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


1. 什麼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俗稱「爛腳」,糖尿病患者長期處於高血糖水平,會引起的足部神經、血管發生病變,供血不足,正常功能減退,從而表現為足部的破潰, 且常伴有感染。

2. 為什麼糖尿病足難以癒合? 

(1) 糖尿病患者由於長期慢性損害,導致末梢血管阻塞及神經營養差。

(2) 大多數患者由於感覺減弱或消失,往往出現傷口時難以覺察, 一旦發現就醫時情況已較為嚴重, 如局部壞死、嚴重感染等。

(3) 足部為身體最遠端,血液運輸能力差。

因此,糖尿病足患者足部一旦破潰,傷口較難癒合。

3. 糖尿病足分哪幾種類型?

一般分為三種類型,神經型、缺血型和神經缺血型 (也稱混合型)。

(1) 神經型:主要是神經病變,血液循環良好,這種患者足部通常是溫暖、麻木、乾燥的,疼痛不明顯,足部動脈搏動良好,治療相對容易,但易復發。

(2) 缺血型:表現為足部發涼,皮膚蒼白,足部動脈搏動明顯減弱,這類治療難度大、截肢率高。

(3) 神經缺血型:同時具有上述兩種危害特徵。

目前我國糖尿病足以混合型為主,其次為缺血型,而單純神經型比較少見。

4. 糖尿病足的病因是什麼?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嚴重併發症之一,是由於長期血糖控制不好,導致糖尿病神經、血管病變,再合併感染引起的。此外還與足部畸形、足底壓力異常增高等有關。

5. 糖尿病足的主要症狀有哪些?

糖尿病足的症狀因病程和病變的嚴重程度而不同。

(1)輕者可僅表現為皮膚搔癢、乾燥、無汗、色素沉著,腳部微痛、感覺遲鈍、間歇性跛行、關節變形、皮膚表面潰瘍。

(2)中度者可以出現較深的潰瘍合併感染。

(3)嚴重者累及骨頭,造成骨折,甚至是足部的壞死。

6. 糖尿病足患者的「間歇性跛行」症狀是什麼?

糖尿病足患者會表現為走很短距離的路,就感覺足部持續疼痛難忍,不過休息一會可以緩解並能繼續行走,但繼續走路會再次出現疼痛而停下休息。如此走走停停,不能像正常人一樣走長距離的路,稱為間歇性跛行。

7. 糖尿病足患者發生足潰瘍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1) 有糖尿病併發症患者,如合併有糖尿病神經病變,糖尿病血管病變,糖尿病腎病等慢性併發症 。

(2) 有腳潰瘍病史者。

(3) 足部畸形:如弓形足(爪狀足、高弓足)主要表現為患者站立時,足底前後彎曲,足弓很高,足底中部始終不能著地。

(4) 合併有胼胝(老繭)或「雞眼」(足部皮膚局限性角質過度增生,中間有倒圓錐狀角質栓,形似雞的眼睛,稱為雞眼或肉刺)。

(5) 老花眼、白內障、青光眼等,引起的失明或視力嚴重減退。

(6) 合併腎臟病變,特別是慢性腎功能衰竭者。

(7) 老年人或不能觀察自己腳者,尤其是獨居生活者。

(8) 感覺缺失者,特別是足部無法感知疼痛者。

(9) 糖尿病知識缺乏者。

(10) 長期吸煙者。

8. 得了糖尿病足,後果很嚴重嗎?

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最嚴重的慢性併發症之一,糖尿病足潰瘍治療困難,住院時間長,醫療費用高,重者可導致截肢。近年的調查顯示,我國三甲醫院非創傷性截肢患者中約有三分之一為糖尿病足患者。

9. 糖尿病足神經病變有哪些表現?

神經病變主要表現為:

(1) 出現異常感覺,如麻木、針刺樣疼痛、燒灼感和感覺過敏,以夜間為甚;

(2) 出現感覺減退或喪失,如對割傷、燒傷、磨破、水皰等毫無感覺。

10. 患者如何自己判斷糖尿病足血管病變?

用手指按壓腳背上的足動脈,測試一下脈搏跳動情況。如果跳動明顯,說明血流狀況正常,反之,若是跳動不明顯、甚至極為微弱,說明血管局部可能發生梗阻狀況,就可能發生糖尿病足疾病,應該提高警惕。

發生間歇性跛行,也是重要提示。

均應及時到醫院行血管超聲檢查,及時治療。

11. 如何預防糖尿病足?

