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別名:高致病力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禽類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症狀

1、潛伏期

尚未有準確報道,目前估計在7天以內,一般為1~3天。

2、臨床症狀

H5N1病毒感染者多呈急性起病,早期表現類似普通型流感,主要為發熱,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熱程1~7天,一般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適,部分患者可有噁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症狀,多數輕症病例預後良好,重症患者病情發展迅速,可出現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肺出血,胸腔積液,全血細胞減少,腎衰竭,敗血症,休克及Reye綜合征等多種併發症,嚴重者可致死亡,治療中若體溫持續超過39℃,需警惕重症傾向,H7N7感染者症狀較輕,大多數患者可出現眼結膜炎,少數患者伴有溫和的流感樣症狀,H9N2感染者僅引起一過性的流感症狀,尚無死亡病例報道。

3、體征

重症患者可有肺部實變體征等。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病因

(一)發病原因

1878年禽流感首次發生於意大利,當時稱之為雞瘟,1900年首次發現其病原體,認為是一種濾過性病毒,稱為真性雞瘟病毒,直到1955年才經血清學證實為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禽流感病毒的形狀及基因組(18%):

禽流感病毒屬正黏病毒科甲(A)型流感病毒屬,常見形狀為球形,直徑80~120nm,平均為100nm,有包膜,新分離的或傳代不多的病毒多為絲狀體,長短不一,長可達4000nm,病毒基因組為分節段單股負鏈RNA。

禽流感病毒的分型及毒力(15):

禽流感病毒依據其外膜血凝素(HA)和神經氨酸酶(NA)蛋白抗原性的不同而有許多亞型,目前已從禽類鑒定出15個HA亞型(H1~H15),9個NA亞型(N1~N9),特別是H5和H7亞型,對禽類具有高度的致病力,並可引起禽類重症流感的暴發流行,其次為H9和H4亞型,由於人流感的每次大流行均與H1~H3和N1,N2相關,一直認為禽流感病毒對人類並無致病性,歷史上多次暴發的禽流感,包括最為嚴重的1983年美國和1995年墨西哥的兩次大暴發,均未見有關禽流感病毒感染人類的報道,因為對於特定生物,病毒需要特定基因來製造表面蛋白質,以便與生物體內的蛋白質結合成功,才能導致感染,不同病毒分別感染不同的生物,越過物種界限並不容易,但是,在人與動物接觸頻繁的情況下,可能會有一些毒株發生變異,變得能感染人類,在1997年5月香港1例死於不明原因的多臟器功能衰竭的3歲男童體內分離出1株甲型流感病毒,並於同年8月經荷蘭國家流感中心以及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CDC)先後鑒定為H5N1禽流感病毒,這是世界上首次證實甲型禽流感病毒H5N1感染人類,之後相繼有H9N2(1999年香港)和H7N7(2003年荷蘭)亞型感染人類的報道,2003年12月和2004年底東南亞地區相繼爆發禽流感在禽類中流行,據報告泰國及越南還出現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傳染給人的病例,亞洲已有44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32人死亡,並從越南患者獲得病毒抗原表面基因片段證實與H5N1亞型相同,提示H5N1亞型感染者病情重,病死率高。

禽流感病毒的特異性和變異性(15%):

禽流感病毒血清亞型多,傳染性強,分佈廣,具有一定的宿主特異性,並且變異快,其外膜HA受體結合中心部位氨基酸的突變可能會改變其宿主特異性,與其他甲型流感病毒一樣,禽流感病毒的變異方式主要有兩種,即抗原性漂移(antigenic drift)和抗原性轉變(antigenic shift),近來通過分析香港1997年分離的18株禽流感病毒H5N1以及1999年分離的H9N2,發現其中均不含有人類及豬等哺乳動物的基因片斷,說明其未進行基因重組,即禽流感病毒能直接傳給人類,若感染了人類的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在人體細胞中發生重組,獲得人體基因片斷並具備對人類細胞的親嗜性,那此種病毒將可能引起全球流感大流行。

禽流感病毒的穩定性(15%):

