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丹的功效與作用


性溫,有毒;味辛苦澀;

功效祛風,散瘀,解毒,殺蟲。治風濕關節疼痛,血瘀經閉,跌打損傷,腫毒惡瘡,疥癬。

禁忌孕婦禁服。

民間有種叫做「辣毒」的草藥,有消腫、祛風之功效,用於治療蛇咬、痢瘧、去毒俱妙;辣毒草藥的原植物為白花丹,白花丹多為民族藥材,廣西壯醫用葉治療跌打損傷、肝脾腫大;雲南傣醫用其干根散瘀消腫,治風濕疼痛;新疆維吾爾醫用白花丹莖枝,稱做「夏特然吉印地」。

白花丹又名總管、千里及、鳥面馬、白雪花等,其植物的全草和根部可入藥,具有不錯的藥用價值,是常用於風濕病,關節炎,跌打損傷,皮膚頑固疾病治療的中藥材。白花丹具有毒性,因此用藥上應注意嚴格按照適應症和禁忌症服用。


白花丹是什麼

【別名】

山坡苓、假茉莉、總管、干裡及、鳥面馬、白雪花、野苜莉、隔布草、千檳榔、照藥、天檳榔、白皂藥、白花皂藥、一見消、白花巖陀、白花九股牛、余笑花、白花鐵羅漢、火靈丹、猛老虎。

【來源】

為白花丹科植物白花丹的全草或根。全年均可采,切段曬乾或鮮用。

【原形態】

多年生蔓生亞灌木狀草本,高2-3m。莖細弱,基部木質,多分枝,有細稜,節上帶紅色,除具腺外,光滑無毛。單葉互生;葉柄基部擴大而抱莖;葉片紙質,卵圓形至卵狀橢圓形,長4-10cm,寬1.5-5cm,先端尖,基部闊楔形,無毛,全緣。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長5-25cm;苞片短於萼,邊緣為干膜質;花萼管狀,綠色,長約1cm,上部5裂,具5稜,稜間干膜質,外被腺毛,有粘性;花冠白色或白而略帶藍色,高腳碟狀,管狹而長,長約2cm,先端5裂,擴展;雄蕊5,生於喉處;子房上位,1室,柱頭5裂。蒴果膜質。花期10月至翌年3月,果期2月至翌年4月。

【生態環境】

多生於氣候炎熱的地區,常見於陰濕的溝邊或村邊路旁的曠地。

【資源分佈】

分佈於西南及福建、台灣、廣東、廣西等地。

【性狀】

主根呈細長圓柱形,多分枝,長可達30cm,直徑約5mm,略彎曲,上端著生多數細根,表面灰褐色或棕黃色。莖圓柱形,直徑4-6mm,有分枝,表面黃綠色至淡褐色,節明顯,具細縱稜;質硬,易折斷,斷面皮部呈纖維狀,淡棕黃色.中間呈顆粒狀.淡黃白色.髓部白色。葉片多皺縮破碎,完整者展平後呈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4-9cm,寬3-6cm;上面淡綠色至黃綠色,下面淡灰綠色至淡黃綠色。穗狀花序頂生,萼管狀,被有柄腺體,花白色至淡黃色。氣微,味辛辣。

白花丹的功效與作用


(一)功能主治

祛風,散瘀,解毒,殺蟲。治風濕關節疼痛,血瘀經閉,跌打損傷,腫毒惡瘡,疥癬。

《生草藥性備要》:"散瘡,消腫,祛風。治蛇咬,痢症,去眼膜,迎風下淚;擦癬疥癩,去毒俱妙。"

《嶺南採藥錄》:"其葉搗爛敷跌打傷,能去瘀。"

《四川中藥志》:"治癆傷吐血,虛弱帶下及咳嗽心累。"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祛風除濕,散瘀消腫。根:治風濕骨痛,陳舊性關節扭傷,心胃氣痛。"