(1) 戒煙。

(2) 控制血糖。

(3) 每天檢查足和下肢的皮膚有無紅腫破損。

(4) 每天以肥皂和溫水洗腳。

(5) 正確修剪趾甲:趾甲前端應剪平,不要過度修剪。

(6) 選擇合適的鞋襪,穿鞋之前仔細檢查鞋內有無異物。

(7) 盡早和定期向醫生報告足部的問題,發生足部外傷或感染時,應及早去醫院治療。

12. 糖尿病足高危人群怎樣進行日常足部檢查?

主要包括以下 3 個方面:

(1) 檢查部位:足背、足底、腳趾、趾甲、趾尖、趾縫,特別是變形部位。

(2) 檢查內容:仔細觀察雙足有無皮膚破損、水皰、皸裂、紅腫、雞眼或老繭、小傷口等,尤其注意足趾間有無紅腫、變形,皮膚溫度是否過冷或過熱,觸摸足背動脈搏動是否正常等。

(3) 檢查方法:用鏡子觀察,自我檢查或者請家屬協助檢查。

13. 糖尿病足高危人群如何選擇合適的鞋?

(1) 合適的鞋子應該是鞋頭寬大、不擠壓腳趾、透氣性好、能夠繫帶的平跟厚底鞋。

(2) 買鞋的時間最好選擇在下午或傍晚。

(3) 試鞋時,要穿著襪子,兩隻腳一起試穿,穿鞋時,腳一定要輕鬆、舒適,腳的任何部位都應當沒有磨腳或夾腳的感覺。

(4) 穿新鞋時要特別小心,開始時應短時間試穿,讓腳慢慢適應新鞋,並應隨時仔細檢查腳上皮膚有無紅腫、擦傷等。

(5) 不要穿高跟鞋或尖頭鞋。因為高跟鞋和尖頭鞋容易擠壓腳趾變形,且隨著鞋跟的增高,著力點前移,全身重量大部分集中到前腳掌上,這種長期的壓力,使其容易生成老繭,引起足部的變形,甚至骨折。

14. 為什麼買鞋的時間最好選擇在下午,而且要兩隻腳一起試穿?

因為人的腳在行走或者站立了一天後有些腫脹,所以下午的腳會比上午的稍大。所以買鞋的最佳時間是在下午的 2~4 時。此時的腳已經腫脹,鞋是在腳充分伸展時買的,能夠保證穿著最舒適。人的兩隻腳一般不一樣大,買鞋時兩隻腳要同時試穿,選擇鞋的大小時要以較大的那隻腳為準。

15. 糖尿病足高危人群如何選擇襪子?

(1) 襪子的選擇最好選擇吸水性好,柔軟、透氣性好的棉襪或純羊毛襪。

(2) 選擇淺色襪子為宜。因為糖尿病患者血管病變導致肢端缺血和周圍神經病變而失去感覺,患者常常足部受傷流血都不會有知覺,選用淺色的襪子,顏色異常或出血可以被及時發現,盡早處理,減少危害。

(3) 襪子的頸口要松,以免擠壓腿部,不可穿太緊或太鬆的襪子。

(4) 最好穿無接縫的襪子,減少磨損足部的機會。

(5) 如有破損,要換新的。

(6) 不要穿過膝襪。

(7) 襪子應每天換洗,保持清潔乾燥。

16. 糖尿病人發生糖尿病足,有哪些誘因?

(1) 穿鞋過緊。

(2) 外傷:如足趾擠壓傷 ,砸傷,燙腳致傷,不正確地修剪腳趾甲等。

(3) 足癬/腳氣。

(4) 皮膚水泡。

(5) 血管阻塞。

(6) 雞眼(肉刺)。

(7) 胼胝(老繭)。

17. 為什麼「老繭」也能導致糖尿病足?如何處理?

一般長老繭的地方是受力較多的地方,如不及時處理,老繭越長越厚,那麼老繭處的皮下組織就像是夾心餅乾,會受到骨頭和鞋子兩頭的擠壓,而引起供血不足和局部損傷。

另外糖尿病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經病變,影響汗腺的分泌,所以糖尿病患者的老繭通常更加堅硬、乾燥,也更加容易開裂,出現潰瘍,誘發糖尿病足。

如果腳底有老繭,最好選擇寬鬆的鞋子,根據老繭的位置在鞋內加個軟墊,以減輕局部壓力,並注意糾正走路姿勢,以減輕局部摩擦。

嚴重老繭要及時就醫,由專業醫生來處理,不要自己隨意修剪老繭,以免受傷。

18. 有糖尿病足危險因素的患者,如何正確洗腳?