禽流感病毒對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機溶劑均敏感,常用消毒劑如氧化劑,稀酸,月桂硫酸鈉,鹵素化合物(如漂白粉和碘劑)等也容易將其滅活,禽流感病毒對熱比較敏感,56℃加熱30 min,60℃加熱10 min,65~70℃加熱數分鐘或煮沸(100℃)2min可使該病毒滅活,陽光直射40~48h或用紫外線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壞其傳染性,在自然條件下,存在於口腔,鼻腔和糞便的病毒由於受到有機物的保護具有極大的抵抗力,如病毒在糞便中可存活1周,在水中可存活1個月,在pH<4.1的條件下也具有存活能力,病毒對低溫抵抗力較強,於-20℃或真空乾燥下可長期存活,在有甘油保護的情況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二)發病機制

對1997年香港6例死亡病例中的2例和2003年荷蘭1例死亡獸醫進行解剖後發現,肺臟充血和水腫,切面暗紅色,堅硬,呈囊性,灶性和出血性實變,有嚴重的瀰漫性損害,並伴有間隔纖維化,與病毒性肺炎伴高壓通氣後遺症類似,3例患者肺組織用免疫組化方法均未找到流感病毒抗原,也未發現繼發性細菌性肺炎,另外荷蘭患者的肺組織可見上皮細胞再生,非典型肺上皮細胞和纖毛上皮細胞零星分佈在肺泡間隔和支氣管壁,這些非典型細胞形狀大,有大細胞核,粗糙的染色質和明顯的核仁,香港的2例死亡患者病理學檢查還顯示,血液和淋巴組織系統以反應性噬血細胞綜合征為主要特徵,大量鐵顆粒在組織細胞中沉積,體內多處淋巴結可見髓腔擴大,灶性壞死伴噬紅細胞現象,脾有輕度的擴大伴白髓萎縮,另外還有廣泛肝小葉中心壞死及急性腎小管壞死,血液中可溶性IL-2受體,IL-6,γ干擾素水平升高,推測病毒的靶細胞在呼吸道,病毒在呼吸道複製後,通過反應性噬血細胞綜合征導致細胞因子水平的急劇升高,提示禽流感H5N1病毒感染的發病機制可能與人流感病毒H1~H3亞型感染不同,由於目前資料有限,發病機制有待於深入研究。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診斷

診斷標準

診斷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人禽流感診療方案(試行),即:根據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結果,排除其他疾病後,可以作出人禽流感的診斷。

1、醫學觀察病例:有流行病學史,1周內出現臨床表現者,與人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觸史,在1周內出現臨床表現者。

2、疑似病例:有流行病學史和臨床表現,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標本採用甲型流感病毒和H亞型單克隆抗體抗原檢測陽性者。

3、確診病例:有流行病學史和臨床表現,從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標本中分離出特定病毒或採用RT-PCR法檢測到禽流感H亞型病毒基因,且發病初期和恢復期雙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體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者。

鑒別診斷

臨床上應注意與流感,普通感冒,細菌性肺炎,衣原體肺炎,支原體肺炎,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腸道病毒感染,鉅細胞病毒感染,鉤端螺旋體病,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等疾病進行鑒別診斷。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治療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西醫治療

治療原則同流感。

1、隔離:對疑似和確診患者應進行隔離治療,防止病情惡化及疾病擴散。

2、對症支持治療:可應用解熱鎮痛藥,緩解鼻黏膜充血藥,止咳祛痰藥等,兒童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水楊酸類藥物退熱,以免引起Reye綜合征,注意休息,多飲水,進清淡飲食,適當補充營養及靜脈補液。

3、抗流感病毒治療:應在發病48h內試用抗流感病毒藥物。

(1)離子通道M2阻滯劑:有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該類藥物主要通過干擾病毒M2離子通道活性來抑制流感病毒株的複製,藥敏試驗表明對禽流感病毒有效,早期應用可阻止病情發展,減輕病情,加速疾病的恢復,改善預後,使用該類藥物易誘發流感病毒產生耐藥性,也有報道認為,這兩種抗病毒藥對人體內禽流感病毒療效可能不確切。

