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豆蔻的功效與作用


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

功效溫中行氣,澀腸止瀉。用於脾胃虛寒,久瀉不止,脘腹脹痛,食少嘔吐。

禁忌大腸素有火熱及中暑熱洩暴注,腸風下血,胃火齒痛及濕熱積滯方盛,滯下初起,皆不宜服。

為肉豆蔻科高大喬木植物肉豆蔻的成熟種仁,它廣泛應用於中草藥配方。它的氣味很濃並且有一點口味。

肉豆蔻,又名肉蔻(蔻,普通話音「kou」)、肉果、玉果、麻醉果,是一種重要的香料、藥用植物。生長於熱帶地區的常綠植物,常見於東南亞、澳洲及加勒比海地區,尤以印度尼西亞和格林納達產量最大。肉豆蔻果實是可制兩種常見香料:豆蔻核仁(nutmeg)和肉豆蔻皮(mace),用於食品、菜餚的調味,其果仁可製作香精油。肉豆蔻含有肉豆蔻醚(myristicin),能夠產生興奮及致幻作用。如服用過量,可產生昏迷現象。


肉豆蔻是什麼

【別名】

肉果、玉果、頂頭肉

【來源】

本品為肉豆蔻科肉豆蔻屬植物肉豆蔻的乾燥種仁。

【性狀】

種仁卵圓形或橢圓形,長2—3.5cm,寬1.5—2.5cm。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有網狀溝紋,常被有白色石灰 粉;寬端有淺色圓形隆起(種臍的部位)。狹端有暗色下陷處(合點的部位),兩端間有明顯的縱溝(種脊的部位)。質堅硬,難破碎,碎斷面可見棕黃或暗棕色外 胚乳向內伸入,與類白色的內胚乳交錯,形成大理石樣紋理。縱切時可見寬端有小形腔隙,內藏小型干縮的胚,子葉捲曲。氣強烈芳香,味辛辣、微苦。以個大、體 重、堅實、破開後香氣濃者為佳。

【炮製】

煨肉豆蔻(煨肉果):洗淨,取白面加水揉和包裹。另取蛤粉或滑石粉置鍋內加熱,將包好的肉豆蔻倒入,拌炒至外面的面呈焦黃色取出,除去面皮,乘熱切片。一法將原藥用清水略淘撈起,放在籮內潤12小時後,用麩皮置鍋內加熱炒至老黃色為度。取出,篩去麩皮,乘熱切片。

蒸制:取淨肉豆蔻浸泡1小時,撈出置籠內,一層麩皮,一層肉豆蔻,層層相間,蒸約2小時,油即潤進麩皮內,去淨麩皮及時切厚片,乾燥,或搗碎用。

炒制:將小麥麵粉倒入鍋內,用文火炒熱,將肉豆蔻倒入,炒成微黃色時,出鍋,篩去麵粉,攤開,晾涼,配方時搗碎。每肉豆蔻100kg,用小麥麵粉50kg。

土製:取細黃土,置鍋內加熱到發泡,倒入肉豆蔻,不斷翻動,煨至肉豆蔻熱透,油質滲出(防止炒黑),取出,篩淨黃土,用時搗碎。

制霜:取肉豆蔻,研碎如泥。用多層草紙包裹,壓搾去油,反覆壓搾至去盡油為度。

肉豆蔻的功效與作用

(一)功能主治與作用

溫中,下氣,消食,固腸。治心腹脹痛,虛瀉冷痢,嘔吐,宿食不消。

名家論述功效

《藥性論》:"能主小兒吐逆不下乳,腹痛;治宿食不消,痰飲。"

《海藥本草》:"主心腹蟲痛,脾胃虛冷氣並,冷熱虛洩,赤白痢等。凡痢以白粥飲服佳;霍亂氣並,以生薑湯服良。"

《日華子本草》:"調中,下氣,止瀉痢,開胃,消食。皮外絡,下氣,解酒毒,治霍亂。"

《開寶本草》:"溫中,治積冷心腹脹痛,霍亂中惡,嘔沫,冷氣,消食止洩,小兒乳霍。"

《綱目》:"暖脾胃,固大腸。"

《本草經讀》:"治精冷。"

《本草求原》;"治腎洩,上盛下虛,諸逆上衝,元陽上浮而頭痛。"

