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胃病症狀

1、急性單純性胃炎

主要由於化學物質引起,如濃茶、咖啡、烈酒、調味品等刺激性物質,或服用水楊酸鹽類藥、磺胺藥、抗癌藥、抗生素、利血平、腎上腺皮脂類固醇等藥物損傷胃黏膜而引發;物理因素像進食過冷、過燙或粗糙食物等損傷胃黏膜誘發;以及微生物感染或細菌毒素引起。急性腐蝕性胃炎多是由於自殺或誤服腐蝕劑如強酸強鹼引起。

2、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指由於各種原因所致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改變。是一種最為常見的疾病和多發病。特點是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而且發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呈上升趨勢。慢性胃炎其實質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反覆損害後,由於黏膜特異的再生能力,以致黏膜發生改建,而且最終導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體的萎縮,甚至消失。

(1)慢性胃炎形成的病因現在普遍認為是致病菌特別是Hp(幽門螺旋桿菌)的慢性持續性感染;或者由急性胃炎轉化而來;和急性胃炎一樣,過熱過冷過於粗糙的食物等物理因素也是其病因之一;此外,化學因素,如濃茶、咖啡、烈酒、調味品等;長期大量服用非甾體類藥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可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破壞黏膜屏障而引起;吸煙時煙草中的尼古丁既影響胃黏膜的血液循環,又可導致幽門括約肌功能紊亂,造成膽汁反流,而各種膽汁反流均可破壞黏膜屏障從而導致慢性胃炎的發生;另外,免疫因素也是形成慢性胃炎的原因。

(2)慢性胃炎的分類主要有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兩者有時同時存在。

慢性淺表性胃炎包括單純型,糜爛型及出血型三種。

按常見發病部位可分為兩類:

A型,少見,病變發生在胃體及胃底部,多由自身免疫反應所致,

B型,較為常見,病變主要在胃竇,約90%的病人由Hp感染引起。

我國病例以B型較為常見。

胃病病因

胃病的病因

生活習慣(30%):

長期喝烈酒,濃茶,濃咖啡,吃辛辣和粗糙的食物,過冷、過熱的食物和飲料,吸煙等不合理生活習慣。過於粗糙的食物均可刺激胃黏膜,破壞黏膜屏障。

藥物影響(20%):

經常服用對胃黏膜有損害和有刺激性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糖皮質激素,抗腫瘤藥物等。阿司匹林等藥物干擾胃黏膜上皮細胞合成硫糖蛋白,使胃黏液減少,脂蛋白膜的保護作用減弱,以致胃黏膜充血、水腫、糜爛和出血等病理過程,前列腺素合成受抑制,胃黏膜的修復亦受到影響。

慢性疾病(20%):

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腎炎,尿毒症,重症糖尿病等。

幽門螺桿菌感染(10%):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螺旋狀、革蘭陰性、微需氧性細菌。人群中幾乎一半終身感染,感染部位主要在胃及十二指腸球部。

胃病診斷

診斷

根據患者的臨床症狀表現和實驗室檢查可以診斷。

鑒別診斷

人們常把心窩部疼痛稱為胃脘痛,該部位的疼痛大多來自胃及十二指腸疾病,殊不知,除了胃及十二指腸外,膽囊,胰腺,肝左葉,總膽管以及心臟等器官都緊貼或臨近心窩部,這些臟器出現病變同樣可引起“胃痛”。

1、膽石症:膽石症的發病率很高,由於膽石的刺激, 膽囊及膽管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炎症,病人多有心窩部(或右季肋下)的不規則隱痛及不適感,有時還可出現上腹部飽脹,噯氣等酷似胃病的症狀,病情常因飲食不當或進食油膩等而加重,許多病人因此長期被自己診斷或醫生誤診為胃痛,類似病例時有所聞,如某女性患者,50歲,心窩部出現不規則隱痛已3年,並時有噯氣,按胃炎治療數月,效果不明顯,一查B超才知道,原來她得的是膽結石伴炎症,根本就不是胃炎。

2、肝膽系統惡性腫瘤:為常見的肝膽系統疾病,如肝癌(尤以左葉肝癌多見),膽囊癌及總膽管癌等都可表現為“胃痛”,並出現上腹部飽脹,乏力,納差,黃疸等症狀體征,極易被誤診為胃病而失去早期診斷和治療機會。