(1) 水溫≤40℃,不宜太冷或太熱,洗腳前用手測試水溫,對水溫不敏感者應請家人代勞,如果有溫度計最好用溫度計。

(2) 時間不宜過長,以 10~15 分鐘左右為宜。

(3) 洗完後用柔軟乾毛巾擦乾(特別是兩腳趾縫間)。

(4) 為保持足部皮膚潤滑,防止皸裂的發生,可塗抹適量潤膚乳。

19. 對於有足病危險因素的糖尿病患者,如何修剪趾甲?

(1) 勤剪趾甲,不要留的太長,也不宜剪得太深以防感染。

(2) 選擇修剪指甲專用的工具,不要用剪刀,盡量做到專人專用。

(3) 剪趾甲時要平直地修剪腳趾甲,但不要剪得太短,趾甲的長度修剪後應與趾尖平行,不要將趾甲的邊緣修成圓形或有角度,可用趾甲銼將趾甲尖銳的角邊緣銼光滑。

(4) 如果患者視力欠佳或動作不靈活,不要自行修剪,需要請家人代勞。

20. 糖尿病足部潰瘍的治療有哪些?

(1)內科綜合治療:控制血糖與血壓、調脂 、控制感染、改善微循環、 營養神經等對症支持治療。

(2)局部創面的處理:

  • 清除壞死組織 ;
  • 選擇合適的敷料,覆蓋傷口 ;
  • 抬高患病的一側下肢,減輕足底壓力。
(3)高壓氧治療。

(4)外科治療:針對下肢糖尿病血管病變,採取介入療法(取出或消融動脈血栓)、血管重建、干細胞移植、截肢。

21. 哪些糖尿病足患者需要住院治療?

嚴重感染者,中度感染但情況複雜者,如合併嚴重下肢血管病變、無法在家中治療者,由於生理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完成門診治療者,以及門診治療病情不改善者。

22. 糖尿病足合併感染的診斷和分類有哪些?

(1) 非感染:傷口無潰瘍,組織無紅腫、發熱、疼痛和硬結、水腫。

(2) 輕度感染:潰瘍周圍組織炎症小於 2 cm,感染局限於皮膚和表皮組織。

(3) 中度感染:潰瘍周圍炎症大於 2 cm,皮下組織受累及或形成深部膿腫,淋巴結炎症、壞疽,感染累及肌肉、骨、關節和韌帶。

(4) 嚴重感染:出現全身中毒症狀、代謝不穩定等。包括進展迅速的炎症,組織出現巨大硬結、顏色異常(發黑)、壞疽和壞死、瘀斑和淤點;患者有發熱寒戰、血壓降低、意識不清、嘔吐、酸中毒、血糖嚴重升高等。

23. 糖尿病足患者血糖的控制目標是多少?

糖尿病足患者根據病情不同,選擇不同的降糖方案,但是對於合併潰瘍者,建議使用胰島素降低血糖。控制目標為空腹血糖<7.0 mmol/ L,餐後 2 小時血糖<10 mmol/L,糖化血紅蛋白<7.0%。

24. 什麼是糖尿病足的截肢治療?

截肢是切除足部反覆發生嚴重潰瘍的部位,創建有功能的足部殘餘部位,便於安裝假肢,以適應普通或改進的治療鞋。截肢的目的是切除壞疽和感染的組織以控制和阻止感染的擴散。

25. 為什麼有些糖尿病足患者需要截肢?

當糖尿病足發展為逐漸加重的缺血性壞死或嚴重的靜止性疼痛,或由於其他原因無法通過其他手術和藥物控制的嚴重糖尿病足,就需要截肢。

26. 截肢包括哪幾種類型?

(1) 小截肢:在踝關節及其以下關節截斷。

(2) 大截肢:踝關節水平以上的截肢。大截肢又分為低位截肢和高位截肢,低位截肢一般從膝下 10 公分處截肢,而高位截肢則需要從大腿根部截肢。其中高位截肢後患者在兩年內的死亡率高超過 50%,5 年內死亡率超過 80%,因為此類患者的基礎病變都非常嚴重,而並不是需要高位截肢時,行低位截肢就能降低死亡率。

27. 糖尿病足患者有哪些特殊的檢查項目?

