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脂肪肝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中度脂肪肝症狀

中度脂肪肝患者表現為食慾減退,消化不良,腹瀉等消化道症狀,大量脂肪長期浸潤肝臟,可使肝臟細胞發生慢性炎症,一旦出現自覺症狀,其肝臟已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壞死及纖維化。肝功能輕度異常,脂肪量為肝臟重的10%~25%,轉氨酶,膽紅素輕度或中度升高,並常伴有脂肪性肝炎,B超肝切面前半部回聲粗而強,肝切面後半部回聲明顯減低,肝面光帶降低。

中重度脂肪肝可有食慾不振、腹脹、疲倦乏力、發熱、噁心、嘔吐、體重減輕、右上腹壓痛或叩擊痛等症狀。肝臟輕度腫大可有觸痛,少數病人可有脾腫大和肝掌。

當肝內脂肪沉積過多時,可使肝被膜膨脹、肝韌帶牽拉,而引起右上腹劇烈疼痛或壓痛、叩擊痛、發熱、白細胞增多,而這些症狀易誤診為急腹症,所以,應與肝膽胃系統疾病相鑒別,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胃炎等。以明確診斷,及時進行對症治療。

中度脂肪肝病因

病因之一:長期酗酒酒精是損害肝臟的第一殺手。

病因之二:營養過剩長期攝入過多的動物性脂肪、植物油、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

病因之三:營養不良肥胖者容易得脂肪肝,但並不是說瘦人就不會得脂肪肝。

病因之四:糖尿病、肝炎、甲亢,重度貧血等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由於胰島素,他們發生脂肪肝的比率較無糖尿病者要多2倍。

病因之五:藥物性肝損害藥物性肝損害占成人肝炎的1/10,脂肪肝是常見類型。有數十種藥物與脂肪肝有關,如四環素、乙酰水楊素、糖皮質類固醇、合成雌激素、胺碘酮、硝苯地平、某些抗腫瘤藥物及降脂藥等,都可以導致脂肪在肝內積聚。

病因之六:高質血症高膽固醇血症與脂肪肝關係密切,其中以高TG(甘油三酯)血症關係最為密切,絕大多數常伴有肥胖、糖尿病和酒精中毒。此外,某些工業毒物,如黃磷、砷、鉛、銅、汞、苯、四氧化碳等也可導致脂肪肝。妊娠、遺傳或精神、心理與社會因素,如多坐、少活動,生活懶散等也與脂肪肝發生有關係。

中度脂肪肝診斷

脂肪肝早期的上腹部症狀主要表現為上腹部的特殊不適感,主要變現為肝臟腫大,肝區疼痛或者壓痛,白細胞增多,發熱,頭暈,脈搏緩慢,流涎等症狀均是脂肪肝的早期症狀的表現。

蜘蛛痣是脂肪肝早期的症狀之一,其發生於肝臟對體內雌性激素的滅火能力降低有關,急慢性肝炎,脂肪肝或者肝硬化均有發生蜘蛛痣的可能。

維生素缺乏症是脂肪肝的早期症狀之一,主要表現為周圍神經炎,口角炎,舌炎,角化過度等症狀。

中度脂肪肝治療

中度脂肪肝中醫治療

大柴胡湯加減

組方:柴胡,黃芩,芍葯,法半夏,枳實,大黃,大棗,姜,海藻等。

功效與主治:以柴胡,芍葯疏肝行氣,法半夏,海藻化濕軟堅,散鬱結之痰濕,枳實,黃芩,大黃洩熱消積,大棗生薑調中合理,作為佐藥,本方有疏肝行氣,化痰消積功用。

用法:水煎服,1天1劑,1天2次。

痛瀉要方

組方:白朮,白芍,陳皮,防風等。

功效與主治:治宜補脾益肝,祛濕止瀉,方中白朮苦甘而溫,補脾燥濕以治土虛,為君藥。白芍酸寒,柔肝緩急止痛,與白朮相配,於土中洩木,為臣藥。陳皮辛苦而溫,理氣燥濕,醒脾和胃,為佐藥。配伍少量防風,具升散之性,兼具佐食之用四藥相合,可以補脾勝濕而止瀉,柔肝理氣而止痛,使脾健肝柔,痛洩自止。

用法:水煎服,一天一劑,1天2次。

補中益氣湯加味

組方:黃芪,黨參,白朮,陳皮,升麻,柴胡,炙甘草等。

功效與主治:方中黃芪補氣益肺固表;黨參、白朮、炙甘草益氣健脾和中;陳皮疏肝理氣,柴胡,升麻助黨參、黃芪以升舉陽氣,更有利於健脾沒適用於肝脾氣虛型脂肪肝。

中度脂肪肝西醫治療

當前疾病暫無相關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