祛風除濕:常用於風濕痺證,迎風下淚等證。

散瘀消腫:《生草藥性備要》載:白花丹有;『消腫」之功,《嶺南採藥錄》則載:「能去瘀」。故有散瘀消腫之功,常用於血瘀閉經,跌打損傷等證。

解毒消瘡:《生草藥性備要》載:有「散瘡」之功,故可用於療癤腫,惡瘡,乳癰等證。

殺蟲止癢:本品辛苦,辛能發散,祛風止癢,味苦能殺蟲。可用於治療疥癬。

配金銀花:金銀花性寒味甘,氣味芳香,可清風濕之熱,又解血中之毒,偏於清上焦之熱;白花丹性溫味辛,辛散走竄,善祛風除濕濁,為治瘡之要藥。二者合用,清熱解毒之力強,透達表裡,有異曲同工之妙。

(二)藥理作用

抗菌作用。

民間常用白花丹的根、花、莖或葉的水浸液外用治療燒傷、燙傷。從白花丹中提取的白花丹醌能抑制流感桿菌、腸炎桿菌、腦膜炎雙球菌、葡萄球菌等的生長,顯示很強的抗菌活性。張秀蘭等[7]報道:白花丹的花、莖、葉水浸液對溶血性鏈球菌有較強抑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抗菌作用。曾穎等[8]用白花丹醌配成眼藥水治療沙眼患者,總有效率90.9%,與0.1%利福眼藥水的療效相似。

抗炎和致炎作用。

趙霞等[9]研究發現高濃度白花丹醌可抑制致炎物質白三烯B4 和廿碳烯酸的產生,顯示強烈的抗炎作用;中濃度則刺激AA的代謝,從而增強5-LO和12-LO產物的生成,產生致炎作用;低濃度能明顯降低5-LO產物的生成而產生抗炎作用。

抗腫瘤作用。

甘炳青等對白花丹素的體外活性實驗研究表明,白花丹素對4種腫瘤細胞系Raji、Calu-1、HeLa和Wish都表現出了較強的細胞毒活性。Srinivas等研究了白花丹素誘導子宮癌細胞ME-180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機制。結果顯示白花丹素可明顯抑制ME-180細胞增殖,其可能機制是通過刺激ME-180,細胞內活性氧產生、損傷線粒體,使其膜電位下降,引起ME-180細胞凋亡,而且ME-180細胞凋亡率與白花丹素濃度呈正相關性。

抗肝損傷和肝纖維化作用。

趙鐵建等應用CCl4建立化學性肝損害動物模型,觀察表明白花丹水煎液對四氯化碳所致的急、慢性肝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不同劑量白花丹水煎液能顯著降低血中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的活性和小鼠肝指數。

趙艷麗等通過NB4細胞體外觀察白花丹醌對細胞增殖及凋亡的影響,顯示白花丹醌能夠抑制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細胞系NB4的增殖、誘導細胞凋亡及阻滯細胞週期進程,其作用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

抗氧化作用。

毛紹春等研究結果白花丹提取物對單線態氧自由基、混合自由基、香煙煙氣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別是53.3%、59.1%、26.0%,白花丹提取物具有較好的抗氧化性能力,且抗氧化能力與其質量濃度呈正相關。

升高血糖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白花丹乙醇提取物可以升高血糖,對血液中己糖激酶和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乳酸脫氫酶活性有抑製作用,使糖原分解能力下降,減少糖原分解旁路,降低外周對糖的利用率,導致血糖升高。

對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作用。

BoPaia等評價白花丹根50%乙醇提取物對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作用,結果實驗組大鼠紋狀體內的DA和HVA水平顯著升高,10 mg/kg劑量組的DA和HVA水平明顯高於其他組,20、30 mg/kg劑量組動物的DA和HVA水平雖有下降,但仍高於對照組,運動能力與紋狀體內DA水平有逆向相關性,這可能是提取物中化合物在高濃度時調節了它們對紋狀體DA系統的作用所致。

