噫氣(別名:噯氣)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噫氣症狀

與短促衝擊有聲的呃逆不同。飽食之後,偶有噫氣,無其他兼症,不屬病態,多可自愈。臨床根據噯聲和氣味的不同,以辨證之虛實。噯氣酸腐,兼脘腹脹滿者,多為宿食停滯,屬實證。

噯聲頻作而響亮,噯氣後脘腹脹減,噯氣發作因情志變化而增減者,多為肝氣犯胃,屬實證。  

噯氣低沉斷續,無酸腐氣味,兼見納呆食少者,多為胃虛氣逆,常見於老年人或久病體虛之人,屬虛證。  

噯氣頻作,無酸腐氣味,兼見脘痛者,多為寒邪客胃,屬寒證。  

尤其是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伴有噯氣症狀。

噫氣病因

飲食因素(20%):

飲食不節,恣食生冷水果或粘滑難消化等物,致使損傷脾胃,其物滯於中宮,宿食不化故為噫氣。《病源論》曰;“谷不消,則脹滿而氣逆,所以好噫而吞酸。”

脾胃不和(20%):

噫氣之病機,主要是脾胃不和,胃氣上逆所致。胃為水穀之海,無物不受,若因飲食不調,起居不時,致脾胃陰陽不和,脾之清陽不升,胃之濁陰不降,或胃中生痰生火,或脾胃虛衰,致使胃氣上逆而為噯氣。

外感風寒(20%):

寒氣客於胃,可致噫氣。如《傷寒論》曰;“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鞭,噫氣不除” 。  

憂愁思慮過度,因傷脾胃;或暴怒傷肝,肝氣乘胃皆可致噫氣。  

病後或年邁脾胃虛弱,胃虛氣逆,可致噫氣。  

 

噫氣診斷

鑒別診斷:

噫氣屬胃氣失和而上逆的一種表現。與短促衝擊有聲的呃逆不同。飽食之後,偶有噯氣,無其他兼症,不屬病態,多可自愈。臨床根據噯聲和氣味的不同,以辨證之虛實。噯氣酸腐,兼脘腹脹滿者,多為宿食停滯,屬實證。

A.食滯停胃噫氣:噯氣伴有(不消化的)酸腐臭味,噯聲悶濁或噁心,噯氣不連續發作,胸脘痞悶,不思飲食,大便有(不消化的)酸腐臭味或便秘,舌苔厚膩,脈象滑實。治療可用枳實導滯丸或保和丸。  

B.肝氣犯胃噫氣:噯氣頻繁,噯聲響亮,胸悶不舒,脅肋隱痛,舌苔薄白,脈弦。治療可用柴胡疏肝散、氣滯胃痛顆粒、疏肝健胃丸。  

C.脾胃虛弱噫氣:噯氣斷續,噯聲低弱,嘔泛清水,不思飲食,面色白或萎黃,舌質淡苔薄白,脈虛弱。治療可用人參健脾丸。

噫氣治療

噫氣西醫治療

當前疾病暫無相關療法。

噫氣中醫治療

1、寒性  

{病因}飲食不節,過食生冷。  

{病機}脾胃屬土,位居中州,主受納水谷並運化精微。若脾胃陽虛,寒氣客於胃,則納化失職,其氣厥逆從下而上,出於口而為噯氣。  

{病狀}嘔吐洩瀉,脘腹疼痛,畏寒不渴,宿食不化,噯氣頻頻,喜唾涎沫,舌淡苔白,脈象沉遲。  

{診斷要點}嘔吐脘痛,畏寒不渴,宿食噯氣,脈象沉遲。  

{治則}溫胃散寒。  

{方要}理中湯,姜棗丸。  

2、熱性  

{病因}飲食不節,過食辛熱。  

{病機}過飲則脾濕,過食辛熱油膩之物則生痰,痰火客於胃府,痰隨火而升降,火引痰而橫行,致使脾胃之陰陽升降失調,而為噯氣。  

{病狀}面赤而熱,胸隔膨悶,口乾唇燥,渴不欲飲,咳吐熱痰,時噯熱臭,舌苔黃膩,脈象滑數。

{診斷要點}面赤熱熱,渴不欲飲,噯氣熱臭,脈象滑數。  

{治則}清氣化痰。  

{方藥}清氣化痰丸,噯氣方。  

3、虛性

{病因}飲食不節。  

{病機}脾胃虛弱,運化失司,因致痰濁內阻,胃氣上逆,所以噯氣不除。  

{病狀}面黃肌瘦,心下痞硬,飲食不化,時時噯氣,大便秘結。舌苔濁膩,脈象弦虛。  

{診斷要點}面黃肌瘦,飲食不節,時時噯氣,脈象弦虛。  

{治則}補中降逆。  

{方藥}旋覆代赭湯。旋覆花三錢,代赭石三錢,人參二錢,半夏三錢,甘草一錢,生薑一錢,大棗四枚。

4、實性  

{病因}飲食不節。  

{病機}傷於飲食,損及脾胃,宿食不化,食積壅滯,阻塞氣機,胃氣上逆,逐為噯氣。  

{病狀}胸脘痞滿,腹脹而痛,宿食不下,噯氣吞酸,嘔吐洩瀉,不欲飲食,舌苔黃膩,脈象弦滑。  

{診斷要點}脘腹脹痛,噯腐吞酸,嘔瀉畏食,脈象弦滑。  

{治則}和胃消食。  

{方藥}保和丸。  

噯氣方;南星二錢,半夏三錢,石膏五錢,香附三錢,共為丸或做湯服。  

備用良方  

1、姜蜜煎;治久咳噫。生薑汁半合,蜜一匙,煎溫呷,三服愈。

2、孫氏方;治諸氣呃噫;橘皮二兩,水一斤,煎五合,頓服,或加枳殼尤良。  

3、經驗方;治呃噫不止。川椒四兩炒研,麵糊丸,梧子大,每服十丸,酢湯下療效高。  

4、本事方;治傷寒呃噫。枳殼半兩,木香一錢,為末,每白湯服一錢,未知再進。

(以上提供資料及其內容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