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魚的營養價值


鮑魚性平、味甘鹹,歸肝經;

功效養血,柔肝,滋陰,清熱,益精,明目

禁忌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適宜夜尿頻、氣虛哮喘、血壓不穩、精神難以集中者。

適宜人群痛風患者及尿酸高者不宜吃鮑肉,只宜少量喝湯;感冒發燒或陰虛喉痛的人忌食;素有頑癬痼疾之人忌食。

鮑魚又名鰒魚、鮑螺、九孔、紫鮑、盤鮑、大鮑、石決明、白戟魚、闊口魚、白冀、鲴魚、明目魚。

鮑魚是海產貝類,同魚毫無關係,倒跟田螺之類沾親帶故。它是海洋中的單殼軟體動物,只有半面外殼,殼堅厚,扁而寬,形狀有些像人的耳朵,所以也叫它"海耳"。

鮑魚補而不燥,養肝明目。自古被人們視為「海味珍品之冠」,素有「一口鮑魚一口金」 之說。

歐洲人早在年前,已把鮑魚當作一種活鮮食用,譽作「餐桌上的軟黃金」;中國在清朝時期,宮廷中就有所謂「全鮑宴」。

鮑魚的營養價值


鮑魚的營養價值極為豐富, 含有二十多種氨基酸,每百克鮮鮑魚肉含蛋白質23.4克,脂肪3.4克,無機鹽鈣32毫克,鐵3.0毫克,還有相當量的碘、鋅、磷和維生素A、D、B1等。鮑魚的營養是澳大利亞核桃的7倍。

富含銅

銅是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營養素,對於血液、中樞神經和免疫系統,頭髮、皮膚和骨骼組織以及腦子和肝、心等內臟的發育和功能有重要影響。

富含鈣

鈣是骨骼發育的基本原料,直接影響身高,調節酶的活性,參與神經、肌肉的活動和神經遞質的釋放,調節激素的分泌,調節心律、降低心血管的通透性,控制炎症和水腫,維持酸鹼平衡等。

富含膽固醇

維持細胞的穩定性,增加血管壁柔韌性。維持正常性功能,增加免疫力。

富含蛋白質

具有維持鉀鈉平衡,消除水腫。提高免疫力。調低血壓,緩衝貧血,有利於生長發育。

富含鮑素

鮑魚的肉中還含有一種被稱為「鮑素」的成分,實驗表明,它能夠提高免疫力,破壞癌細胞代謝過程,能提高抑瘤率,卻不損害機體的正常細胞,有保護機體免疫系統的作用。

適宜人群

適宜出現頭暈、乏力、易倦、耳鳴、眼花,皮膚黏膜及指甲等顏色蒼白,體力活動後感覺氣促、骨質疏鬆、心悸症狀的人群。

適宜厭食、偏食,不易入睡、易驚醒,易感冒,頭髮稀疏,智力發育遲緩,學步、出牙晚或出牙不整齊,陣發性腹痛腹瀉,X或O型腿,雞胸的少年兒童。

適宜抽筋乏力,關節疼,頭暈,貧血及產前高血壓綜合征,水腫及乳汁分泌不足的孕婦及哺乳期婦女。

適宜骨痛,牙齒鬆動、脫落,駝背,食慾減退,消化道潰瘍多夢,失眠,煩躁,易怒的老年人。

適宜消瘦,免疫力低,記憶力下降,貧血,水腫等症狀的人群。

適宜生長發育停滯的兒童。

鮑魚的功效與作用

中醫稱鮑魚功效可平肝潛陽,解熱明目,止渴通淋;主治肝熱上逆,頭暈目眩,骨蒸勞熱,青肓內障,高血壓眼底出血等症。

鮑魚具有滋陰補養功效,是一種補而不燥的海產,吃後沒有牙痛、流鼻血等副作用。《食療本草》記載,鮑魚「入肝通瘀,入腸滌垢,不傷元氣。壯陽、生百脈。」鮑魚的殼,中藥稱石決明,因其有明目退翳之功效,古書又稱之為「千里光」。石決明還有清熱平肝、滋陰壯陽的作用,可用於醫治頭暈眼花、高血壓及其他類症。