金剛烷胺:成人劑量100~200mg/d,兒童5mg/(kg·d),分2次口服,療程5天,治療過程中應注意中樞神經系統和胃腸道副作用,約有14%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神經系統副作用包括焦慮,注意力不集中,眩暈,嗜睡,神經過敏,加重癲癇發作等;消化系統副作用包括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和腹痛等;另外還可能致畸,老年及有血管硬化者謹慎使用,肝腎功能受損者酌減劑量,孕婦及癲癇者禁用,金剛乙胺:每次用量與金剛烷胺相同,但其口服後吸收較慢,血漿濃度低,半衰期為24~36h,每天僅需服1次,且神經系統不良反應比金剛烷胺少見。

(2)神經氨酸酶抑制劑:通過抑制流感病毒的神經氨酸酶來抑制病毒複製,同時減弱病毒的致病力,奧塞米韋(奧司他韋):商品名達菲,是一種口服的特異性流感病毒NA抑制劑,研究表明對禽流感病毒H5N1和H9N2有抑製作用,耐受性良好,對耐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的流感仍有效,成人劑量150 mg/d,兒童劑量3mg/(kg·d),均分2次口服,療程5天,預防流感的給藥方案是75mg/d,頓服,療程7天以上,在接觸傳染源的2天內開始服藥,另外還有zanamivir(扎那米韋)和RWJ-270201,與奧塞米韋同屬神經氨酸酶抑制劑,人體試驗表明,連用5天後能明顯改善流感症狀,抑制體內流感病毒複製。

(3)其他:利巴韋林等藥物經體外試驗證實有抗流感病毒作用,尚需做進一步的動物試驗及臨床研究,重症患者在以上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還需加強支持治療和防治各種併發症。

1加強營養支持治療:根據患者的一般狀況,尿量,以及血糖,血電解質,血漿蛋白含量的檢測,給予補充適當的液體,人血白蛋白,氨基酸或進行靜脈高營養治療,重症患者要記錄每天的出入量以及監測中心靜脈壓,並注意保護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的功能,轉氨酶升高的患者可選用氧自由基拮抗劑和甘草酸類藥物保肝治療,對老年人或並發心肌炎的兒童,應注意防止心衰的發生。

2防治細菌感染:雖然目前禽流感病毒感染者尚無合併細菌感染的明確證據,但在流感病毒感染後期會並發細菌感染,故對重症患者使用一些廣譜抗菌藥物有可能防治敗血症和細菌性肺炎的產生,抗菌藥物應注意聯合應用並選擇抗球菌為主的廣譜抗菌藥物。

3加強血氧監測和呼吸支持治療:住院重症患者應加強血氧飽和度和血氧分壓的監測,有呼吸困難者應給予氧療;必要時應使用輔助呼吸通氣治療,香港和近來越南等國發生的人類禽流感病毒H5N1感染者中半數以上有肺部併發症,因此呼吸支持療法是相當重要的。

4積極防治其他併發症:對中毒症狀較重,並發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休克,腦水腫等患者可採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短期衝擊治療,積極防治噬血細胞綜合征和Reye綜合征等併發症。

預後

禽流感病毒感染的預後與感染的病毒亞型有關,其中感染H5N1者預後相對較差,1997年香港的資料報道病死率約為33.3%(6/18例),2004年初越南等國H5N1感染者臨床表現與香港報道的相似,但病死率較高,截至2004年2月9日,WHO報道越南經實驗室確診有15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其中11例死亡,泰國的數據顯示病死率更高,感染H9N2,H7,N7者預後大多良好,1999年內地和香港共發現了7例H9N2感染的病例,均為急性呼吸道感染,經抗病毒治療後完全康復,2003年在荷蘭暴發的一次H7N7禽流感中,已確認有89例感染者,其中78例發生了結膜炎,7例出現流感樣症狀,僅1例57歲到過感染雞場的男性獸醫死於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本病預後還與患者年齡有關,雖然香港的死亡病例僅1例為3歲兒童,其餘5例的年齡均大於12歲,但在越南等國禽流感流行中死亡的13例患者絕大多數是兒童,影響預後的因素還與患者是否有基礎性疾病有關,如1997年香港死亡的6例中有2例同時患有惡性腫瘤及系統性紅斑狼瘡,入院治療較晚者和有併發症者預後凶險,體溫越高,熱程越長,病情就越重,另外白細胞降低及淋巴細胞減少也與預後相關。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中醫治療