3、胰腺疾病:胰頭癌或慢性胰腺炎患者也常有心窩部隱痛及噁心,嘔吐等症狀,應該仔細檢查加以鑒別。

4、心肌梗死:老年人心梗時不一定都會有心前區絞痛,可僅訴“胃痛”或心窩部不適,並伴有噁心,嘔吐,有些病人會強烈要求作胃鏡檢查,如果不加鑒別,盲目按胃病處理,很容易導致誤診甚至發生意外, 可見,臨床上許多“胃痛”的患者不一定都是胃痛,應該仔細詢問病史,並結合全面的理化檢查,才能發現病變的癥結所在。

胃病治療

胃病西醫治療

1.一般治療

應去除病因,臥床休息,停止一切對胃有刺激的食物或藥物,給予清淡飲食,必要時禁食,多飲水,腹瀉較重時可飲糖鹽水。

2.對症治療

針對不同的症狀進行治療。

(1)腹痛者可行局部熱敷,疼痛劇烈者給予解痙止痛藥,如阿托品、復方顛茄片、山莨菪鹼等。

(2)劇烈嘔吐時可注射甲氧氯普胺(胃復安)。

(3)必要時給予口服H2受體拮抗藥,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減少胃酸分泌,以減輕黏膜炎症;也可應用鋁碳酸鎂或硫糖鋁等抗酸藥或黏膜保護藥。

3.抗感染治療

一般不需要抗感染治療,但由細菌引起尤其伴腹瀉者,可選用小檗鹼(黃連素)、夫喃唑酮(痢特靈)、磺胺類制劑、諾氟沙星(氟哌酸)等奎諾酮制劑、慶大黴素等抗菌藥物。

4.維持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

因嘔吐、腹瀉導致水、電解質紊亂時,輕者可給予口服補液,重者應予靜脈補液,可選用平衡鹽液或5%葡萄糖鹽水,並注意補鉀;對於有酸中毒者可用5%碳酸氫鈉注射液予以糾正。

胃病中醫治療

(1)腸胃濕熱:病起急驟,噁心頻發,嘔吐吞酸,腹痛陣作,瀉下急迫,便行不爽,糞色黃褐而臭,口渴欲飲,心煩,尿短赤少,舌苔黃膩,脈淆數或滑數。

治法:清熱化濕,理氣止瀉。

方藥:葛根、黃芩、黃連、木香、茯苓、車前子、白扁豆、薏苡仁、荷葉、生甘草。

(2)寒濕阻滯:嘔吐清水。噁心,腹瀉如水,腹痛腸鳴並伴有畏寒發熱,頸項或全身關節酸痛,苔薄白或白膩,脈灞。

治法:散寒除濕,和中止瀉。

方藥: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蘇、茯苓、清半夏、白朮、陳皮、厚樸、生薑、甘草。

中成藥:霍香正氣水。

(3)食滯胃腸:噁心厭食,得食愈甚,吐後反快;腹痛,瀉下穢臭,氣迫不爽,瀉後痛減,苔厚膩,脈滑實。

治法:消食化滯,和胃降逆。

方藥:焦山楂、神曲、制半夏、茯苓、陳皮、萊菔子、大腹皮。

(4)脾胃虛弱:稟賦不足,素體脾虛,飲食稍有不慎即吐瀉,大便溏薄,嘔吐清水,且時作時休,面色不華,乏力倦怠,舌淡,脈弱。

治法:健脾理氣,和胃止瀉。

方藥:人參、白朮、山藥、茯苓、白扁豆、陳皮、砂仁、薏苡仁、甘草。

慢性胃炎西醫治療

大部分慢性淺表性胃炎可逆轉,少部分可轉為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萎縮胃炎隨年齡逐漸加重,但輕症亦可逆轉。因此,對慢性胃炎治療應及早從慢性淺表性胃炎開始,對慢性萎縮性胃炎也應堅持治療。

1.消除病因

祛除各種可能致病的因素,如避免進食對胃黏膜有強刺激的飲食及藥品,戒煙忌酒。注意飲食衛生,防止暴飲暴食。積極治療口、鼻、咽部的慢性疾患。加強鍛煉提高身體素質。

2.藥物治療

疼痛發作時可用阿托品、普魯本辛、顛茄合劑等。胃酸增高可用PPI質子泵抑制劑如雷貝拉唑、蘭索拉唑、奧美拉唑等,症狀較輕者可用H2受體阻滯劑如甲氰咪胍、雷尼替丁、氫氧化鋁胺等。胃酸缺乏或無酸者可給予1%稀鹽酸或胃蛋白酶合劑,伴有消化不良者可加用胰酶片、多酶片等助消化藥。胃黏膜活檢發現幽門螺桿菌者加服抗生素治療。膽汁反流明顯者可用胃復安和嗎叮林以增強胃竇部蠕動,減少膽汁反流。鋁碳酸鎂片、消膽胺、硫糖鋁可與膽汁酸結合、減輕症狀。

