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須的功效與作用


性平;味甘;歸膀胱、肝、膽經。

功效利尿,洩熱,平肝,利膽。治腎炎水腫,腳氣,黃疸肝炎,高血壓,膽囊炎,膽結石,糖尿病,吐血衄血,鼻淵,乳癰。用於急、慢性腎炎,水腫,急、慢性肝炎,高血壓,糖尿病,慢性鼻竇炎,尿路結石,膽道結石,小便不利、濕熱黃膽等症。並可預防習慣性流產。

禁忌低血糖、低血壓患者慎服。

玉米須,也稱玉麥須。最早記載見於1476年的《滇南本草》,是我國傳統的中藥材,有利尿消腫,清肝利膽的功效。

在中藥裡,玉米須又稱「龍鬚」,有廣泛的預防保健用途。把留著須的玉米放進鍋裡煮,熟後把湯水倒出就是「龍鬚茶」,可以做全家人的保健茶。

玉米須的功效

味甘、淡,性平;歸腎、肝、膽經,無任何副作用。功效

利尿消腫,腎炎水腫,膀胱炎;平肝利膽,膽管炎、膽囊炎、膽結石、黃疸型肝炎,急、慢性肝炎;抗過敏,鼻竇炎、蕁麻疹和哮喘,風濕痛;減肥,預防習慣性流產、妊娠腫脹、乳汁不暢,乳腺炎;消暑清熱,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強心、開胃、止喘;腳氣。適應症

常用於治療腎炎浮腫;治膽囊炎、脂肪肝、糖尿病;煎水代茶,對腎炎、膀胱炎、膽囊炎、風濕痛、高血壓和肥胖均有療效。

醫學典籍

《滇南本草》:「寬腸下氣。治婦人乳結,乳汁不通,紅腫疼痛,怕冷發熱,頭痛體困。」

《嶺南採藥錄》:「和豬肉煎湯治糖尿病,又治小便淋瀝砂石,若痛不可忍,煎湯頻服。」

《現代實用中藥》:「為利尿藥,對腎臟病,浮腫性疾患,糖尿病等有效。又為膽囊炎、膽石、肝炎性黃疸等的有效藥。」

《民間常用草藥彙編》:「能降低血壓,利尿消腫。治鼻血、紅崩。」

《中國藥用植物圖鑒》:「主治急性及慢性膀胱炎、尿道炎。」

《全國中草藥彙編》:「利尿消腫,平肝利膽。治急慢性腎炎,水腫,急慢性肝炎,高血壓,糖尿病,慢性副鼻竇炎,尿路結石,膽結石,並預防習慣性流產。」

《福建藥物誌》:「治肺結核、百日咳、乳糜尿、白帶。」

玉米須的作用


利水、消腫

在婦科方面,它可用於預防習慣 性流產、妊娠腫脹、乳汁不通等症。玉米須對人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其利尿作用是宵外性的,所以對各種原因引起的水腫都有一定的療效。

降三高

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的病人喝了,可以降血脂、血壓、血糖。其降壓機制主要是中樞性的,亦有認為主要是擴張末梢小血管的結果。玉米須能對抗腎上腺素的升壓效應。玉米須含維生素K,對維生素K缺乏所致凝血功能障礙有治療作用。

利膽作用

玉米須有顯著增加膽汁分泌和促進膽汁排泄的作用,能使膽汁內有機物和渣質減少,粘稠度、比重和膽紅素含量降低。所以可作為利膽藥用於沒有併發症的慢性膽囊炎或膽汁排出障礙的膽管炎。

保護心臟的作用

玉米須中含有的類黃酮,可抑制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產生,具有保護心臟的功效。鮮玉米中的纖維素含量為精米、精面的6~8倍,可以降低血中膽固醇的濃度,進而可起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治黃疸