現代研究表明,鮑魚肉中能提取一種被稱作鮑靈素的生物活性物質,實驗表明,它能夠提高免疫力,破壞癌細胞代謝過程,能提高抑瘤率,卻不損害機體的正常細胞,有保護機體免疫系統的作用。鮑魚能雙向性調節血壓,原因是鮑魚能「養陰、平肝、固腎」,可調整腎上腺分泌。鮑魚有調經、潤燥利腸之效,可治月經不調、大便秘結等疾患。

鮑殼是著名的中藥材--石決明,古書上又叫它千里光,有明目的功效,因此得名。石決明還有清熱、平肝息風的功效,可治療頭昏眼花和發燒引起的手足痙攣、抽搐以及高血壓與其他炎症。

鮑魚的相關典籍論述

《日用本草》:補中益氣。

《本經逢原》:闊口魚,能開胃進食,病人食之,無發毒之慮,食品中之有益者也。

《隨息居飲食譜》:鮑魚,甘溫。行水,調中。多食能動痼疾。

鮑魚的做法

鮑魚香菇雞湯


材料: 碎鮑魚片;老雞半隻(可請肉鋪先去皮去油),或用竹竹絲也可(膠質很多);香菇幾朵;姜少許;鹽少許。

做法:

(1)鮑魚片洗淨(不用泡)

(2)香菇泡軟

(3)老雞洗淨汆燙一下

(4)另再燒一鍋水,待水滾後將材料全放入,待水開後再轉小火煮3~4小時,鮑魚片才會軟且入味

(5)上桌前再放鹽即可。

鮑魚鵪鶉


材料:鮮鮑魚200克,鵪鶉2只,蘑菇25克,黃瓜200克,花生油750克(實耗75克),料酒10克,醬油5克,精鹽4克,雞骨湯250毫升,蛋清1個,大蔥3克,胡椒粉2克,生薑2克,芝麻油5克,大蒜1克,澱粉10克。

做法:

(1)將鮑魚洗淨,控干,切成寬3片;蘑菇水發後,去蒂梗,洗淨,再將鵪鶉摜死,去淨毛,去骨髒,洗淨,去骨,將肉切成3厘米見方的塊,裝入盆內,加1.5克鹽、蛋清、5克澱粉,拌勻;大蔥去皮,洗淨,切成長3段;生薑去皮,大蒜去皮,洗淨後切剁成碎;黃瓜洗淨,切絲。

(2)炒鍋燒熱,放入花生油,燒至七成熱時,投入鵪鶉肉,劃散,翻炸2分鐘後,撈出,控油,余油倒入油罐。

(3)炒鍋留25克豆油,燒熱,倒入蔥段、青豆,翻炒幾下,倒入過油後的鵪鶉,加醬油、糖、料酒和200毫升清水,蓋上蓋,用中火煨3分鐘,加味精,用澱粉勾芡,淋上芝麻油,撒上焙好的芝麻,即可。

五彩炒鮑魚


材料:淨鮮鮑魚250克,紅蘿蔔50克,鮮筍50克,青辣椒50克,韭黃50克,水發冬菇50克,蒜茸1克,姜絲1.5克。

調料:精鹽5克,芡湯35克,紹酒10克,濕澱粉10克,淨芫茜25克,芝麻油5克,花生油500克(約耗50克)。

做法

(1)將鮑魚、紅蘿蔔、鮮筍、青辣椒、冬菇分別切成長6厘米,寬0.3厘米的絲狀。將鮑魚絲放入炒鍋滾至熟,倒入漏勺濾去水;再將紅蘿蔔絲、鮮筍絲放入炒鍋,加精鹽(6克)滾至熟,倒入漏勺濾去水。

(2)用旺火燒熱炒鍋,下油涮鍋後,放入蒜茸、姜絲,烹紹酒,再放入鮑魚絲、紅蘿蔔絲、鮮筍絲、韭黃、辣椒絲、冬菇絲、用芡湯加濕澱粉調芡,加色尾油(15克),裝盤。

清蒸鮑魚


材料:新鮮鮑魚200克左右,鹽5克,料酒10克,小蔥10克,味精2克,姜30克,醋20克,花椒5克,醬油15克,香油5克。

做法:

(1)將鮑魚兩面剞上斜直刀,由中間切開;

(2)蔥姜洗淨,蔥切條,姜一半切末,另一半切片;

(3)將鮑魚擺盤中,加料酒、味精、湯100毫升、蔥條、薑片、花椒和鹽,上屜蒸;