(二)藥理作用

鎮靜催眠作用。

本品揮發油中所含的甲基異丁香酚有抑制中樞神經作用,兔耳iv50mg/kg後,可見睡眠時翻正反射、痛覺反射和聽覺反射均消失,睡眠時間平均20分鐘8s,有加強戊巴比妥的安眠作用。


抗菌作用。

甲基異丁香酚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雙球菌,MIC分別為0.4mg/ml和0.6mg/ml。馬拉巴酮B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和堅忍鏈球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前兩者的MIC為1ug/ml,後者為2ug/ml,馬拉巴酮C對枯草桿菌的MIC為2ug/ml。

麻醉作用。

本品揮發油中的甲基丁香酚和欖香脂素對小鼠、兔、貓和狗,iv給藥後有麻醉作用。

其它作用。

(1)對胃腸道刺激作用:本品所含揮發油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且具有祛風作用。少量能促進胃液的分泌和刺激胃腸蠕動,大劑量則抑制。

(2)降低谷丙轉氨酶作用:另有降低大白鼠血清谷丙轉氨酶作用。

(三)肉豆蔻的性味歸經

【性味】 辛,溫。

1《藥性論》:"味苦辛。"

2《海藥本草》:"味辛,溫,無毒。"

3《本草正》:"味苦辛而澀,性溫。"

【歸經】 入肺、大腸經。

1《湯液本草》:"入手陽明經。"

2《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肺、胃二經。"

3《本草經疏》:"入足太陰、陽明;手陽明大腸。"

肉豆蔻的好處

治療疤痕。最近的研究結果發現,肉豆蔻與蜂蜜結合是一種有效治療疤痕的偏方。實際上,這種草藥不僅有助於防止皮膚過早衰老,還能阻止身體組織退化。這些好處與蜂蜜的抗菌和促進細胞再生特性結合就能產生強大的消除疤痕物質。制配方法很簡單,用一調羹蜂蜜與一調羹肉豆蔻粉混合均勻即可。將混合物直接敷在疤痕上保留30分鐘後用清水漂洗乾淨即可。每週重複3-4次,通常可以在2-3周後看到明顯效果。

緩解粉刺爆發。肉豆蔻包含的特定活性物質有助於抑制粉刺爆發。所有要做的事情是將肉豆蔻粉與牛奶混合而成糊糊,然後塗抹在患處並保留1-2小時。不要忘記在治療後用清水漂洗乾淨。每天做一次,直到粉刺乾燥和消失。

治牙痛。用肉豆蔻與凡士林混合,然後將其敷在疼痛的牙齒上。這種方法有助於緩解疼痛。

減輕或消除口臭。肉豆蔻具有殺菌特性,再結合它的木質香氣,因此能有效減輕口臭。用一茶匙肉豆蔻粉或精油與一撮鹽及50毫升蒸餾水混合。在睡覺前每次刷牙後用這種溶液漱口。

改善睡眠質量。肉豆蔻能與熱牛奶一起有效促進睡眠。如果沒有效果,可以用甘菊茶替代。

治療肝臟疾病。每天喝一茶匙肉豆蔻精油能幫助排除肝臟毒素。

過量攝入肉豆蔻是有害的,有導致噁心,全身疼痛,抽搐,幻覺和心臟心悸等症狀的風險。因此在用其作為偏方治療疾病前最好是咨詢醫生。

緩解噁心。肉豆蔻粉添加到烤水果,牛奶和甜點中有助於治療消化不良,並對緩解嘔吐和噁心,以及胃脹氣有作用。還可以服用少量肉豆蔻減輕慢性神經疾病,以及血液循環不良導致的心臟問題。

減輕腹瀉。用15克肉豆蔻粉與蘋果或香蕉汁混合,可以製成一種治療消化不良導致腹瀉的配方。同樣,15克肉豆蔻粉與阿姆拉果汁混合能治療打嗝和晨吐。

促進血液循環。肉豆蔻油是一種很好的草藥刺激物,不僅有助於振奮精神,也對促進整體血液循環和改善相關疾病有好處。

減輕關節和肌肉痛。這種草藥具有抗炎特性,因此可以用於治療關節和肌肉疼痛。用肉豆蔻精油按摩能放鬆身體緩解壓力。

釋除精神疲勞。肉豆蔻是一種潛在的大腦促進劑。它增加身體循環並讓人的注意力變得更集中。由於有刺激大腦作用,因此能消除精神疲勞和壓力,讓思維變得更敏捷。

肉豆蔻附方

治水濕脹如鼓,不食者,病可下:肉豆蔻、檳榔、輕粉各一分,黑牽牛一兩半(取頭末)。上為末,麵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煎連翹湯下,食後,日三服。(《宣明論方》肉豆蔻丸)