殺螨作用。

曾鑫年等研究表明白花丹具有明顯的殺螨和殺卵作用,經薄層層析和GC-MS檢測結果,其殺螨主要活性成分為白花丹素。

毒性作用。

白花丹全草及根含有白花丹醌(又名肌松素),為有毒成份。外洗後用其外敷包紮,引起局部紅腫脫皮。多食中毒,可出現麻痺等。可引起流產。若皮膚中毒可用清水或硼酸水洗滌,糜爛時可用硼酸軟膏敷患處,服鮮品中毒後服蛋清、糖水、活性炭。

(三)白花丹的性味歸經

【性味】 辛苦澀,溫,有毒。

1《生草藥性備要》:"味苦,性寒,無毒。"

2《廣西藥植圖志》:"味辛,氣烈,性熱,有大毒。"

3《四川中藥志》:"性溫,味淡,無毒。"

4《嶺南草藥志》:"性微溫;根莖:味微澀微苦;葉:辣,有毒。"

白花丹附方


治風濕關節疼痛,腰腿扭傷(《雲南中草藥》):白花丹根五分至一錢,水煎服或泡酒,每次5毫升,目服二次。

治血瘀閉經(《福建中草藥》):白花丹干根一兩;或加瘦豬肉二兩,水煎服。

治跌打損傷(《福建民間草藥》):本品鮮葉一握搗爛,酌加熱紅酒,摩擦傷日周圍。

治跌打扭傷、蛇咬傷、惡瘡(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本品鮮葉三至四片,與蛇藥配合搗爛外敷,一般敷十五至三十分鐘除去,以免局部起泡。

治肛周膿腫、急性淋巴腺炎、乳腺炎、蜂窩織炎、癤腫(廣西《中草藥新醫療法處方集》):鮮白花丹適量搗爛,用雙層紗布包好,敷於患處至痊癒。

治脾臟腫大(《嶺南草藥志》):白花丹根浸酒服。重症並取葉和糯米搗爛,製成湯丸大蒸熟,晚聞睡醒服l 丸。

治瘧疾(《福建民間草藥》):本品鮮葉七至八片,揉爛,於瘧疾未發前兩小時縛在手脈上(待有燒灼感時取去)。

治腳硬結疼痛(胼胝)(《福建民間草藥》):本品鮮葉一握,稀飯一撮,食鹽少許,搗爛塗貼,日換一次。

治厚皮癬(《廣西藥植圖志》):本品莖葉搗爛擦。

治瘰疬未潰(《福建中草藥》):本品鮮根五錢至一兩,酌加豬瘦肉,水燉服。

治風濕痛、行痺(《經驗方》):本品、威靈仙、雞血籐、夜交籐、海風籐,水煎服。

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經驗方》):本品、大黃、土鱉蟲、川l芎、乳香、沒藥。研為散劑。黃酒調敷患處。

治癤腫(《經驗方》):本品、公英、地丁、魚腥草、雙花、連翹。水煎服。藥渣可外敷或熏洗癤腫。

治迎風流淚眼(《經驗方》):本品、菊花、防風、鴨跖草、白芍。水煎服。

白花丹的副作用

不良反應

白花丹有毒性,中毒劑量時可致呼吸抑制、血壓下降及心搏停止。皮膚與白花丹的葉、根液接觸引起紅腫,脫皮。誤食後出現麻痺,孕婦誤食引起流產;家畜誤食引起瀉下。

解救方法:皮膚中毒可用清水或硼酸水洗滌;如糜爛時用硼酸軟膏敷患處。人中毒後服蛋清、糖水、活性炭。如出現麻痺,可給樟腦等強心興奮劑,靜脈滴注葡萄糖鹽水等對症治療;如孕婦有流產現象可給鎮靜,注射黃體酮及維生素E等保胎療法。

【性味】苦、微溫。有毒。

【用法用量】根:3~5錢(久煎3~4小時以上),孕婦忌服;葉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一般外敷不宜超過30分鐘,局部有灼熱感即除去。

【用藥忌宜】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孕婦禁服。」 用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起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