和退黃的茵陳配合,還可以治療肝炎導致的黃疸。

止血

因為玉米須能加速血液凝固過程,提高血小板數目,能夠抗溶血,所以可以作為止血藥兼利尿藥,應用於膀胱及尿路結石,還可以用於急性溶血性貧血。

抗過敏

因為它有抗過敏作用,所以也可以用於治療蕁麻疹和哮喘等。

開胃作用

玉米須有開胃作用,可用它煮水或熬米粥治療手術後、化療後和重病後食慾不振的病人,效果很好。 炎熱的夏天,能喝杯玉米須茶有相當不錯的保健作用。

減肥作用

玉米是粗糧中的減肥食品之一,玉米的種類很多,但是由於玉米的纖維素含量非常高,因此有很強的飽腹感,可以助你減少食物的攝入量。同時玉米還有促進身體排毒的作用。 

催乳作用

《滇南本草》認為其「寬腸下氣,治婦人乳結、乳汁不通、紅腫疼痛,怕冷發熱,頭痛體困」。常用量30—60克,水煎服。可催乳,可與豬腳燉服1日2次。

止瀉作用

對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特別是水瀉,玉米須或玉米芯水煎服有止瀉作用。  

治濕疹

濕疹是夏季的一種常見皮膚病,表現為皮膚先出現紅色丘疹,粟粒樣皮疹或皰疹,繼而伴有滲出液,乾燥後形成灰白色或黃褐色痂皮,搔後易發生感染。玉米須性平、味甘淡,有清利濕熱之功,濕疹多由濕邪所致,故用玉米須內服外敷治療,有良效。

治腎結石

玉米須對尿液中草酸鈣晶體具有抑製作用。多項隨機對照的臨床實驗也發現,玉米須煎水服用確能夠治療腎結石,有效率在六成左右,這個有效率雖然不是特別高,但作為一種非手術療法來說,已經是很不錯了。

治療慢性腎炎

取乾燥玉米須50克,加溫水600毫升,用文火煎煮20~30分鐘,約得300~400毫升藥液,過濾後內服,每日1次或分次服完。治療慢性血管球性腎炎9例,經10個多月觀察,其中3例獲得痊癒,2例進步,其餘4例療效不明顯。玉米須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利尿,腎功能改善,浮腫消退或減輕,尿蛋白消失或減低等方面。部分病例連續服用6個月未見毒性副作用。

治療腎病綜合症

每次用干玉米須60克,洗淨煎服。每日早晚兩次。同時服氯化鉀1克,每日3次。臨床治療12例,其中10例伴有嚴重的週身性水腫,或有胸水及腹水,2例水腫較輕;治療3個月後,9例水腫完全消退,2例大部消退。最快1例於服藥後15天水腫全消。一般於服藥3天即開始有利尿現象,同時尿蛋白、非蛋白氮,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少數病例血漿蛋白有所升高,部分病例的酚紅試驗及血壓轉為正常。

治療急性溶血性貧血並發血紅蛋白尿

治療2例食用野生植物招鳥棒中毒引起的本病,即以玉米須1~2兩煎劑內服,2例分別於服用4小時及6小時後,尿量增加,肉眼已看不到醬油樣的血尿;以後黃疸減退或消失。治療過程中均曾同時靜脈滴注5%葡萄糖鹽水、維生素丙及輸血。據觀察,玉米須不但能利尿,可能具有抗溶血、抗過敏及解毒等作用。

玉米須的營養價值


營養專家告訴我們,玉米須含有黃酮、甘類、礦物質、有機酸及糖類等,具有抗氧化、抗腫瘤、調節免疫功能等作用。將玉米須在授粉前割下陰乾存放,煎水代茶,對腎炎、膀胱炎、膽囊炎、風濕痛、高血壓和肥胖病均有一定療效。

黃酮及其甘類

玉米須中黃酮類物質的含量多達2.1106%,而玉米葉中含量為1.1013%、玉米芯中含0.1662%、玉米粒僅含0.1411%,玉米須黃酮類物質的含量是玉米粒的15倍多。黃酮類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血管增生、消炎、抗變應性、和抗病毒的功效。

礦質元素

礦質元素不僅對人體內的細胞代謝、生物合成及生理生化功能起著重要的作用,並且還參與人體內多種酶的結構與激活,構成體內重要的載體。其中,Fe、Cu是合成血紅蛋白的催化劑,並參與造血機能,其絡合物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Ca除作為骨質的主要成分外,還能增加毛細血管壁的緻密度,降低其通透性,減少滲出,具有抗炎消腫作用;人體攝入Mg減少時易患高血壓和心律不齊;Mg、Cu、Zn、Mn的存在對腦血管病的防治有良好的作用;Cr是正常糖代謝及脂代謝必需的微量元素,Cr與糖尿病關係近年來研究較多。

