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腸旁疝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盲腸旁疝症狀

如果小腸突入回盲部隱窩內形成盲腸旁疝,並造成不完全性腸梗阻時,其症狀和體征為反覆發作的右下腹間歇性絞痛,有時亦可表現為轉移性右下腹痛,部分病人伴有反射性噁心,嘔吐,但腹脹可能不明顯,腹痛發作時,往往能在右下腹觸及到一包塊,當突入回盲部隱窩內的小腸回納後,腹痛緩解,包塊也隨之消失。

盲腸旁疝病因

(一)發病原因

在回盲部周圍有3個隱窩,一般均較小,不大可能形成內疝,若其過大,過深,在腹內壓增高的情況下有可能使小腸突入其內,形成內疝,並造成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腸梗阻。

(二)發病機制

由於胚胎時期中腸的旋轉,在回盲部形成了3個隱窩,即回盲上隱窩,回盲下隱窩和盲腸後隱窩,回盲上隱窩和回盲下隱窩是迴腸動脈分支時,腹膜發生皺褶形成的,盲腸後隱窩則是由於腸旋轉過程中不正常所造成的,正常情況下,盲腸旋轉下降至右髂窩中,並完全附著在右髂窩的後腹壁上,如果此過程發生某種程度的異常可形成一與腹腔相通的盲腸後隱窩。

1.回盲上隱窩(superior ileocaecal recess) 又稱回結腸窩或Luschka窩,是由供應回盲結合部前面的回結腸動脈的分支-盲腸前動脈,被腹膜包被形成的弓形腹膜襞,稱盲腸血管襞(vascular cecal fold),或稱回盲上皺襞(superior ileocaecal fold)而形成的一狹窄間隙;其前界為盲腸血管襞,後方是迴腸系膜,右側界是回盲交界部,下方為迴腸末段,隱窩口開向左下方,該隱窩在兒童中常見,通常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小,老年人明顯減小並常常消失。

2.回盲下隱窩(inferior ileocaecal recess) 迴腸末端前下面至闌尾系膜前面的腹膜皺襞叫做回盲襞或回盲下襞,與盲腸血管襞不同,一般不含血管,在回盲襞(ileocaecal fold)和闌尾系膜之間的深部有一間隙,即為回盲下隱窩,又稱回盲腸窩(圖1),回盲下隱窩前界是回盲襞,上方是迴腸後面及其系膜,右側為盲腸,後方為闌尾系膜的上部分,隱窩口開向左下方。

據統計,約60%~85%個體有回盲下隱窩,而且年輕人此隱窩比較明顯,隨年齡增長常被脂肪填滿。

3.盲腸後隱窩(retrocecal recess) 盲腸後面與腹後壁之間的一間隙(圖1),約10%的個體有盲腸後隱窩,其大小,範圍個體差異很大,偶爾可向上伸延到升結腸後方相當距離,其深度足以允許伸入整個手指,盲腸後隱窩前方為盲腸(偶爾是升結腸下部),後界是髂窩處腹膜壁層,兩側是盲腸到髂窩腹膜延續形成的盲腸襞(caecal folds),亦稱腹壁結腸襞(parietocolic folds),闌尾常處於盲腸後隱窩中。

如果以上回盲部周圍的隱窩過大過深,在腹內壓增高的情況下有可使小腸突入其內,形成內疝;並造成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腸梗阻,臨床上,腸管突入回盲上隱窩和回盲下隱窩較突入盲腸後隱窩形成的內疝多見。

盲腸旁疝診斷

綜合文獻報告,盲腸旁疝術前確診相當困難,多數是在手術探查時明確診斷的,當病人有右下腹反覆發作的間歇性疼痛,且腹痛發作時右下腹可觸及包塊,腹痛緩解後包塊隨之消失,甚至在慢性病史的基礎上出現急性腸梗阻表現,並有壓痛包塊,應考慮到盲腸旁疝的可能。

依據病人病史,病情選擇腹部B超和(或)CT檢查,鋇劑灌腸X檢查,血清癌胚抗原(CEA)等檢查,應與急性闌尾炎,闌尾膿腫,右側卵巢囊腫蒂扭轉,盲腸腫瘤相鑒別,必要時手術探查並治療。

盲腸旁疝治療

盲腸旁疝西醫治療

腸旁疝有隨時發生絞窄可能,一旦明確診斷,應手術治療。如高度懷疑為本病時,亦應積極爭取手術治療。手術方式有2種:

1.復位疝入腸管、閉合疝環口,防止其復發。  

2.沿疝囊無血管區剪開疝囊,使之敞開成為腹膜腔的一部分。

盲腸旁疝中醫治療

當前疾病暫無相關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