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栗殼的功效與作用


性平;味苦;

功效治丹毒,瘰疬痰核,百日咳。

中藥材風栗殼又稱作「栗毛球」;也有地區稱作:栗毛殼; 栗刺殼; 板栗殼斗; 中藥栗毛球為殼斗科植物栗的總苞。剝取果實時收集,曬乾。風栗殼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散結;化痰;止血。主治瘰疬痰核;百日咳;丹毒;中風不語;便血;鼻衄。

別名:栗毛殼(《唐本草》),栗刺殼(《日用本草》),栗毛球(《廣東中藥》Ⅱ),板栗殼斗(江西《草藥手冊》),風栗殼《名醫別錄》。

落葉喬木,高15—20米。樹皮暗灰色,不規則深裂,枝條灰褐色,有縱溝,皮上有許多黃灰色的圓形皮孔。冬芽短,闊卵形,被茸毛。單葉互生,葉丙長0.5—2厘米,被細絨毛或近無毛;葉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長8—18厘米,寬5.5—7厘米,先端漸尖或短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兩側不相等,葉緣有鋸齒,齒端具芒狀尖頭,上面深綠色,有光澤,羽狀側脈10—17對,中脈上有毛;下面淡綠色,有白色絨毛,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穗狀,生於新枝下部的葉腋,長9—20厘米,被絨毛,淡黃褐色,雄花著生於花序上,中部,每簇具花3—5,雄蕊8—10;雌花無梗,常生於雄花序下部,外有殼斗狀總,2—3(-5)朵生於總苞內,子房下位,花柱5—9,花柱5—9,花柱下部被毛。殼斗邊刺直徑4—6.5厘米,密被緊貼星狀柔毛,刺密生,每殼斗有2—3堅果,成熟時裂為4瓣;堅果直徑1.5—3厘米,深褐色,頂端被絨毛。花期4—6月,果期9—10月。


使用方法

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敷。內服:煎湯,9—30克。

風栗殼的功效與作用

古籍名:風栗殼《名醫別錄》。

植物名:栗。

生長環境:本品為落葉喬木。陽性樹種,多栽種於山地向陽山坡、土質疏鬆的山坡。

分佈:原產於我國西部,現各省都有,廣東以北江和西江一帶為較常見的果樹。

入藥部分:果外殼。

採集期:秋季。

自采地點:家種。

性味:性平、味苦。

功用主治:治丹毒,瘰疬痰核,百日咳。

1《補缺肘後方》:"治丹。"

2《唐本草》:"療丹火瘡、毒腫。"

3《滇南本草》:"燒灰吹鼻中,治中風不語。"

風栗殼選方


治痰火頭疬:風栗殼一兩,蜜棗三枚。同煎服。(《廣東中藥》Ⅱ)

治痰火核:風栗殼配夏枯草煎服。(《廣東中藥》Ⅱ)

治丹毒紅腫:板栗殼斗水煎洗患部。(江西《草藥手冊》)

治小兒百日咳:風粟殼三錢,加糖冬瓜五錢煎服。(《廣東中藥》Ⅱ)

驗方

治雞咳方:風栗殼5錢、粟米須3錢、糖冬瓜5錢、清水二碗,煎成一碗,分三次服。

(方解):民間用栗殼治咳除痰,配糖冬瓜取其潤心肺,粟米須清熱利尿,組成為潤心肺、清熱、止咳、除痰之劑。小兒雞咳服之有效,為經驗良方。

(方歌):雞咳頻頻面發紅,風栗殼同粟米須,糖冬瓜和清水煎,清心潤肺咳漸鬆。

治痰火核痄腮方:風栗殼5錢、夏枯草5錢、千層紙3錢、屈頭雞5錢、清水二碗半,煎成一碗服。

(方解):本方風栗殼、屈頭雞除痰降火,千層紙除痰,夏枯草散結、消瘰疬、結核、痄腮等有效。

(方歌):痰火核兼痄腮生,風栗殼同夏草烹,屈頭雞千層紙,軟堅化痰莫等閒。

風栗殼淡菜煲豬瘦肉

材料:風栗殼40克(中藥店有售)、淡菜30克、豬瘦肉400克、生薑3片。

烹製:各物分別洗淨,一起放進瓦煲,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