有機酸


玉米須中含多種有機酸,其中甲酸、乙酸、乳酸、丁二酸、軟脂酸、硬脂酸、山崳酸、油酸和亞油酸的百分含量依次為4.26%、4.35%、4.21%、0.51%、31.16%、13.32%、9.41%、7.82%和17.31%。研究發現,玉米須含16種氨基酸,總氨基酸含量達13.3%,其中人體必需的氨基酸有7種,含量占總氨基酸含量的1/3。綠原酸是植物在有氧呼吸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苯丙素類物質,具有利膽、抗菌、降壓、增高白血球及興奮中樞神經系統等多種藥理作用。玉米須中含綠原酸,但采收時期不同,含量差異明顯,采收時間延遲,綠原酸含量減少;不同地區、不同品種以及不同的栽培方法,均導致綠原酸含量的差別。

糖類

玉米須中含多種單糖、低聚糖和多糖。單糖,是糖的最小單位,可以被直接吸收與利用;低聚糖,即由3-10分子單糖組成的糖。根據其單糖的不同又可分為麥芽低聚糖和雜低聚糖兩種。麥芽低聚糖的終產物為葡萄糖,主要功能為供能。雜低聚糖被人體消化的能力有限,但對人體健康有益;多糖,是人體熱能的主要來源(通常占熱量的55-70%),也是維持血糖水平的主要物質,同時對維持胃腸道功能很重要,也有利於某些慢性病如高脂血症和結腸癌等的防治。  

不飽和脂肪酸

不飽和脂肪酸尤其亞油酸的含量高達60%以上,與玉米胚芽中的維生素E協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防止其沉積於血管壁,對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症等有一定防治作用。  

揮發性成分

玉米須被鑒定並確認了46種揮發性化合物,相對含量以酯類為主,其中十六酸乙酯、鄰苯二甲酸二丁酯和9,12-十八碳二烯酸乙酯為主要成分,相對含量分別為30.28%、20.53%和9.60%。6、其他除以上化學成分外,玉米須還含有生物鹼、肌醇、VC、VK、尿囊素等。

玉米須茶


玉米須茶是指用玉米須製作的一種茶飲料。水煎代茶飲,可降低血糖,適用於糖尿病患者輔助治療,亦有利尿、消水腫的作用。

食材

取鮮玉米須30克左右(曬乾樣約10克)

方法/步驟

(1)清水洗淨玉米須30G

(2)放入鍋中,加冷水400ML

(3)大火煮開後,小火5分鐘。

(4)待涼,用漏勺將玉米須撈出即可。

注意事項

新鮮的玉米嫩葉加入,可以讓口感更佳清甜

貼心提示

每天1-2次,空腹飯前喝。條件許可下晚上睡前喝一杯為宜。

玉米須治病驗方


利尿

常用於治療腎炎浮腫,每天用50~100克,水煎服。血吸蟲病肝硬化腹水,可用玉米須,配西瓜子、赤小豆,水煎服。

利膽

治療膽囊炎、脂肪肝、糖尿病。常與茵陳、梔子配合應用。玉米須、郁金各50克,水煎服,可降低血清膽固醇和血糖含量。

止血

玉米須、根、葉可治療吐血、衄血和尿血。尿血時,玉米須配薺菜花、白茅根各30克,水煎服。  

治高血壓

玉米須30克,水煎,空腹服。也可用玉米須30克,香蕉皮30克,水煎,溫服。常用玉米須與野菊花、決明子泡茶,可改善高血壓症狀。

治咳嗽

玉米須30克,陳皮10克,水煎服。

治尿路感染

玉米須30克,車前子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治療膽囊炎、膽結石、傳染性肝炎

玉米須30克,蒲公英15克,茵陳蒿15克,水煎服。

治腎炎浮腫、小便不利

玉米須、西瓜皮、冬瓜皮、赤小豆適量,煎湯代茶,持續飲用。

治特發性水腫

玉米須50克,大棗5枚,以開水沖泡代茶飲,每日1劑,連續服用1個月。

治前列腺炎

玉米須5克,馬齒莧10克,開水沖泡當茶飲,每日2次。

治糖尿病

玉米須30克,豬胰子200克,水煎服,每日1劑。

治療肺結核咳嗽咯痰

玉米須30克,橘皮9克,加適量蜂蜜,水煎服。

玉米須服用注意事項

需要注意的是,正因為玉米須有降糖、降壓的功能,如果平時就患有低血糖或低血壓的患者,在喝了玉米須水後,就會使症狀越發嚴重。一旦沒有及時發現和進行治療,病人還有可能出現生命危險。

糖尿病和高血壓的患者,一定要控制玉米須的使用量。另外,在服用玉米須水的時候排尿量會增加,如果此時沒有及時地進行補液,就會導致體液的迅速流失。所以也要及時補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