斷並相應治療。

39. 肺炎要如何治療?

由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肺炎,抗感染治療是治療的中心環節。細菌性肺炎的抗菌藥物治療應盡早進行,一旦懷疑為肺炎即刻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初期治療主要以經驗型治療為主,必要時根據微生物培養用藥。

肺炎患者應該注意臥床休息、補充營養,多食用優質蛋白、高纖維素、高熱量的食物,例如動物內臟、黑木耳、綠色蔬菜水果等,多飲水,促進體內代謝廢物的排出,有利於疾病的恢復。另外可以對症治療,包括祛痰止咳、糾正水鹽平衡、給氧。

40. 要怎樣預防肺炎的發生?

戒煙,保持室內通氣順暢,避免吸入有毒或刺激性氣體。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加強體質,增強肺功能,堅持規則性、持續性的運動,可以打太極、慢跑、瑜伽等。

平時要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過度勞累,要注意防寒保暖。

體質差的兒童或老年人,應考慮肺炎球菌疫苗接種治療。

參考文獻:

[1] 臨床肺部感染病學/劉朝暉主編.-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10.9

[2] 協和呼吸病學/蔡柏薔, 李龍芸主編.-2 版.-北京: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0.12

責任編輯:劉婧

本文由「沙瑜」獨家授權使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圖片來源: 正版圖片庫/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