治脾虛洩瀉、腸鳴不食:肉豆蔻一枚,剜小竅子,入乳香三小塊在內,以面裹煨,面熟為度,去面,碾為細末。每服一錢,米飲送下,小兒半錢。(《楊氏家藏方》肉豆蔻散)


治脾腎虛弱,大便不實,飲食不思:肉豆蔻、補骨脂、五味子、吳茱萸各為末。生薑四兩,紅棗五十枚。用水一碗,煮姜、棗,去姜,水干,取棗肉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食前服。(《內科摘要》四神丸)

治脾洩氣痢:豆蔻二顆,米醋調面裹之,置灰中煨令黃焦,和面碾末,更以炒黨子末一兩,相和。又焦炒陳廩米為末,每用二錢七,煎飲調前二物三錢匕,旦暮各一。(《續傳信方》)

治水瀉無度、腸鳴腹痛:肉豆蔻(去殼,為末)一兩,生薑汁二合,白面二兩。上三味,將薑汁和面作餅子,裹肉豆蔻末煨令黃熟,研為細散。每服二錢匕,空心米飲調下,日午再服。(《聖濟總錄》肉豆蔻散)

治霍亂嘔吐不止:肉豆蔻一兩(去殼),人參一兩(去蘆頭),厚樸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上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粟米二撮,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聖惠方》)

治瀉:肉豆蔻五錢,白滑石春、冬一兩二錢五分,夏二兩五錢,秋二兩。上為細末,薑汁調,神曲作糊,為丸服。(《醫學正傳》止瀉方)

治瀉痢日久,腸胃虛寒,腸滑,糟粕不聚:肉豆蔻(煨)、胡粉(炒)、龍骨(鍛)、白礬(鍛)各等分。為末,糊丸。量大小,米湯下。(《嬰童類萃》豆蔻丸)

治脾胃虛滑,洩瀉不止,下痢赤白,無藥可治:肉豆蔻(切作片子,炒黃色)、罌粟殼(搗碎,用蜜拌勻,炒黑黃)、甘草(切碎,炒黃黑色)、干生薑(切細,炒黃黑色)。上各等分為末,每服五錢。(《衛生家寶》肉豆蔻散)

治脾臟久冷,滑洩不止:肉豆蔻(去殼)五兩,附子(炮裂,去皮、臍)五枚。上二味,搗羅為末,酒煮麵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二十丸,溫米飲下,空心食前。(《聖濟總 錄》肉豆蔻丸)

治瀉痢日久,脾腎虛寒,日夜無度,腹痛喜溫喜按,倦怠食少,及脫肛墜下:人參、當歸(去蘆)、白朮(焙)各六錢,肉豆蔻(面裹,煨)半兩,肉桂(去粗皮)、甘草(炙)各八錢,白芍葯一兩六錢,木香(不見火)一兩四錢,訶子(去 核)一兩二錢,罌粟殼(去蒂、蓋,蜜炙)三兩六錢。上藥銼為粗末。每服二大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溫服。(《局方》純陽真人養髒湯)

治一切血痢腹痛:人參三分,肉豆蔻、烏賊魚骨(海螵蛸)各二兩。上搗羅為散。每服一錢,食前溫米飲調下。(《普濟方》人參散)

治休息痢羸瘦:縮砂一兩,肉豆蔻半兩。上搗羅為末,用羊肝半具,細切拌藥,以濕紙三五重裹上,更以面裹,用慢火燒令熟,去焦面並紙,以軟飯研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粥飲下。(《普濟方》)

治一切冷氣,心腹脹滿,胸膈痞滯,噦逆嘔吐,洩瀉虛滑,水谷不消,睏倦少力,不思飲食:丁香枝杖七斤,甘草(炒)十一斤,白面(炒)六斤,肉豆蔻(面裹,煨)八斤。上炒鹽十三斤同為末。每服一錢,沸湯點服,食前。(《局方》豆蔻湯)

