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歇性精神病(別名:間歇性精神分裂症)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間歇性精神病症狀

精神時而正常,時而不正常,在精神正常的情況下,頭腦是清醒的,具有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在發病的時候,就喪失了辨認是非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 即其精神病是處於間斷性發作的狀態。基於間歇性精神病人的這一特點,刑法規定,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實施了刑法規定的犯罪行為,造成危害結果 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因為這時他具有與正常人同樣的行為能力;而在其發病期間喪失辨認是非和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時候實施了刑法規定的犯罪行為,造成危害結 果的,不負刑事責任。判斷一個人是否屬於間歇性精神病人,以及其在實施危害社會行為的時候是處於精神正常狀態還是處於精神病發病狀態,也必須根據刑法和刑 事訴訟法的規定,按照法定程序進行鑒定。

特徵性精神症狀如下:

1、意志活動減退

少動、孤僻、被動、退縮;社會適應能力差與社會功能下降;行為離奇,內向性;意向倒錯等。

2、聯想障礙

思維鬆弛(思維散漫)、破裂性思維、邏輯倒錯性思維、思維中斷、思維湧現(強制性思維)或思維內容貧乏及病理性象徵性思維。

3、情感障礙

情感淡漠、遲鈍、情感不協調(不恰當)及情感倒錯或自笑(癡笑)。

4、其他常見症狀

妄想:特點多為不系統、泛化、荒謬離奇;原發性妄想(妄想知覺);幻覺,以言語性幻聽多見,評論性、命令性幻聽,其他精神自動症等一級症狀及緊張症症候群等。

 

間歇性精神病病因

精神分裂症無論從生物學或是方法學角度而言,都是一個十分複雜的疾病。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和發病機制、治療和預防,一直是精神病學研究的中心課題。傳統醫學模式強調生物性的病因,按照這一觀點,精神分裂症屬於原因不明的疾病。因為,自從發現致病微生物後,人們習慣把各種疾病的病因都看成是單一的因素,如果找不到單一病因就認為是“病因未明”。許多常見疾病都可以認為是病因未明,例如高血壓、胃潰瘍等。精神分裂症當然也屬於這一類。不過,這一傳統概念已有所變化,反映在20世紀70年代以來疾病模式的變化方面,即由原來的生物醫學模式轉化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這意味著對多數疾病來說,其發病不是絕對地取決於單一因素,例如感染結核分枝桿菌後不一定就患肺結核(實際上多數不患肺結核),是否患病還決定於本人當時的精神和軀體狀況,而這些又和其環境條件密切相關。就精神分裂症而言,有些人認為它也是由許多因素綜合作用引起的。有人甚至認為,即使在將來,也無法找出能解釋所有精神分裂症的單一致病因素。因此本文介紹的病因學研究將涉及臨床遺傳學、分子遺傳學、腦影像學神經發育和心理社會因素等多個領域。

人腦作為一個有著嚴密保護結構的複雜器官,其功能也十分複雜;研究中,一般較難取得大量活體腦標本;而且精神分裂症患者或是認知能力受到損害,或是無法按要求與科研人員進行合作;加之長期使用抗精神病藥物,使得腦內生化狀況發生變化,進而影響腦部的結構、功能或其他方面;停藥又會導致精神症狀反覆;症狀的多樣性也是研究的一個難點,如同一個患者,在不同時間會發生症狀波動;此外,症狀多樣性和波動性又會因抗精神病藥物的使用而不易識別,等等,上述種種情況共同構成精神分裂症研究的複雜性。正是由於這些研究的複雜性,所以在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學研究中困難重重。故迄今為止,該病原因尚未完全闡明。

遺傳因素:群體遺傳學研究結果證明,精神分裂症屬於多基因遺傳的複雜性疾病,其遺傳度為60%~80%。因此遺傳因素是精神分裂症最可能的一種素質因素。最早的家系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症患者親屬罹患該病的概率高於一般居民數倍,患病率隨血緣關係的密切程度而增加;先證者病情越重,親屬患病概率越高。 Kallmann(1938)統計1,087名精神分裂症先證者親屬中的發病率,各級親屬中的發病幾率(Morbidity risk rate)為4.3%~16.4%,其中以子女、同胞及父母最高。上海(1958)對11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54,576名家屬成員的調查,近親中以父母及同胞的精神分裂症患病率最高。精神分裂症孿生子的研究,發現單卵孿生的同病率是雙卵孿生的4~6倍 (Kallmann,1946;Kringlen,1967)。為排除本病發生的環境因素而進行的雙生子和寄養子研究發現,同卵雙生子(MZ)同病率為雙卵雙生子(DZ)的3倍;父母為精神分裂症患者,其子女被寄養後患病率與不被寄養者相同,明顯高於父母正常的寄養兒。Heston(1966)將本病患者母親的47名子女自幼寄養出去,由健康父母撫養,與50名雙親健康者的子女作對照。至成年後,實驗組有5人患精神分裂症,22人有病態人格;對照組無精神分裂症病人,9人有病態人格,差別有顯著性。提示遺傳因素在精神分裂症中的重要地位。

20世紀80年代Sherrington進行了相應染色體區域的連鎖分析研究後(Sherrington R,1988),提出在第5號染色體長臂有一導致精神分裂症的顯性基因。1年後,Sherrington課題組在進行了大規模樣本研究之後,又撤銷了該假說。目前,多數作者認為尋找控制精神分裂症發病的某一特定基因幾乎不太可能。大量的實驗研究結果提示,精神分裂症可能是多基因遺傳,由若干基因的疊加作用所致。

間歇性精神病診斷

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可診斷。

間歇性精神病治療

間歇性精神病西醫治療

當患者出現類似的精神症狀時,應及時帶病人到醫院接受鑒定和檢查,發現疾病立即治療,不可拖延懈怠,否則病情一旦發展就有可能造成對自身和對他人的危害性,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在我國,患者僅能得到藥物治療或簡單的心理治療和護理根本不科學,破壞了精神疾病的科學治療模式,極容易因操作失誤起反作用。即使不計算各種原因引發的中斷治療,最好的結果也是患者“好一半”——西藥的產生的虛胖、反應遲鈍等副作用嚴重、終生服藥控制住症狀、社會能力衰退。

有患者家屬曾形象的說:“這樣治病,就算一直用這藥控制住不復發病人也成了“廢人”。

由中國醫學科學研究院研製的“張璣晴神多因素綜合干預療法”逐漸成為精神疾病的主流療法,該療法解決患者單一治療的弊端,同時避免了西藥的毒副作用及社會能力的衰退。

此外,給患者創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環境、學習環境,減少或避免精神刺激,對治癒疾病十分重要。最容易治癒的病人是得到很好的照顧和治療,有良好的生活環境和人際關係的病人。尤其注意幫助患者克服性格上的弱點,鍛煉他們的意志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間歇性精神病中醫治療

當前疾病暫無相關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