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經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倒經症狀

倒經大多是由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病因可能和各髒層上皮分化異常相關。血液病也是引起倒經的因素之一。

月經是性成熟婦女生理表現的主要特徵,是在內分泌系統的週期性調節下,子宮內膜發生週期性變化而出現的週期性子宮出血,屬於正常生理現象。而倒經是指婦女於經行前後或正值經期,就會出現有規律的、同期性的鼻血,有的還會伴有吐血、外耳道流血、眼結膜出血、便血等,現代醫學稱為“代償性月經”或“替代性月經”,此種現象若反覆發作不愈,往往會導致月經週期紊亂,嚴重者會引起貧血症而影響身體健康。由於鼻粘膜等上述器官對卵巢分泌的雌激素較為敏感,雌激素可使其毛細血管擴張、脆性增加,因而易破裂出血。有人認為鼻粘膜與女性生殖器官之間有生理上的聯繫,故倒經多為鼻粘膜出血。也有人認為,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引起倒經的原因。此病多見於青春期女性。

目前,對倒經還沒有較理想的治療方法。一般治療原則是,有局部病變就糾正局部病變,多採用電灼出血點及子宮內膜異位灶。如無明顯局部病變發現,而衄血、吐血量甚多時,可採用單純孕激素假孕療法或雄激素治療,也有人主張長期應用雌激素-孕激素週期治療,但效果均不理想。

倒經病因

現代醫學:鼻腔粘膜與女性生殖器官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繫,近些哺乳動物的嗅覺神經與性中樞的聯繫密切,所以一些學者將鼻粘膜視為原始的性器官組成部分。鼻粘膜的某些特定區域對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反應非常敏感。

實驗研究發現,給猴子注射雌激素可使它們的鼻粘膜充血、發紅,血管隨之改變,有的患者有經前期緊張症,其鼻粘膜可出現過度充血、水腫及鼻溢現象,鼻出血則是這種變化加劇的表現。正常的月經來潮是由於雌激素的週期性變化而使子宮粘膜皺縮,小動脈極度彎曲及收縮,內膜表層血運停滯,缺血壞死,乃致出血,月經就這樣形成了。由於鼻粘膜這一激素變化的敏感,也發生上述生理改變,這就導致了鼻出血的週期發生。

祖國醫學:將該病稱為“經行吐衄”、“逆經”,認為火熱氣逆、熱傷經絡是發生本病的主要機理,而伴隨月經週期性發作又與經期沖氣偏盛和患者體質有密切關係。中醫理論認為,婦女經前或經期氣血匯聚衝脈,血海盛實,沖氣較盛,若患者平素情志不暢,肝經鬱火,或肺腎陰虛,虛火上炎,或平素嗜食辛辣燥熱,胃中伏火上攻,均可擾及衝脈,導致“沖之得熱,血必妄行”,則血逆上溢而發為吐衄。

倒經診斷

代償性月經與月經來潮同時發生或只有週期性代償性月經。若代償性月經與子宮出血同時發生,則可能前者出血少而後者出血多,或反之。有的閉經時有全身不適及盆腔墜脹感,而代償性月經一出現,症狀即消失,檢查時可在相關位置找到出血部位。若在鼻腔則表現為典型的週期性鼻出血。診斷根據臨床表現及出血部位活檢即可確診,須排除子宮內膜異位症和其他病變。

倒經治療

倒經西醫治療

這種“倒經”現象的女子常伴有月經量少或停經,時間長了,會引起月經週期紊亂,或貧血。所以要積極治療。平日還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刺激,忌食辛辣生冷食物,也可有效地防治月經倒流之症。

西醫治療

1、局部止血表淺出血如鼻、眼瞼、外耳道以及皮膚等處可用壓迫、激光、電灼等止血;鼻出血時也可用麻黃鹼、萘甲唑林(鼻眼淨)之類能使血管收縮的藥水棉球塞入鼻腔以止血。局部處理很重要。一旦出現鼻出血,可用乾淨的棉花或軟紙填塞鼻腔,用手輕輕向內、向上壓迫鼻翼,鼻或頭部用冷毛巾冷敷。家中常備些麻黃素、鼻眼淨之類能使血管收縮的藥水,將之滴在棉花上,再塞入鼻腔,則效果更好。如果出血量多,自己止血有困難,應及時到醫院請醫生處理。

2、激素治療可用孕激素。

倒經中醫治療

當前疾病暫無相關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