溫中焦,治宿食:肉豆蔻四個(銼碎),甘草一兩半(炙,銼),胡椒二百粒,鹽半兩(炒)。上為末。每服一錢,沸湯點服。(《衛生家寶》一字湯)


治留飲宿食不消:肉豆蔻(去核)半兩(面裹煨,銼),半夏三分(與茱萸半兩同用,水一升慢火煮干,只用半夏,焙乾),巴豆七枚(去皮心膜,研出油)。上三味,搗研為末,酒煮麵稱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食後茶酒任下。(《聖濟總錄》肉豆蔻丸)

治婦人白帶下,腹內冷痛:肉豆蔻一兩(去殼),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白石脂二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熱酒下三十丸。(《聖惠方》肉豆蔻丸)

治小兒霍亂不止:肉豆蔻一分(去殼),藿香(廣藿香)半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聖惠方》)

治脾胃虛弱,大便不實,飲食不思:破故紙(補骨脂)(炒)四兩,肉豆蔻(生用)二兩,五味子二兩,吳茱萸四兩。上藥為末。生薑四兩切碎,紅棗四十九枚,用水一碗煮姜、棗, 去姜,水干,取棗肉和藥丸, 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鹽湯下。(《內科摘要》四神丸)

肉豆蔻的副作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2錢;或入丸、散。

【注意】

《雷公炮炙論》:"凡使,勿令犯銅。"

《本草經疏》:"大腸素有火熱及中暑熱洩暴注,腸風下血,胃火齒痛及濕熱積滯方盛,滯下初起,皆不宜服。"

肉豆蔻的食用方法

肉豆蔻粳米粥

原料:生薑、肉豆蔻各6克,粳米適量。

做法:先將生薑、肉豆蔻搗爛,備用。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放入粳米煮粥,粥快煮開時,加入搗好的兩味藥材,煮成粥可食。

藥膳功效:本品對治療腹痛效果明顯。


豆蔻餅

原料:肉豆蔻30克,麵粉100克,生薑120克,紅糖100克。

做法:肉豆蔻去殼,研為細末。生薑去皮洗淨,搗爛加少許水,絞生薑取汁250克。最後,將麵粉、肉豆蔻粉、紅糖,一同用生薑水和做成小餅約30塊,然後放入平底鍋內,烙熟即可。

藥膳功效:本品溫中、健脾、消食、止瀉,適用於小兒脾虛腹瀉或受涼後所致的水瀉。熱痢和濕熱的小兒應忌用。

肉豆蔻陳皮燒鯽魚

主料:鯽魚400克。

輔料:肉豆蔻6克,陳皮6克,延胡索6克。

調料:姜10克,大蔥5克,醬油5克,料酒5克,鹽3克,白砂糖5克,豬油(煉製)15克,澱粉(豌豆)5克,味精2克。

做法:

(1)鯽魚去鱗、鰓、內臟後洗淨,再入沸水鍋中略焯,以去腥味,撈出。

(2)將蔥白、生薑洗淨,蔥切段,姜切片。

(3)將肉豆蔻、延胡索、陳皮放入魚腹內。

(4)鍋燒熱,倒入雞清湯,加入蔥、姜、精鹽、鯽魚、醬油、料酒、白糖、豬油煮沸,用小火煮出香味時,加入味精,用濕澱粉勾薄芡即成。

養生食療功效:此菜具有行氣化瘀止痛的作用。用於痛經、氣滯血瘀、小腹脹痛、拒按、經行不暢、乳房作脹、胸悶不舒、心煩易怒等症。

醬羊肝

主料:羊肝5000克。

輔料:丁香10克,白芷(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消腫排膿,燥濕止帶)10克,砂仁(行氣健胃)10克,肉豆蔻10克。

調料:醬油1000克,鹽500克,甜面醬250克,黃酒100克,大蔥90克,姜80克,大蒜(白皮)80克,花椒10克,八角10克,桂皮20克,沙姜10克。

做法:

(1)將羊肝先用冷水泡洗乾淨,拉掉苦膽,下入開水鍋裡汆過。

(2)然後另換清水,上旺火煮沸,加入調料,移到溫水上煮1小時左右,撈出涼冷,切片裝盤即好。

養生食療功效:清香味美,富有營養,久吃有強身明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