根據患者病情可選的特殊檢查項目有:

(1) 雙足多普勒血流圖測定踝肱比值;

(2) 肌電圖測定神經傳導速度、外周神經感覺測定;

(3) 雙下肢 TcPO2 測定;

(4) 血培養+藥物敏感試驗;

(5) 雙足核磁共振 (MRI);

(6) 雙下肢動脈多排螺旋 CT 血管成像 (CTA);

(7)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

28. 糖尿病足合併潰瘍患者,怎樣做到合理飲食?

糖尿病患者合理的飲食是患者配合治療的關鍵,利於潰瘍的癒合。患者應選擇富含維生素、蛋白質、粗纖維、低糖、低脂食物,少食多餐,同時多食用綠色蔬菜、豆類、低糖水果,使患者保證充分的營養,促進潰瘍的癒合。

29. 糖尿病足高危人群應該如何運動?

糖尿病足高危人群應積極參加適宜運動,可以改善糖尿病足血液循環,降低糖尿病足潰瘍的發生。

(1) 適宜的運動為「輕-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瑜伽、游泳、打太極拳、有氧體操、爬樓梯等。

(2) 運動時間:自 10 分鐘開始,逐步延長至 30~40 分鐘。

(3) 運動頻率:每週至少 5 次。

(4) 運動準備:每次運動前應進行 5~10 分鐘的準備活動(全身舒展活動),每次活動完後應有 5~10 分鐘的慢走,使運動緩慢結束。

(5) 運動前後應監測血糖,隨身攜帶糖塊,避免運動過程中發生低血糖。

30. 年邁體弱者有什麼方法可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

可以採用畢格爾運動法。畢格爾運動法是一種促進下肢血液循環的運動方法,可使血管擴張、增加下肢血流量,可有效的促進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的恢復,降低糖尿病足的復發。具體步驟是:

(1) 患者躺在床上,雙腿上舉,與床面呈 60 度~90 度,停留至腳尖蒼白時持續 20~30 秒,然後將雙腿放下;

(2) 腳垂直床緣下,直到腳底發熱或充血 2~5 分鐘,然後腳踝部分向上下左右活動約 3 分鐘,使腳的顏色紅潤;

(3) 病人平躺於床上,用毛巾包裹熱水袋(40℃ 以下)溫暖腳部約 5 分鐘。

以上運動一個階段約 10 分鐘完成,每日兩次,每次重複進行約 1 小時左右,年老體弱者可由他人協作完成。

31. 糖尿病足患者應在什麼科室就診?

患者可先就診於內分泌科,但糖尿病足病情複雜,治療相對困難,需要多個科室的協助,所以也可就診於骨科、燒傷科、整形科、血管外科等。

責任編輯:BruceLi

該文章由「優優行醫」獨家授權使用,拒絕其它任何形式的轉載

參考文獻:

[1] 糖尿病足診治指南. 介入放射學雜誌. 2013. (09).

[2] 中國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3 年版). 中國醫學前沿雜誌 (電子版). 2015. (03).

[3] 糖尿病足的診治. 中國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十三)——糖尿病足的診治. 中國社區醫師. 2012. (07).

[4] 國際血管聯盟中國分會糖尿病足專業委員會,糖尿病足診治指南,介入放射學雜誌 2013 年 9 月第 22 卷第 9 期。

[5] 李玲, 臧莎莎, 宋光耀. 糖尿病足潰瘍的危險因素與治療進展. 中國全科醫學. 2013. (27).

[6] 苟存瓊. 糖尿病足的防治與護理新進展. 中國醫藥指南. 2012. (32).

[7] 王愛萍, 陳寅晨, 孫新娟, 許樟榮. 中國糖尿病足病臨床路徑初探.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 2013. 29(5).

[8] 許樟榮, 王玉珍. 美國感染性疾病學會 2012 年《糖尿病足潰瘍合併感染的臨床診治指南》介紹. 國際內分泌代謝雜誌. 2012. 32(5)

[9] 許樟榮, 王玉珍. 住院糖尿病足病臨床診治指南介紹. 中華糖尿病雜誌. 2014. 6(5)

[10] 許樟榮. 糖尿病足病變的分類與診治進展. 內科急危重症雜誌. 2002. (01).

[11] 王玉珍, 許樟榮. 關於糖尿病足合併感染和合併骨髓炎診治指南的解讀. 中華糖尿病雜誌. 2013. 5(10)

[12] 秦蘊新. 糖尿病足的防治及護理進展. 中華現代護理雜誌. 2011. 17(30)

[13] 高贇, 冉興無. 糖尿病足病治療進展. 實用醫院臨床雜誌. 2014. 11(1).

圖片來源: 正版圖片庫