(4)蒸10分鐘左右取出,揀出蔥、姜、花椒;

(5)碗內加入醋、醬油、薑末、香油兌成薑汁;

(6)食時,將薑汁與鮑魚一起上桌,蘸薑汁吃

醬燜鮑魚

材料:小鮑魚600克,蔥花、姜、蒜。

調料:醬、鮮湯、雞精、鹽、料酒、胡椒粉、糖、澱粉。

做法:

(1)將小鮑魚刷洗乾淨,放入沸水中略燙至兩分熟,放入料酒除腥味,撈出瀝干水分;

(2)坐鍋點火待油熱,放入薑蔥蒜,再加入醬炒香後,依次放入料酒、雞精、鹽、糖和胡椒粉,再加入高湯;

(3)把鮑魚放入湯內燜幾分鐘,待入味後盛出,在鍋內剩餘的少許湯汁內加入澱粉和蔥花,淋在鮑魚上即可食用。

鮑魚粥


材料:鮑魚0.5只,薑片3片,蒜片2片,蔥2根,香菜2根,米1杯,水7杯

做法:

(1)將鮑魚洗淨,切粒

(2)大米泡半小時以上,瀝干

(3)油鍋爆香薑片和蒜片下鮑魚粒炒至白色,下大米一起炒香。

(4)將炒好的鮑魚米加入7杯水,大火煮開。開後立刻關火,全部倒入電飯煲內,關上蓋子閥門,打開保溫檔。

(5)開蓋時加鹽和香菜或者蔥花就可以了。

紅燒鮑魚


材料:干紫鮑、老母雞、淨火腿、干貝、烤魚翅湯、干貝湯、白糖、精鹽、醬油、料酒、澱粉、雞油等。

做法:

(1)將干紫鮑用水發制好,加入雞肉,火腿,干貝,上火燜3小時後,將鮑魚取出,原湯過羅備用;

(2)將鮑魚剞上花刀,再斜切成半厘米厚的片;

(3)將100克燜鮑魚的原湯和kao魚翅的湯,干貝湯一起放進雙耳鍋,煮沸後放入鮑魚片,滾煮10分鐘,加入白糖、精鹽、醬油、料酒等調料,以澱粉調成濃汁,出鍋前加少許雞油。

鮑魚食用注意事項

(一)鮑魚的清洗

鮑魚乾


先用冷水浸泡4小時,然後放入60℃左右的熱水中浸泡4小時,再換清水放入鍋內微火煮,待煮開後,立即撈出置入涼水盆中。這樣反覆幾次,等到鮑魚膨脹時為止。

鮑魚片


鮑魚片的泡發,一般有以下兩種。

其一,可用清水發。即把鮑魚片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置爐中煮上10至24小時,見加熱發透即可。

其二,也可採用雞骨湯來發。採用此方法需先用溫水將鮑魚片泡半天,並用刷子刷去污垢,洗至變白。然後將鮑魚放在砂鍋內,加兩隻母雞腿,或用雞骨也可,再加蔥、姜、黃酒和清水,用微火燜上4個小時左右,即可發好。

(二)鮑魚的烹飪與識別

一定要烹透,不能吃半生不熟的,有些人每啖鮑魚就胃痛,這是因為它的高蛋白質頗難消化的緣故。

識別優質鮑魚:優質鮑魚呈米黃色或淺棕色,質地新鮮有光澤,橢圓形,身體完整,肉厚飽滿。劣質鮑魚顏色灰暗、褐紫,無光澤,有枯乾灰白殘肉,魚體表面附著一層灰白色物質,甚至出現黑綠霉斑。

鮑魚以個體均勻、個大、橢圓形、體潔淨,背面凸起,肉厚,紫紅色有黃色,有光澤,味香鮮,乾貨表面有白霜為上品。

(三)禁忌人群

夜尿頻、氣虛哮喘、血壓不穩、精神難以集中者適宜多吃鮑魚;糖尿病患者也可用鮑魚作輔助治療,但必須配藥同燉,才有療效;

痛風患者及尿酸高者不宜吃鮑肉,只宜少量喝湯;雖然鮑魚人人愛吃,但感冒發燒或陰虛喉痛的人不宜食用;素有頑癬痼疾之人忌食。

(四)食物相剋

鮑魚忌與雞肉、野豬肉、牛肝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