分期辨證治療

1、初期 邪襲肺衛證

症狀:發熱,惡寒,鼻塞,流涕,咳嗽,咽痛,頭痛,肌肉酸痛,口乾口渴;舌苔白或黃,脈浮數或浮緊。

治法:辛涼解表,輕清宣透。

方藥:銀翹散合升降散加減。

銀花、連翹、蟬衣、殭蠶、桔梗、竹葉、荊芥、豆豉、牛蒡子、蘆根、薄荷、(後下)甘草。

若惡寒重、肌肉酸痛明顯可加羌活、獨活、防風;咽喉腫痛可加射干、山豆根;關節酸痛可加桑枝、威靈仙;胸膈滿悶苔膩可加藿香、佩蘭;濕熱下利,腹痛洩瀉,可加葛根、黃芩、黃連;咳嗽聲重可加浙貝母、杏仁、前胡等。

中成藥:口服藥可選用銀翹解毒片、清瘟解毒片、雙黃連口服液等,注射劑可選用清開靈注射液、穿琥寧注射液等。

2、進展期

邪毒壅肺證

症狀:高熱,咳嗽,喘憋,汗出,煩渴,咯痰黃稠或帶血,或胸悶腹脹,肢酸倦怠,小便黃赤;或身目發黃,舌紅苔黃或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解毒,瀉肺平喘。

方藥:麻杏石甘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加減。

炙麻黃、生石膏、杏仁、金銀花、連翹、知母、桑白皮、魚腥草、葶藶子、清半夏、甘草、大棗。

咯血可用白茅根、側柏葉、仙鶴草;胸悶腹脹,肢酸倦怠,小便黃赤或身目發黃,可合甘露消毒丹加減以清熱解毒化濕。

中成藥:口服藥可選用清肺消炎丸等;注射劑可選用魚腥草注射液、痰熱清注射液等。

氣血兩燔證

症狀:高熱、口渴、汗出、煩躁不安,甚或神昏譫語;舌質絳紅、苔黃糙,脈洪滑或滑數。 治法:氣營兩清,涼血解毒

方藥:清瘟敗毒飲和犀角地黃湯加減。

生石、生地、水牛角(先煎代水)黃芩、黃連、梔子、知母、連翹、玄參、赤芍、丹皮、甘草。

中成藥:雙黃連注射液等。

3、極期

喘脫證

症狀:喘促,煩躁,胸悶憋氣,汗出如珠,意識模糊,心悸,舌質紫暗;脈細數或沉細。

治法:益氣養陰固脫。

方藥:生脈注射液配合丹參注射液。

神昏證

症狀:神昏譫語或不語,煩躁不安,氣短息促,手足厥冷,冷汗自出,舌絳,脈細疾或沉弱。

治法:涼營解毒,清心開竅。

方藥:清營湯加減送服安宮牛黃丸或紫雪丹。

若氣短息促,脈細急者可選生脈散加減;若手足厥冷,冷汗自出,脈沉弱甚脈微欲絕者,可選參附湯加減,分別送服安宮牛黃丸或紫雪丹。

中成藥:醒腦靜注射液合參脈注射液。

4、康復期 餘熱未清,肺胃陰傷

症狀:低熱或不發熱,乾咳或痰少而粘,胃納不佳,心煩,心悸失眠,口舌乾燥而渴,或腹瀉,舌干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養肺胃,兼清餘熱。

方藥:竹葉石膏湯或沙參麥門冬湯加減。

竹葉、生石膏、清半夏、沙參、玉竹、麥冬、甘草。腹瀉明顯合用葛根芩連湯加減;心煩明顯可合梔子豉湯加減;餘熱未清,低熱明顯可合蒿芩清膽湯加減。

中成藥:生脈注射液等。

(以上提供資料及其內容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