胃炎的中醫治療

一、益陰養胃湯

方藥組成:沙參,麥冬,玉竹,生地,白芍,甘草,石斛,川楝子,半夏,口渴甚加花粉;胃脘灼熱加白花蛇舌草、蒲公英;低酸者酌加烏梅、木瓜、山楂;大便艱澀加栝樓,決明子;便秘加郁李仁,麻仁;食少加谷芽、綠梅花。

主治:慢性胃炎症見胃脘疼痛,嘈雜燒灼,知饑少納,口乾引飲,舌光剝或少苔或有裂紋,脈細數或弦細;或胃酸缺乏,胃鏡檢查見胃黏膜輕度充血,分泌物偏少,或見腺體萎縮。中醫辨證屬肝脾陰傷,胃陰虧虛者。

二、清熱和胃湯

方藥組成:黃芩,連翹,敗醬草,黃連,白花蛇舌草,白芍,蒲公英,吞酸加吳茱萸、海螵蛸、鍛瓦楞子。

主治:慢性胃炎症見胃脘灼熱疼痛,口苦且干,嘈雜易饑或泛吐酸水苦水,大便干結,舌紅苔薄白或薄黃,脈弦。胃鏡見胃黏膜充血水腫或糜爛等。中醫辨證屬中焦鬱熱,邪熱犯胃者。

三、化瘀理胃湯

方藥組成:丹參,檀香,砂仁,五靈脂,香附,元胡12g,川楝子,台烏。若挾鬱熱加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若兼氣虛加黨參,白朮。

主治:慢性胃炎症見胃脘疼痛,或刺痛、銳痛,痛處固定,舌質暗紅或暗紫瘀斑,舌底絡脈多粗亂而長色青,脈澀滯不暢。胃鏡多見腺體萎縮或伴腸腺化生、異型增生。中醫辨證屬肝脾氣滯血瘀。氣滯易致瘀,血瘀多夾氣,臨症要區分氣滯與血瘀的主次,靈活用藥,要注意氣中血藥、血中氣藥的選用。 四、疏肝安胃湯

方藥組成:柴明,白芍,香附,元胡,川楝子,烏藥,蘇梗,炙甘草.痛甚加九香蟲、元胡;脹劇加枳殼、佛手;噯氣加旋覆花、佛手;吞酸加左金丸。

主治:慢性胃炎症見胃脘痞滿,或隱痛,痛引兩脅,或攻撐作痛,舌紅苔薄白,脈弦。中醫辨證屬肝失疏洩,木郁犯胃者。

五、化濕醒胃湯

方藥組成:藿香,佩蘭,薏苡仁,白蔻仁,蒼朮,厚樸,茯苓,菖蒲.偏寒濕加半夏、陳皮、乾薑;偏濕熱加黃芩、黃連。 主治:慢性胃炎症見胸脘痞悶,納呆少食,口淡無味,渴而少飲,腸鳴漉漉,大便稀溏,身倦困重,苔膩(黃膩多濕熱,白膩多寒濕),脈濡細或緩等症。中醫辨證屬濕阻中焦,困遏脾胃者。

六、苦辛調胃湯

方藥組成:半夏,黃連,黃芩,吳茱萸,乾薑,黨參,甘草.偏寒者加良姜、川椒;偏熱盛者加山梔。

主治:慢性胃炎症見胃脘痞滿,食後為甚,或隱痛綿綿,便溏,兼見燒心泛酸,口苦而黏,以燒心而不喜涼飲食為突出表現,舌質淡紅苔膩,或黃膩或淡黃膩,脈細弱。中醫辨證屬虛實寒熱並見者。本證大多是在久病脾胃氣虛的基礎上,或情志化火,或服食辛辣煎煿,郁而化火,或虛火內灼而引起,因此在用藥上要掌握寒與熱、虛與實的主次進行調治。

(以上提供資料及其內容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